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和学生角色在农业专业项目课程的定位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定位好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在农业专业课程改革中实施项目课程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农业专业项目课程教师和学生角色的定位模式教学,达到教学相长,传授专业知识的目的,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角色 项目课程 定位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236-01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由于对教师和学生角色的定位不明确,教学效果差,起不到教学互动的效果,学生厌学,教师厌教。新课改实施以来,“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实现主体发展教育”已经成为实施课改的目标。为此,在农业专业课程改革中我们定位好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对实施项目课程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现具体分析如下。
  一、教师是项目课程教学材料的供应者
  项目教学中的所有材料是项目教学顺利实施的基石,是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整合,凝结教师个人及课程开发团队的智慧。教师的角色的重心要由“讲解员”转变为“供货员”,要找准时机,切人“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在项目课程的方案中明确体现,教学要求与工作任务。我们在做小麦播种这一项目时,提出的工作任务是要求学生在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才能顺利完成的。这就避免了学生的好高骛远,轻理论知识,重实际操作。
  二、教师是精选项目课程方案的指导者
  传统教学认为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而新课改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不能再把学生看成是一只空空如也的盛水的容器,而是发展中的一个个体。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有着不同于成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在项目课程的教学中,教师的指导要做到适时、谨慎、有效,真正从探究学习中有所收获。
  三、教师是项目课程实施的管理者
  项目实施是项目教学的核心内容,有效的管理项目,按制定的项目计划顺利项目实施的过程,是教师的基本任务,也是教师担当的重要角色,在项目课程中教师的管理角色主要是“点”的管理针对小组或个人,工作任务细化,这就要求教师在项目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要有细心和耐心,要对学生有信心和爱心。例如在确定小麦播种量的时候要测量小麦的千粒重和发芽率。虽然给了学生明确的目标任务,但仍然不排除会出现有的学生不会做的现象。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工作的时候,把学生有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能考虑到,这样在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才能及时给予解决。
  四、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拿农业专业中的种植业课程来说,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讲,学生听,课堂死气沉沉。在项目课程中就要强调互动的师生关系,即 “学生讲,教师听”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要积极地观察,善于捕捉学生发言中的最佳契机,及时地“推波助澜”,正本清源,激发并保持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以项目课程小麦播种为例,传统教学模式,就是老师讲如何去播种,然后带学生到田里做,结果只要20%的学生掌握老师讲解的小麦播种的技术要求,及整个操作过程。在项目化教学中则完全改变这种模式,明确的给了学生工作任务,让学生带着工作任务去学习。如:在播种中要耕整田地,就把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带着自己的工作任务去操作,结束以后,小组代表交流发言,在学生交流他们探究结果的过程中,教师常常能轻易地辨别出哪些学生具有更高的悟性和理解力,也能发现学生理解上的偏差、学生的疑惑,从而判断学生理解的深度,并决定需要调整教学的哪些内容。就拿这个模块来说在整地操作中稻茬田、旱田和盐碱地的要求是完全不同的,有的学生在做的过程中提出疑问:为什么他们的要求不一样?这说明学生在自己动手做的过程中,发现了问题,对他们自己做的工作进行了思考与研究。同时,作为老师在通过倾听学生的观点和发言,有利于教师对自己何时参与、如何参与做出下一步的教学内容的决策也起到了导向作用。
  五、学会研究学生
  传统的专业课教学中,一些老师在备课时,往往只研究教材,只备教材,很少研究学生,上课时,也主要是沿着自己的教学思路去“引导”学生,以自己的教学愿望将学生巧妙地引入自己的教学设计,唱的是独角戏,而忽视了学生自己去探究、领悟和感受的过程。
  新课改要求在实施项目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要求的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倾听者,也不是无可奈何的观众,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农业专业的课程课要求更是如此,因为农业专业有它的特殊性,好多实验实习的开展有它的季节性,所讲的内容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能掌握。它有别于机电,电子,数控等专业,它的实验实习大部分要在田间完成,因此必须在项目课程的确定中,把学生列为教学的主体,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参与到工作任务中去,才能取的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已经是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为学生主体地位的确定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
  作为职业学校的教师应该更多地研究如何在项目教学中确定学生的工作任务,教师是所有教学内容的总设计师,是指导者,学生是整个教学环节的主体,是全程参与者。这样才会让职业学校的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也才能让所有的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也才能真正达到职业教育的宗旨,及成人、成才、成功的教学目标。
  总之,在项目课程方案的编写中,确定教师是项目课程材料的供应者、指导者、管理者,学生是项目课程的主体,这是一个项目课程顺利完成的关键。尤其是在项目化课程的实施教学过程中,作为职业学校的教师,要准确的为自己的角色定位,为学生定位,只有不断的提高自己,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有能力、有思维、有创造的优秀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周丽杰 中国期刊网:《中华现代教育》2009年5月第4期
  [2]吴言,项目教学法,职业技术教育2003,(3)
  [3]张党省 论职校教师在项目教学法中的角色 科技文汇报 2006、09、下半月刊
  [4]龚洪浪,丁争柱 职业院校项目教学法探讨 科技信息 2007(4)
  [5]吕盅宝 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比较 科技信息 2007(9)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