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斜肌转位术对伴下斜肌功能亢进DVD患者疗效研究

来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下斜肌转位术对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的垂直分离性偏斜的疗效。

方法

临床病例系列研究。对2009年2月至2013年8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22例(26只眼)行下斜肌转位治疗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的分离性垂直偏斜(DVD)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手术前后33cm及5 m垂直斜视度变化、下斜肌功能减弱情况以及单双眼下斜肌转位术后发生抑制上转综合征(AES)的情况。

结果

(1)22例患者术前33cm平均垂直斜视度(21.12±9.49)PD,术后(3.92±6.35)PD(t=9.026,P=0.000);术前5 m平均垂直斜视度(21.00±8.83)PD,术后(4.12±7.25)PD(t=8.819,P=0.000)。(2)术前下斜肌亢进平均(3.04±0.79),术后平均(0.20±0.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432,P=0.000)。(3)双眼下斜肌转位4例中1例以及单眼下斜肌转位加对侧眼下斜肌切断7例中1例术后出现抑制上转综合征(AES),仅行单眼下斜肌转位11例中6例术后出现AES。

结论

下斜肌转位术是治疗合并下斜肌亢进的DVD的有效手术方式,双眼下斜肌亢进的DVD可采取双侧下斜肌转位或者单侧下斜肌转位联合对侧下斜肌切断,单眼下斜肌亢进的DVD不建议首选下斜肌转位术。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结膜切口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随机临床对照研究。对2008年10月至2009年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27例34只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治疗组行以穹窿部为基底保留角膜缘部分结膜的球结膜切口,对照组行以角巩膜缘为基底的球结膜切口,比较两种不同结膜切口小梁切除术的优缺点。结果术前两组眼压、年龄等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摘 要】目的:调查本科护生实习前后的职业态度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护士职业态度量表和自设问卷对在我院实习的123名本科护生进行调查。结果:123名护生实习前总体职业态度评分中立偏积极,实习前后职业态度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护理教育者应重视对护生职业情感方面教育,优化临床教学模式,提高护生职业认同感。  【关键词】护生;护理;职业态度;职业兴趣  【中图分类号】R192 【文
期刊
【摘 要】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在知识经济、市场经济与服务竞争的大潮中,每个行业都在寻找新的机遇,面对新的挑战,人们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学科的发展,要求护士不仅要有娴熟的专业技术、准确的判断能力,还要具有与之相应的心理素质和沟通技巧。然而由于职业性质、特殊的环境氛围、超负荷的工作、社会评价不公平等因素,直接影响着护士的心理健康,相对落后的护理观念以及管理方式已不能满足社会进步带来的更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