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融合格局下劳动教育的班本实践

来源 :中小学班主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renxiaon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劳动意识和劳动品质的缺失已成为现代孩子的一种常见现象,为有效落实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根本任务,笔者提出了“亲子微课堂”劳动体验班本课程,联合家长、依托活动、创新评价,通过亲子“三个一”、亲子作业、亲子特色角等途径来践行“亲子微课堂”,在活动中逐步树立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能力和劳动品质,构建劳动教育的新样态.
其他文献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技能水平.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不会劳动、不爱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
在国家提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后,道德教育被置于更加关键的地位.初中班主任身兼德育重任,如何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真正实现“立德树人”是每一个班主任都必须深入思
[摘要] 以班级育人的视角,从研学小组的建设策略、研学小组的运行保障及研学小组评价机制三个方面阐述研学小组在班级中的运行路径,通过实践探究研学小组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与实效。  [关键词] 研学小组;小组建设;小组运行  在研学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学校提出将推进小组合作学习这一课堂学习形式,让“如琢如磨,如切如磋”成为我校课堂的一种风景。为了深入贯彻学校研学课堂宗旨,提高班级管理效率,班级中将采用“
家委会是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一种形式,主动参与学校管理、班级建设,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常态合作的有力抓手.它不仅包含着科学合理地组建、制订各项职能,有效地参与各种教育
[摘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素质教育也提升到新高度。新形势下,学校的德育工作尤为重要,一定程度上,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关系着社会的发展。学校作为培育人才的载体,需要开展德育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本文以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实验学校(以下简称“华外实验”)为例,结合该校在“融文化”指导下的德育工作,从教育背景、德育目标、活动设置等方面进行阐述,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品格,传播学校的优良风气。  [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