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阁:452岁的藏书楼

来源 :知识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f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浙江省宁波市月湖之西,有一座中国乃至亚洲现存最古老的私家藏书楼,它就是452岁的“天一阁”。要了解它的传奇,则要从其创始人范钦说起。
  公元1560年,历任工部员外郎、兵部右侍郎的范钦辞官回到老家鄞县(今宁波鄞州区)隐居。范钦为官多年,酷爱搜集典籍,每到一地都会留心访求,逐渐收藏了大量明代地方志、政书、实录、诗文集等书籍。回乡之后,他更是把时间都用在找书、买书和抄书上。随着藏书的规模越来越大,他便专门开辟出一间“东明草堂”用来存放。
  后来,同乡丰坊的藏书楼不幸遭遇火灾,幸存图书悉数让归范钦收藏,草堂已然不堪容纳。于是,范钦决定专门建一座藏书楼,妥善保管、收藏这些“宝贝们”,并设立专门的阅览区域,以求达成藏读并举的效果。
  1561年,藏书楼开始动工。经过五年的修建,一座六开间、重檐重楼硬山式木结构两层楼房拔地而起。范钦取《周易》中“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语,将藏书楼命名为“天一阁”。随后,范钦将七万多卷藏书悉数请入阁中。
  也许是敝帚自珍,也许是爱惜有加,范钦只允许范氏子孙入阁读书,外人不得入内。即便是本家子弟,也要谨遵如下禁令:烟酒严禁登楼;无故不得开门入阁;不得私领亲友入阁及擅开书柜;不得擅将书籍借于外姓者等。
  后人遵守范钦的戒律一百多年,直到公元1673年,当时范家的当家人范光燮出于愛才之心,破例允许异姓之人大才子黄宗羲登阁读书。黄宗羲抓住难得的机会,在阁中读了个“昏天黑地”,并于七年之后写下了名篇《天一阁藏书记》,感叹“读书难,藏书尤难,藏之久而不散,则难之难矣”。
  不知是幸还是不幸,黄宗羲的文章让天一阁声名鹊起,却也为日后乾隆皇帝的觊觎埋下了伏笔。乾隆修撰《四库全书》时,向天下征集古籍。天一阁遵旨进呈了638部古籍,其中很多是孤本和珍本。最后,《四库全书》编完了,乾隆皇帝却不予归还古籍,而是御赐一万卷《古今图书集成》和一套《平定回部得胜图》、一套《平定两金川战图》抵顶了事。
  天一阁所存的经史子集颇具价值,而另一个镇阁宝物则是地方志。1912年,著名学者赵万里和郑振铎有幸获准进入天一阁,在一堆书稿里发现了大宗明代地方志,涉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四川等多地的省志、府志和县志,这些地方性百科全书堪称“保存了朱明一代的直接史料”。
  从晚清到抗战期间,天一阁的藏书经历了无数劫难,到新中国成立前夕,阁中只剩下一万三千多卷藏书,是原藏书数量的五分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天一阁管理部门经过多方访求,收回了散佚在各地的天一阁原藏书。宁波许多著名藏书家和他们的后裔,也都把珍藏的书籍捐赠给天一阁保存。如今,天一阁的藏书已逾三十万卷,其中独具特色的是明代地方志274种和明朝乡试、会试登科录411册。此外,藏书还有不少名贵的手抄本,其中明代正德年间吴氏撰辑的大型类书《三才广志》手抄本是迄今为止唯一一本从未刻印的手抄本,可谓“稀世之珍”。
  从1566年到2018年,天一阁整整452岁了,那些典藏的古籍散发着浓浓的书香,成为了宁波的文化符号。
其他文献
老国王拄着拐杖走进门,气喘吁吁,却笑如艳阳。在城堡等候的小公主惊起,问腿部不适的他为何这般赶路。“怕跟你错身。”他说,随即举起手中的宝物。不是金银珠串,只有一袋茭白闪耀光芒。  宵衣旰食打造王国,老国王妥善照顾员工与家人;六十几岁退休,觅了一块田享受种菜之乐,一晃二十年;期间仍坚持为生病的皇后烹煮特殊三餐,悉心照料;还常多煎一条鱼,备好亲手种植的幼嫩蔬菜,让返巢的女儿带走。老国王八十三岁高龄,小公
闲暇时刻,我喜欢重温多年前的毕业典礼视频:万人体育场内,慈祥的校长送上祝福为我们的大学生涯画上句号,一位位毕业生从人群中起身,举起话筒娓娓歌唱。《爱的代价》《同桌的你》《祝你平安》……悠扬轻盈的旋律流淌开来,就连一贯不苟言笑的辅导员,都难得地露出了温情面容。  遗憾的是,我缺席了这场盛大的毕业典礼,青春留下遗憾的叹息。  看过一幅让人印象深刻的漫画:分岔路口前,一群人前赴后继地向右走,唯独有一人执
地处鲁中山区腹地的博山、莱芜、新泰、沂源等地,山陡地薄,最适宜花椒树的生长。当地的山岭上到处都生长着黑黝黝、连片的花椒树林,每当秋天花椒成熟的时候,黛青色的山岭也趁机打扮一番,脱下翠绿色的外装,换上热情奔放、带有喜庆色彩的暗红色衣裳。  山换了颜色,人也精神多了。尤其在采椒的日子里,太阳刚露头红,那一团一团的椒林树隙间便时隐时现着采椒人的身影。一阵秋风吹来,凉风挟裹着麻辣辣的椒香,穿过山林,麻醉了
摘要:新课程改革不仅对教师也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因此,中职课堂教学只有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在中职课堂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由简到难,循序渐进,更加立体地了解与掌握知识点至关重要。本文结合教学实际,以定轴轮系的传动比计算为例,探讨了“立体化循序渐进教学法”在中职机械课堂中的应用。  关键词:中职教学 立体化 循序
摘要:改革中学图书管理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以人为本是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图书管理的根本出发点,他要求图书管理充分尊重馆员的主体地位;建立科学合理的中学图书管理运行机制;坚持读者第一的原则,切实做好读者工作;在坚持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前提下,加强横向联系,利用学生社团发挥图书资源的作用,创造性地做好学校图书馆的日常管理。  关键词:新课程;图书管理  新一轮课程改革打破了教材作为唯一课程资源的传统观念
摘要:本文对传统中职药剂专业课程与教学模式存在的缺陷、创建工学结合课程与教学模式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在中职药剂课程与教学模式的改革中尝试工学结合课程与教学模式,彰显中职药剂专业特色的创新模式。  关键词:中职药剂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与教学模式行动研究  课题:2013年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研规划项目,课题编号:791234;2012年江西省中等职业学校省级教育教学研究课题,课题编号:JXZJJG-
我有一个文友,几乎每天都可以听到他的上稿消息。我问他有什么秘诀吗,他回答说:无它,只是我写的稿子数量多一些罢了。其实,若论上稿率,我还比不上你呢,但如果你写40篇而我写100篇的话,只要有50%的上稿率,上稿量就比你多了。  原来如此。原来数量有时候竟然也是决定成功的因素之一。以前总觉得漫天播种、随机收获是一件靠不住的事情。现在看来,如果没有把握播下的种子能够全部发芽结果的话,多播种一些也许是最好
打小,我就喜欢花花草草,看着它们就会十分开心。  乡下里,野花野草很多,开着蓝色小花的婆婆纳、百花三叶草、结球的苍耳、紫花的刺儿草……我识得很多,也喜爱它们的模样。母亲种庄稼,田里的杂草肯定是要除去的,隔三岔五就除,在不懂事的年纪里,我会吵闹着不让她除去这些杂草。母亲并不理解那些杂草有什么值得我哭闹的,但是田坝上、小路边、河岸旁的野草还是会留着,可以让我蹲着消遣半天的时光。  我也喜欢月季、虞美人
在严密的组织体制中,秘书这个岗位是最值得考究的,它是上传下达的中枢,是领导的高参,也是下属观察和接近领导的纽带。在这个岗位上工作的人,没有高度的政治素养,绝对成不了大气候。而最核心的政治素养,除了要对领导忠心,还需要八面玲珑的灵气。无疑,电视剧《三国》中的陈宫就少了这点灵气,最终也因为缺了这点灵气,自己亲手毁灭了就在眼前的美好政治蓝图,以悲剧收尾。  陈宫是一个智囊性人才,兼具雄才武略,这种才能在
阳光刺痛眼眸  泪水划伤沉默  我们还坚持着  最初的美丽承诺  道路总是曲折  知己更是难得  风雨都抵不过  我们追梦的执著  青春也曾挥霍  生活也曾沦落  等星星都睡了  还是要奋力拼搏  命运不停嘲笑  失败后的落寞  我们依旧奔波  为了想要的结果  我们的梦  还在风浪中漂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