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与金鹰的两难选择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wenji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岛屿环境是最容易速成物种灭绝的环境之一,因为外来物种可能造成对当地物种的灭亡;同时岛屿上资源有限,物种竞争的结果也可能造成当地物种灭绝。那么,人类怎样保护岛屿上的生态?
  
  保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在于可以维持生态的平衡和自然的参差多态,由此才可能形成人和其他生物所处的自然界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的丰富多样。但是,生物多样性在近些年受到了很大的破坏,重要原因之一是人类的经济活动和开发的日益增多。除此之外,生物多样性减少或一些物种濒临灭绝的原因还在于外来物种的入侵和天敌的强大。这后两个原因同样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坎特林那岛的两难选择
  
  一般情况下,在一个比较封闭的环境中,如岛屿上,如果盲目引进外来物种常常会造成外来物种的入侵而危及本地的生态环境,比如,造成该岛屿上的某些物种濒危或灭绝,这样的教训已经有不少。
  一个最为典型的例子是南非的马里思岛,当初有人看到这个岛上没有猫,于是把几只猫带到了岛上。但是猫很快繁殖起来并威胁到当地的海鸟。眼见得海鸟一天天少下去,马里思岛上的人们才着急起来,于是采用了以陷阱捕杀和枪杀的方法,猎杀岛上的猫。等到把岛上的猫彻底清除干净时,已用去了19年的时间。但是,在一个比较封闭的环境中,如一个岛屿上,该保留哪些生物和不该保留哪些生物有时却让人陷入了一种两难陷阱。
  眼下,这样一种复杂的事例就发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坎特林那岛上(Catalina Island)。由于受到天敌金鹰的威胁,该岛上的像猫一般大小的珍品狐狸已经濒于灭绝。而金鹰也是一种稀有的受到保护的动物。这种情况给环境保护者、生态学家和当地政府出了一道难题,是保护可爱的狐狸还是保护美丽的金鹰?讨论的结果是,猎杀一定数量的金鹰,以减少它对幼狐的捕食,就像南非马里思岛上猎杀猫一样。当然也有人提出了把金鹰轰出该岛,但显然这是一个不现实的方案,因为飞走的金鹰随时都可以飞回来。
  坎特林那岛离南加利福尼亚海岸约20海里,包括六个小岛。狐狸是岛上的“土著”,但其幼子又是金鹰的食物。研究人员认为,如果不采取措施,要不了十年,岛上的狐狸就会因为金鹰的捕食和疾病而减少90%。
  
  保护生态的多项选择
  
  正因为如此,加利福利亚大学、新墨西哥州大学的一些生态专家提出,如果要拯救狐狸就要猎杀一些美丽的金鹰,以此来控制金鹰对狐狸的捕食。但是,这种做法也可能在法律和政治上都引起麻烦,不仅会让人感到难以接受,而且还会引起环保主义者的抗议与反对。但是,权衡再三,两害相衡取其轻,一些起研究人员认为最好的办法还是捕杀一些金鹰。
  但是,也有人提出了另外一种方法,让竞争者赶走金鹰。比如,金鹰也有它的的竞争者——秃鹰,后者的主要食物是鱼,因此对狐狸不会造成伤害。由于秃鹰占据了坎特林那岛的桑塔岛上的地盘,金鹰受到较多牵制,其数量不仅受到限制,而且其捕猎狐狸的行为也自然减少。结果该岛上的珍品狐狸才有可能生存下来。但是,无论怎样努力,秃鹰并不去坎特林那岛的其他几个小岛,也因此那里的狐狸便没有这么幸运了。
  同时,政府机构无法组织人捕获和重新安置自由地捕食狐狸的金鹰,而岛土的狐狸对于自身的安全似乎毫不经心,并且没有意识到自己这一种族的覆灭将要来临。当然另一个原因便是它们对金鹰的捕杀束手无策,只得任意让金鹰捕食。
  当然,挽救狐狸也还有另外的方式,比如向岛上引进其他金鹰喜爱的食物,如猪。这个方法也并非没有试验过,比如以前已经向岛上引进了一些猪,而小猪和小狐狸都是金鹰所喜爱的食物。这就可以让金鹰选择一部分猪为食物,从而减少对狐狸的危害。但是,岛屿上的生态最容易被外来物种所侵害并造成失衡,因为猪已经对岛上的一些植物和植被造成了危害。因此一些人已经提出把猪重新驱逐出坎特林那岛,而且政府也正在组织人员实施。
  这又造成了一个两难如果把岛上的非土著猪赶走,那么金鹰对狐狸的威胁更大,将会导致岛上狐狸种群的衰亡或灭绝,如果不赶走猪,又会造成岛上生态的另一种破坏。而且,也还不知道金鹰对猪的兴趣是否大于狐狸,如果不是,那么狐狸也难逃灭顶之灾。
  
  岛屿是物种灭绝的特殊环境
  
  坎特林那岛的珍品狐狸这次似乎已经是第二次大难了。上一次由于爆发犬温病,导致该岛上的狐狸大量死亡,数量从1200只降到100只,令坎特林那岛管理委员会大伤脑筋。后者不得不捕获一些狐狸来人工孕育狐狸,并向岛上投放了三窝小狐狸,这才慢慢使岛上的野生狐狸增加到250只。而生态专家认为,只有该岛上的野生狐狸达到300只时,岛上的这个珍稀物种才有可能维持下去,否则就有灭绝的危险。因此,如今让狐狸免于灭绝的方法似乎是只有捕杀以狐狸为食的金鹰了。
  其实,美国坎特林那岛上的狐狸并不是最为倒霉的濒临灭绝的动物。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于2003年11月18日发布了一份濒危物种红名单,有12259种生物濒临灭绝。这份红名单也指出了什么样的环境和原因容易造成物种的灭绝与减少。其中,岛屿环境是最容易造成物种灭绝的环境之一,因为岛屿一旦引进外来物种就可能造成对当地物种的入侵和攻击,造成本地物种的灭亡,同时,岛屿上资源有限,如果天敌变得强大时,就可能对其食物链下方的物种造成灭绝。
  比如,在太平洋的加拉帕哥斯群岛上,有35种蜗牛面临灭绝,而在美国的夏威夷岛上有85种很常见的植物也濒临灭绝。此外,在南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上,一种独特的植物——圣赫勒拿橄榄(Nesiota elliptica)已经灭绝,因为它的最后一片树叶已经凋谢。虽然研究人员还无法完全证实这些物种消失的真实原因,但估计与独特的岛屿环境和外来物种入侵有关。
  不过,也有研究人员认为,与其以人为的因素来干预自然,还不如以自然的方式看待自然,因为自然一以贯之有其自身的强大力量保持物种和生态的平衡,只要人类不对自然做过多的索取和破坏。当然,从上述现象也可以发现一些保护生态的线索和方法,从而找到有利于人类和所有生物的生存之道和行为方式。
  [责任编辑] 张田勘
其他文献
2005年12月7日,北京大学法学院三位教授及三位研究生向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了国内第一起以自然物(鲟鳇鱼、松花江、太阳岛)作为共同原告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要求法院判决被告赔偿100亿元人民币用于设立松花江流域污染治理基金,以恢复松花江流域的生态平衡,保障鲟鳇鱼的生存权利、松花江和太阳岛的环境清洁的权利以及自然人原告旅游、欣赏美景和美好想象的权利。  然而,黑龙江省高院立案庭拒绝接受诉讼。  
沙漠化号称地球健康肌肤上的“毒瘤”,它悄无声息地蔓延着,吞噬着肥沃的土地,吞噬着生灵生存的环境。据统计,全世界沙漠总面积为4800多万平方千米,约占陆地的三分之一,更严重的是,土壤沙漠化正在向许多国家蔓延。  面对“沙漠化”给人类带来的巨大损失,人类必须保护地球环境,要大力植树造林,绿化沙漠,这已是全世界所达成的共识。    “工程植物”:绿化沙漠新技术    但是,要在荒无人烟的沙漠地区植树种草
任何一块磁体,总是存在磁南极和磁北极,世界上还没有发现只有一个单独的磁南极或单独的磁北极的磁体。但是,1931年物理学家狄拉克在一篇文摘中明确指出:在自然界中有磁单极子存在。70多年过去了,大多数物理学家对此持怀疑态度,道理很简单,因为一直没有发现它存在的迹象。但是,还是有不少物理学家在寻找磁单极子。  前苏联物理学家波拉科夫和芬兰物理学家特·胡夫特从理论上对磁单极子进行研究,认为磁单极子的质量超
为什么没有闹钟的铃声,你却每天按时醒来?为什么雄鸡啼晨,蜘蛛总在半夜结网?生物体的生命过程复杂而又奇妙,生物节律时时都在奏着迷人的“节律交响曲”。    人体内的“隐性时钟”    万物之灵的人类,同样受着生命节律的支配。什么是人体生物钟?有人把人体内的生物节律形象地比喻为“隐性时钟”。科学家研究证实,每个人从他诞生之日直至生命终结,体内都存在着多种自然节律,如体力、智力、情绪、血压、经期等,人们
3月2日是很多小学“开课”的第一天,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各校无法正常开学,都是在家进行网课学习。按照以往惯例,开学第一天都要有个升旗仪式,学校目前无法集结孩子们在操场升旗,孩子们只能线上升旗,隔空敬礼,庄重地参加升旗仪式。虽然没有宽阔的操场,没有身边的同学,学生们却依旧庄严地敬队礼观看升国旗……不一样的升旗仪式,一样的家国情怀。安达  为支持中国人民抗击疫情,蒙古国向中国捐赠3万只羊的新闻刷屏了。
消费者购买了实名制的火车票,遗失后只能另行购买“原票”,乘原趟车,否则应承担全部票面金额损失。浙江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已针对“铁老大”的此项规定,正式向上海鐵路运输法院递交诉状,请求法院判令上海铁路局立即停止侵害行为。据了解,这是国内消协公益维权诉讼的第一案。
前几年,电影《大白鲨》的原著小说作者皮特·班奇里在位于澳大利亚的科科斯群岛潜水时,见到一幕令他惊诧不已的场面:那是一处鲨鱼的坟场,一条条被割掉鱼鳍的鲨鱼葬身海底。原以描述鲨鱼凶残而风靡全球的作者,却发现地球上凶残者原来不是鲨鱼。野生救援组织的皮特·奈特曾如是说:“鲨鱼有可能是因人类因素第一个绝迹的海洋动物。”  鲨鱼可谓地球上演化最完美的动物之一了,历经数次地球物种大灭绝的磨难、甚至目睹了恐龙发生
喝交杯酒溯源    提起交杯酒,大家都不陌生,因为婚礼时这个节目十分常见。据传,这一习俗源于先秦时期。《札记·昏羲》载:新郎、新娘各执一片一剖为二的瓢饮酒。其意是象征一对新人自此合二为一,夫妻间享有相同的地位,婚后相亲相爱,百事和谐。到了唐代,除了沿用瓢作酒器外,亦可以杯替代。到了宋代,新婚夫妇喝交杯酒时用的是两个酒杯,先饮一半后再换杯共饮,饮完后则将酒杯一正一反掷于床下,以示婚后百年合好。清未的
在人们的印象中,瑞士总是与旖旎的自然风光、发达的钟表业、金融业和永久中立国联系在一起。事实上不仅仅如此,瑞士人重视治污、环保的绿色追求更令人敬佩。难以想象在这样一个高度工业化的国度,不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高地还是峡谷,湖泊河流中都流淌着同样清澈见底的水。    瑞士的水历史    水的历史几乎就是瑞士的历史:从新石器时代的河畔、湖畔建屋开始,瑞士的迁居史就紧密地和水连在一起了。饮用水自古以来就是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