临床科室平均住院日目标值个性化调整路径探讨

来源 :中国医院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_li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平均住院日管控效果是公立医院流程效率及诊疗能力的集中体现,科学、个性化设置临床科室平均住院日考核标准值,能够引导临床科室提质增效,促进学科发展,优化医院整体运营流程.探索如何将医院平均住院日目标值分解到科室层面,尝试建立科学有效的临床科室平均住院日考核标准值评估体系,并探讨了公立医院运营管理在平均住院日管控中的作用和意义.
其他文献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法中的松散依据模型进行综合指数构建,按照二级指标和一级指标的维度,在每个维度下分别计算效率值,得出公益性水平的具体值,据此对北京市属三级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水平进行测度及评价.结果显示,2013—2018年北京市属三级公立医院整体公益性水平较高,2018年市属医院公益性水平较高的占比31.8%,处于中等水平的占比63.6%,仅1家医院公益性水平较低.基于此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一是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提高运营效率促进公益性;二是理顺医疗
目的 构建公立医院医疗费用增长的系统动力概念模型,明确公立医院医疗费用增长模型中资金流转的因果关系,为明确变量、建立方程、模型模拟等提供基础.方法 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与方法,按照明确系统问题、划定系统界限、分析系统结构、分析反馈回路的思路,分析公立医院医疗费用资金链以及运作机制,明确构成要素以及相互关系.结果 “人口老龄化”和“健康认识”属于外部驱动因素引起系统正反馈.“收入需求”属于内部驱动因素引起系统正反馈.“费用负担”属于经济手段的负反馈回路.“取消加成”“增加投入”“价格调整”3条政策属于制度性负
目的 从内部结构出发,构建医院内部费用的流转路径,为理解我国公立医院医疗费用流转结构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公立医院医疗费用的利益主体、利益主体之间利益关联进行分析,梳理公立医院资金流转系统结构.结果 公立医院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补贴和业务收入.政府补贴一部分为专项资金,用于医院发展;一部分作为医院可支配收入,补贴医院及医务人员薪酬.业务收入一部分属于物价收入,医院直接分配.业务收入中非物价收入,按照一定比例转化为可支配收入,用于医院自身发展或者补偿医生薪酬.结论 医院和医生作为利益共同体,存
目的 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公立医院制度性诱导需求的资金流转量化模型.方法 首先,结合系统结构和反馈回路,绘制公立医院医疗费用增长系统流图.然后,确定模型中的变量含义以及变量之间的量化关系.按照提出方法、数据模拟、反复论证、完善方法的思路完善模型量化方法.结果 模型分为3个子模块:一是医疗费用流转模块,关注系统结构的内部流转运作模式;二是医疗费用增长模块,关注驱动因素对医疗费用增长的推动作用;三是政策干预模拟模块,关注医疗费用增长的政策遏制效果.结论 实现流转模块10类水平变量、4类速率变量的量化关系,
开展治疗药物监测(TDM)可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高临床治疗水平.应用灵敏、可靠的现代先进检测方法至关重要.免疫分析法作为临床实验室检测药物浓度的常用方法,具有重复性好、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样品需要量少、前处理简单等优点,能够快速实现全自动化检测,目前已成为临床治疗药物血药浓度监测的快速、实用、可靠的方法.根据标记物的不同,免疫分析法可分为放射免疫法(RIA)、酶免疫法(EIA)、荧光免疫法(FIA)、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4类.本研究通过PubMed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知网数据库查阅免疫分析技术相
目的 分析上海市公立医院医疗费用增长情况,甄别上海市公立医院医疗费用增长中外部因素、内部诱导服务对医疗费用增长的贡献程度.同时通过实证分析,验证公立医院医疗费用增长系统动力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以公立医院医疗费用增长系统动力量化模型为方法学基础,收集实证地区相关数据,带入模型模拟.结果 以2010年为基准年,到2019年上海市公立医院总资金增长了1143亿元.总增长中外因带来的常规增长占51%,诱导导致的增长占36%,约13%的资金增长属于财政投入增加带来的总资金增长.结论 通过实证建模分析,检验了
目的 对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议事决策机制的落实现状进行描述.方法 对上海市7家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的36名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式访谈.结果 现有的议事规则的流程管理有待加强和优化,尤其是在前期论证及后期实施环节尚缺乏有效抓手及约束举措.结论 应规范过程管理以保障民主科学、建立配套制度以提升执行监管、构建支撑体系以实现闭环管理.
目的 分析“区办市管”模式下实施远程智力输出措施后被托管医院医疗服务变化情况.方法 收集2016—2019年托管医院、被托管医院以及其他7家未被托管的区县级医院的床位使用率、药占比等医疗质量指标,分析9家医院的医疗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被托管医院接受“区办市管”模式下远程智力输出后,医疗服务水平有明显提高.床位使用率从90.74%提升为95.25%,药占比从42.16%下降为30.65%,平均住院日从8.45天下降为8.27天,住院期间抗菌药物使用率从55.39%下降为48.20%.结论 被托管医院的医疗服
目的 了解2015年和2018年贵州省县级医院管理水平发展情况.方法 采用县级医院机构调查表及经翻译和本土化修订后的发展中国家医院管理调查问卷,分别于2015年和2018年,通过现场访谈定量测量贵州省73家县级医院的管理水平,使用配对t检验分析医院管理水平的前后变化.结果 贵州省县级医院规模和管理者素质有所提升;医院整体管理平均得分从2.55分提升至2.69分,其中监督管理和目标管理的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公立综合性医院、公立中医院、民营医院的管理得分及变化趋势存在差别.结论 以贵州省为代
目的 掌握公立医院党建工作的新情况,摸清公立医院党建与业务互融互促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方法 选取国内22个省份的84家医院进行问卷调查,辅以实地集中座谈和深度访谈.结果 公立医院党建与业务基本能做到互融互促,但也存在着不充分、不全面、不深入以及不平衡的问题.结论 可以通过督促落实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的刚性要求、全面推进党建与业务的融合、深入推动各项保障措施的落实、加强分类指导和增进工作交流等方式,加强公立医院党建与业务互融互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