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动脉颅内段重复变异MR血管成像的观察分析

来源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椎动脉颅内段重复变异的发生率、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表现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回顾性研究。纳入2011年1月—2020年12月聊城市人民医院38 503例患者和体检者的头颈联合或颅脑三维(3D)时间飞跃法(TOF)MRA扫描及最大密度重建(MIP)资料,其中男21 048例、女17 455 例,年龄2~96(63±8)岁;行头颈联合3D TOF MRA检查35 546例,行颅脑3D TOF MRA检查2 957例。观察并统计椎动脉颅内段重复变异的发生率,进而分析椎动脉颅内段重复变异的MRA特点,测量椎动脉重复分支的路径长度,同时记录伴随的头颈部其他血管异常。

结果

38 503例受检者中,共发现椎动脉颅内段重复变异36例,检出率为0.093%。左侧13例,右侧23例;重复分支均汇入基底动脉17例,分别汇入基底动脉及对侧椎动脉19例;重复近侧分支的行径长度为(0.64±0.32)cm,远侧分支路径长度为(1.06±0.57)cm。6例合并头颈部其他血管变异:2例合并开窗变异,其中1例开窗发生在重复分支,1例发生在对侧椎动脉;2例合并左侧椎动脉起源于主动脉弓;1例合并动脉瘤;1例合并大脑动脉A1段缺如。1例并发急性脑梗死。

结论

椎动脉颅内段重复变异发生率低,通过3D TOF MRA检查可清晰显示椎动脉颅内段重复及其合并的头颈部其他血管异常;在进行后颅窝外科手术或血管介入治疗之前,通过3D TOF MRA扫描检出这种血管变异,更有助于治疗方案的制定。

其他文献
奶牛乳腺炎的发生导致牛奶体细胞增多,严重影响乳品品质。肾茶作为日常饮品安全性已得到广泛证实。采用肾茶叶柄花等副产物进行水提,通过研究其自由基清除作用、对LPS诱导的RAW264.7释放NO的抑制作用、TNF-α产生的影响及炎症相关因子表达及对体外培养的乳腺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肾茶副产物提取物能有效清除DPPH自由基,降低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NO及TNF-α产生,下调IL-1β
当前的学术写作文献越来越关注身份构建问题。作为学术写作体裁其中的一类,个人陈述是写作者申请继续学习深造时提交的关键性文书之一。个人陈述旨在帮助申请人通过构建一个能融入目标项目、合格且独特的写作者身份从而达到被录取的目的。先前有关个人陈述的相关研究主要是运用语步分析的方式分析语篇结构,少有涉及写作者身份构建问题。本研究旨在通过结合写作者身份构建理论框架和体裁分析的方式探讨个人陈述写作者的自我呈现和身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建设不断推进和完善,为民族自治地方各项事业的发展和各族群众权益的维护提供了有力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面对国内外严峻形势,中国共产党和国家在理论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从制度建设、权能体系配置、组织机构建设、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构建了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这一时期的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建设是历史上我国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建设成效最为显著的时期之一。本文选取“中华人民共和国初
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数量日益增长,复明性白内障手术逐渐向屈光性白内障手术转变,良好的术后视力是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术后的目标。由于眼轴长度测量误差、术后有效晶状体位置变化和人工晶状体(IOL)计算公式选择不当等因素,高度近视白内障术后屈光预测准确性欠佳,严重影响患者视觉质量和满意度。随着IOL计算公式的不断发展,SRK/T和Holladay1等薄晶状体会聚公式中眼轴长度、角膜曲率等不断优化,以BarrettUniversalⅡ公式为代表的厚晶状体会聚公式应用逐渐广泛,基于人工智能的Hill-RBF公式、基
春季角结膜炎(VKC)是一种慢性变应性角结膜炎,常见于学龄期儿童,临床上根据病变累及的组织分为睑结膜型、角膜缘型及混合型。尽管不同类型的变应性结膜炎大多数不引起视力下降,但VKC除了引起结膜病变外还可能发生角膜损害,进而导致视力下降,年龄较小的儿童一旦发生角膜损害还可能导致弱视。虽然VKC疾病名称似有季节性指向,但研究发现20%~60%的患者可能会全年发病,误诊或者不规范的治疗可引起病情迁延甚至导致眼部并发症。既往认为VKC是一种Ⅰ型和Ⅳ型超敏反应共同参与的疾病,目前发现免疫学因素、遗传因素和内分泌因素均
白内障术后眼内炎(POE)是一种罕见的威胁视力的并发症,在我国的发病率为0.033%~0.11%。近几年有大量的病例对照研究和回顾性系列病例分析研究指出,白内障术毕前房注射抗生素可有效降低细菌性眼内炎的发生率,其中常用的药物包括头孢呋辛、万古霉素和莫西沙星。由于全球各地POE致病菌种类、抗生素的可获得性、成本效益等因素存在差异,药物的选择也存在很大差异。前房内注射抗生素引起的不良事件屡见发生,包括过量注射头孢呋辛导致的黄斑水肿、视网膜血管渗漏和葡萄膜炎,万古霉素引起出血性闭塞性视网膜血管炎等并发症。莫西沙
微小RNA(miRNA)是一种非编码小分子RNA,可以特异性结合目标mRNA的3'非翻译区,从而诱导目标mRNA降解或抑制其翻译,最终影响细胞增生、分化以及凋亡等重要的生物学过程。白内障是全球首位致盲眼病,是一种由晶状体混浊引起的视力下降疾病,包括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糖尿病性白内障、先天性白内障及后发性白内障。近年来研究发现,多种miRNA在晶状体组织中表达,影响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增生、迁移、上皮-间质转化及凋亡,参与不同类型白内障的发生及发展。本文就不同miRNA在各类型白内障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期刊
目的探讨咽升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在颈部颅底区域走行规律及其在血管内外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以10%甲醛固定并用乳胶灌注的8具(16侧)成人颅颈部标本,自颈总动脉分叉水平向上解剖至颅底骨质,分离显露咽升动脉及周围相关结构,观察咽升动脉的起源部位及主要分支,测量相关解剖学参数。依据咽升动脉主要分支与颈动脉鞘的位置关系分为颈动脉鞘内、外2组,观察2组分支血管的走行规律及解剖分布特点。结果8具16侧标本中:咽升动脉13侧自面动脉起始点平面以下的颈外动脉发出,2侧起源于枕动脉,1侧与枕动脉共干起源于颈外动脉;14侧
目的探讨腱性锤状指损伤的解剖学机制,为采用伸肌腱断端直接缝合术治疗腱性锤状指损伤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纳入成人新鲜手标本12只,解剖示、中、环、小指各12指的伸肌装置,观察掌指关节(MP)、近侧指间关节(PIP)和远侧指间关节(DIP)被动活动时伸肌腱与中节指骨头的接触情况,测量伸肌腱Ⅰ~Ⅱ区的最大滑程。伸直位固定伸肌腱于掌骨基底背侧,限制伸肌腱滑动,被动屈曲DIP,在伸肌腱与中节指骨头背侧凸起应力部位切断伸肌腱,模拟腱性锤状指损伤机制,制作腱性锤状指模型;于腱性锤状指模型上被动活动DIP和PIP的同时,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