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以人为本理论在小学班主任管理中的具体运用

来源 :中外企业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s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摘要】
  一个小孩子最初接触的社会,就是小学,而在小学这个小社会中,最先接触到的人,就是班主任。在一个班级管理中,对一个孩子,甚至很多孩子的成长,班主任这个角色都是至关重要的。在教育改革的发展中,“以人为本”的思想热潮正迅速并且广泛的传播,“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也成为了当今教育重点关注的热门话题。对于一个班级的管理者,班主任一定要摆正自己的心态,走在时代的最前端,把“以人为本”的思想当成自己管理工作中的重心。本文就班主任在一个班级的经营中存在的客观问题和对于“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的运用进行分析阐述。
  【关键词】
  小学;以人为本;班主任;管理
  在当今的教育界,尤其是小学,很多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偏重于整体的管理模式,从而忽略了每个学生自身存在的个体差异。“以人为本”,就是针对每一个小学生进行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说,班主任的影响是很深远的,尤其对于小学生的自信心、创造力等。一个孩子的成长与发展的最初阶段,学校应在教育管理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教育的多元化。但是从目前来看,小学班主任的管理模式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
  1 小学班主任现行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1.1 小学的教育管理制度的弊端
  现行的小学教学管理制度中,很多的小学还存在重视应试教育,依据学生的分数来区分学生,分班级、排座位等。还有的班主任打着“以人为本”的口号,管理形式依旧是旧方法。此外还有班主任专权形式,以权为本,注重利益等,这些现象都屡见不鲜。
  1.2 班主任不重视小学生的个人地位
  小学生上学了,受着教育,虽然还是个没长大的孩子,但是我们不能否认,他们也是教育活动中的一员,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有些班主任忽略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对孩子进行侵略式的管教。其实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小学生既是被管理者,同时也应该具有管理的权利。但是班主任并没有充分意识到学生的地位,使学生处于从属和被动的状态。
  1.3 班主任缺乏培养学生个性的意识
  从目前我国大部分小学的教育状况看,很多教师没有领会到“以人为本”的精髓,教学理念和管理模式还是停留在旧的教学思想上。现在小学生的学习负担很重,老师也只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个性方面的发展。对于很多老师来说,小学生就应该刻苦学习,从而不重视学生的痛苦或烦躁等心理和生活问题。
  2 “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小学生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精力充沛、有活力,在这个阶段,他们特别需要能被人尊重,希望自己能够独立,希望得到合理、民主、公正的待遇。这样就需要班主任在管理中能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期望。班主任面对这样的学生群体,不能忽视、冷漠,也不可以填鸭式的灌输和强制性的体罚,而是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对学生表示充分的尊重和热爱,以平等、民主化的管理方式,主动接触学生、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从被监督的对象,成为教育管理的核心部分。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形成良好的民主意识和健康的人格。
  2.1 能够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培养小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他们的主体性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他们对于自身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决定他们在教育活动中自身能动力量的发挥。同时,随着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他们更加认识到自己发展的责任,就会对自身有更高的要求。
  2.2 能够培养学生拥有健康的人格
  基础教育中,培养小学生,让其拥有健康的人格,是不容忽视的一项内容。现在很多班级管理者,即班主任,在管理模式上,缺乏对小学生发展的关注,完全忽略“以人为本”的理念。直接导致小学生缺乏爱心、没有责任感、团队意识和合作程度不高、社会意识不强等人格上的一些缺陷。而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中,除了可以培养出高素质高文化水准的人,同时也增强了对小学生的各种感性因素,如情感、信念等的培养,让学生不仅接受到良好的知识教育,也培养了他们的主体人格,使他们拥有独立、健康的人格。
  3 小学班主任在管理制度中对“以人为本”理念的运用
  3.1 充分认识到在教学活动中,应以学生为本
  每一个教师都知道,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核心。但是在现行的教学模式上,忽略了对学生的关注和服务。其实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意识到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真正关注学生各方面的需要。包括身体上、学习上、思想上的需求。一个学生的小学教育,会对其产生一生的影响。所以班主任要从长远考虑,用使学生受益终生的管理模式,对学生以后的发展产生正面影响。这对班主任有很高的要求:科学文化水平、道德水准,有爱心、耐心,懂得心理学,对学生要有诲人不倦的情怀。用发展的眼光,针对不同学生进行人性化管理。正确认识自己的位置,更好的服务学生。
  3.2 建立科学民主的管理措施
  在保证科学民主的管理下,充分发挥“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班主任应根据学生的现实状况来制定管理措施。在选拔班干部的时候,应采取选举制或者聘任制,培养小学生的竞争意识;完善管理委员会,监督班干部的职权行使;一些班级的计划或者组织活动,应充分信任学生,放手让学生去制定和执行;对于班级的日常管理,由班干部负责,鼓励学生自主参与;班级的一些活动,班主任应以和学生平等的关系参加,并以对等的位置评价或者指导工作。
  3.3 建立个性化的评价管理体系
  现行的应试教育,使学生严重缺乏个性。面对这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小学班主任应从小抓起,评价体系的管理,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之一。在评价管理工作中,应以过程评价的形式,在阶段学习中,给学生积极、肯定的评价。同时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鼓励学生,给学生自信,并且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学习和体验自己的生活和成长,实现主动全面的发展目标。
  4 结论
  综上所述,现阶段,“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已经成为班主任管理的一个新方向和趋势,成为大部分管理者的共识。想真正的贯彻“以人为本”管理理念,需要班主任从每个学生的特点入手,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系统,充分发挥“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学习、情感和生活,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和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营造出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班主任应把握科学化、人性化的针对每一个学生,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杨海鹏.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培养中的数学课程设置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 2009
  [2]李渺,喻平,唐剑岚,黄晓学.中小学数学教师知识调查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07(04)
  【作者简介】
  张丽娟,女,1967.01.12,吉林省长春市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教育。
其他文献
介绍了几种常用空气等离子切割机主要技术参数。针对手工切割机,特别强调了三个重要工艺参数:切割速度、喷嘴高度和喷嘴角度,并提出具体要求。明确割口质量要求,对常见缺陷具体分
用铁基铬钨硫化物固体润滑复合材料轴承替代轧钢系统恶劣工况条件下使用的铜瓦及滚动轴承类备件,在同等条件下使用寿命提高10倍以上,是轴承类备件更新换代的良好途径.
介绍了纳米材料具有的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并进一步介绍了小尺寸效应产生的特殊的光学、热学、磁学、力学性质,及其广泛的用途.
患者男,24岁,因“反复右膝、胸部疼痛1年半”于2012年9月3日入院。患者入院前1年半因右足踩空后出现右膝、胸部疼痛不适,疼痛呈胀痛,休息后稍缓解。后症状反复出现,多在久站、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