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曲同工:关于台州“大陈岛垦荒精神”与绍兴“胆剑精神”的探论

来源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xiuli_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大陈岛垦荒精神”与“卧薪尝胆、奋发图强、敢作敢为、创新创业”的“胆剑精神”是思想武器,也是发展动力,更是信仰支柱.进一步说,在内涵表述语上,“大陈岛垦荒精神”与“胆剑精神”有不同之处;但就其归属——中国共产党精神家园而言,二者在范畴上又有相同之处.当然,“大陈岛垦荒精神”与“胆剑精神”也应融入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巩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以及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挥作用、做出贡献.
其他文献
该文针对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结合教育中的两个主体,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有效途径.在专业教育中引入思政元素,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建立一支“双导师”模式下的专业教师队伍,搭建线上线下大学生双创平台,鼓励基于专业的师生共创项目,深入探索新时期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育的新内涵,阐述二者应该如何发挥各自优势作用,因势利导,全面带动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创新思维,提升创业能力,为新形势下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提出了新思路.
涟源方言中与普通话表给予义的双宾结构对应的句式是“S+V+O客+赐+O与”结构,我们称它为给予义双及物式.在这一双及物式中,“赐”的性质随着“V”的转变而变换,这一句式的结构性质又由“赐”的性质所决定.该文将在探讨能进入给予义双及物式的动词的基础上,对该式,特别是“拿+O客+赐+O与”式的结构性质进行分析,并基于过去的学者对此句式所存在的认知分歧,尝试提出自己的观点.
羽毛球运动从1920年传入我国,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的竞技优势项目,并且成为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的运动项目.随着新时代媒体的迅猛发展,一批羽毛球明星深受大学生们的追捧,羽毛球氛围也渐渐地在高校发酵,但如何建立良好的羽毛球校园文化并使其朝良好的方向发展,在中国校园羽毛球蓬勃发展的当下十分必要.该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高校体育文化趋势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扬州大学羽毛球文化内涵,分析具体发展情况,以其为扬州大学校园羽毛球文化的发展提供合理化的建议.
由于时代进步与经济发展,我国各个领域针对高素养优秀人才的需求在逐步提高,尤其是对于专业技能型人才而言.职业教育和大学教育之间存有明显的区别和差异性,其更加重视实践性技能方面的培训,并且被我国社会所关注以及重视.但是现阶段的职业教育规模在逐步拓宽,导致其教学方法改革过程中依然存有一定的问题,需要采取合理的对策进行处理与解决.基于此,该文主要针对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展开探究分析,以此为将来的有关研究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
幼儿体育师资的匮乏已成为影响学前教育质量的一个突出问题,该文运用文献分析法,从幼儿体育培养层次和数量、幼儿体育课程与内容设置、幼儿体育师资专业人才的从业3个方面对当前我国幼儿体育师资培养困境进行了梳理,并通过拓宽幼儿体育教师培养途径;构建科学的幼儿体育专业课程内容体系;提高幼儿体育教师待遇、提供多元培训方式来为我国幼儿体育的发展提供思路.
传统语言学将隐喻和转喻看作是语言形式上的一种常用修辞,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人类用来认识和表达抽象概念的重要工具,隐喻和转喻不仅是一种修饰话语的重要修辞现象,也是表达和交流的重要认知现象和思维方式.该文以和饮食有关的汉韩惯用语为研究对象,在阐述隐喻和转喻基本理论内涵的基础上,分析隐喻和转喻在汉韩饮食领域的应用问题,旨在能够更好地向人们揭示隐喻和转喻在惯用语上使用的异同点,为两个国家的饮食文化交流提供重要参考支持.
瓦尔特·本雅明的语言观是其艺术思想的基础.本雅明认为,语言具有“直接性(Immediacy)”,批评是最纯粹的语言.《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作为本雅明最重要的艺术批评文章,是将艺术从“物性”中解放出来的纯粹语言实践.本雅明的语言观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的体现可以从“灵韵”“灵韵艺术”“技术复制的艺术”3个方面窥探一二.
“侗寨?五娘”民族文化品牌作为代表侗族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宣传侗族传统文化,促进侗族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能够促进“侗寨?五娘”的发展,该文主要站在基本内涵与文化特征的角度对“侗寨?五娘”的相关内容进行深入的剖析,以期能够促进侗族文化的进一步传承.
公益广告具有价值导向、教化和文化传播的重要功能.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些功能,公益广告会使用各种辞格以使语言表达更加生动形象、简明得体、富有感染力.该文以韩国放送广告振兴公社官网上登载的平面公益广告为对象,依据韩语修辞学中的比喻法、强调法、变化法对公益广告文本中的辞格及其修辞效果进行探析,以期加深韩语学习者对公益广告语言的理解,更好地了解韩国社会与文化.
西洋镜又称“拉洋片”,是晚清民国流行的一种民间曲艺.该文借助于媒介考古学的理论对明清至新中国成立初期西洋镜的发展与嬗变进行考察;通过史料、报刊、文献对西洋镜的历史脉络进行扒梳,探讨了其独特的发展路径.作为舶来品的西洋镜完成了本土化、曲艺化的转变,这一过程为我们思考当下和未来媒介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