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隐喻性语篇意义的认知构建

来源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fang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从认知的角度对一则多模态广告语篇的意义进行探讨,旨在以概念转喻和隐喻为切入点,聚焦隐喻性多模态广告语篇中整体意义的动态构建过程。在概括总结多模态隐喻特点的基础上,本文指出,隐喻性多模态语篇整体意义的产生源于在转喻和隐喻互动基础上进行的概念合成。从认知构建的角度对语篇加以研究有助于从本质上阐释多模态广告实现劝说和审美功能的心理动因。
  〔关键词〕多模态隐喻;多模态转喻;概念合成
  〔中图分类号〕 H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8-2689(2010)04-0018-07
  
  一、引言
  我们正处在一个多模态交际的时代,图像、声音、文字、构图、造型等多种媒介符号交织在一起,充分调动感官的协同作用,传递信息,交流情感。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这一交际模式创造了现实性和普及性。在这一时代,视觉感知被赋予了超乎文字之上的感性特权,在异质感官符号的冲击下,文字在表达意义方面的符号垄断地位正逐步被削弱,在消费领域尤其如此。在现代社会,诉诸于直观形象的感官经验、迅捷有效的传递诉求已成为以消费为主旨的语篇(如广告)的主流特征。
  与单一模态的文字语篇相比,多模态广告语篇尽管有很多优势,但是,如果其语篇交际姿态是以实物拍摄为基调的直白式劝说,那么它促进消费的终极目的会大打折扣,因为对现代消费者而言,审美体验比信息本身更为重要。因此,现代广告语篇不但诉诸于多模态,而且诉诸于新奇隐喻,以美妙、新颖打造感官和概念冲击力,更有效地达到广告目的,巧妙地实现劝说诉求。
  从语言学的角度对日益普及的多模态语篇进行系统分析是近年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一大研究亮点。该学派以Kress & van Leeuwen[1]的视觉语法为开端,一批学者如O’Halloran[2],Royce[3][4],Lemke[5],胡壮麟[6]、朱永生[7]、李战子[8]、张德禄[9]等从系统和功能的角度重点研究多模态语篇的三大功能。
  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为框架的多模态语篇分析旨在把基于语言符号发展起来的理论扩展到其它符号资源,验证理论的适用性,把语篇意义构建推向一个更高、更广的符号学层面。但是,由于多模态语篇分析并不关注整体意义构建的动态操作和认知机制,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该研究范式对隐喻性多模态语篇的阐释力度不够,没有对该类语篇的审美和劝说功能的认知或心理动因给予合理的解释。基于此,本文拟结合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成果,以概念转喻和隐喻为切入点,分析隐喻性多模态广告语篇中整体意义的动态构建。
  二、语言隐喻与多模态隐喻研究
  Lakoff和Johnson[10]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和Andrew Ortony[11]编著的《隐喻和思维》两本书的出版,标志着隐喻研究从语言修辞观到概念思维观的飞跃。在当今语言学界,“隐喻是一种思维和行为方式,语言是概念隐喻的外在表现形式” [10](153)这一观点已得到普遍认同。既然隐喻从本质上来说是概念性的,那么其外化手段就不会仅限于语言符号,其它媒介,如声音、色彩、线条、空间布局等也可以用来构建和表达概念隐喻[12]。
  然而,到目前为止,主流语言学家对隐喻的研究还主要集中于隐喻的语言体现,对于非语言符号以及多模态互动呈现的隐喻缺乏应有的重视。Mark Johnson[13](209)指出,经典的认知隐喻研究一直只关注语言体现,这隐含某种偏见:意义只存在于语言符号中。事实上,其它符号或一切艺术形式对体验意义的构建过程与语言并无二致[14](4)。近年来,以Forceville[12] [14] [15] [16] [17]为代表的一批欧美学者结合认知语言学和传媒学的研究成果,从学科的角度对多模态隐喻展开了尝试性研究。在认知语言学理论范式内对概念隐喻的多模态呈现形式进行的系列研究始于Forceville[12]出版的《图画隐喻》一书。基于其语言学和传媒学的学术背景,Forceville[12] [15]先从研究静态视觉隐喻入手,运用大量平面广告、漫画实例说明受众可以基于图像与文字的互动对静态多模态隐喻加以识别和理解。之后,他[18] [19]又转向动态多模态隐喻研究,开始关注语言文字与声音、音响、音乐、镜头剪辑、景深等多个因素的互动。
  在Forceville的推动下,多模态隐喻研究正在蓬勃发展。Forceville Charles & Eduardo Urios-Aparisi[14] 编辑出版的《多模态隐喻》论文集汇集了该领域内的最新研究成果,触及了许多经典语言隐喻研究未涉猎的话题。在这些研究中,讨论最多的语类是广告,因为多模态隐喻是广告语篇的普通特征。例如,Veronika Koller[20] 探讨了企业如何运用公司标志、图像设计隐喻企业形象,打造企业品牌。通过视觉符号传达“BRANDS ARE LIVING ORGANISM”(品牌是生物)这一概念隐喻,诱使受众推导企业的正面形象。Eduardo Urios-Aparisi[21] 以几则电视广告为例,阐述了多模态隐喻与转喻的互动问题,提出隐喻和转喻承担不同认知和语篇角色,帮助识别本体,扩展和创造新意。华裔美籍学者於宁[22](119-143)结合集体文化认知,以一则CCTV公益广告为例,对动态多模态隐喻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
  与从社会符号学角度的多模态语篇分析不同,上述研究从认知的角度聚焦多模态互动对概念隐喻的构建和识别的动态过程,有助于从本质上揭示多模态隐喻语篇对接受者所引发的情感反应和审美效果。但是,到目前为止,该类研究还主要局限于Lakoff & Johnson[10] 提出的双域映射模式。尽管有些学者如於宁也提到了概念整合,但是他所指的整合还是指模态形式的整合,还停留在较初级的整合层面,对深层次的、立体的整合过程没有给予充分重视。
  本文意在以彭(本期)的同一则广告语篇为例(Mass Mutual保险公司商业广告),把多模态隐喻置于概念整合理论框架内加以阐释,在概括总结多模态隐喻特点的基础上,探究多模态隐喻映射和合成机制,力图从本质上阐释该类广告效果与意义产生的认知和心理动因。
  三、多模态隐喻意义的构建
  (一)多模态隐喻的定义与构成
  “多模态隐喻”是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模态来体现源域和目的域映射的隐喻现象[14](4),它主要通过视觉模态和听觉模态来实现。具体而言,多模态隐喻主要有五类物理形式:书面文字、有声话语、静态或动态图像、音乐、非语言声音、手势。根据所诉诸的感官类型,多模态隐喻可以分为两大类:平面多模态和立体多模态隐喻。
  平面视觉隐喻只有视频没有音频,其视觉模态涉及图像、色彩、构图、语言文字等多类视觉符号,属于平面多模态范畴,多用于平面广告、漫画、海报等。立体多模态隐喻诉诸于影像和声音,涉及影像的拍摄角度和拍摄方式(长镜头、特写、全景等)、连接顺序、剪辑方式、切换节奏、音乐及有声话语与图像的配合等多个层面。立体多模态隐喻是由数种异质媒介构成的复合隐喻表达系统。在隐喻的表征过程中,这些模态有时共同参与,有时只有两种或几种组合在一起,协同发挥作用。无论哪类多模态隐喻,直接诉诸的往往不是人的思维而是感官,知觉经过大脑的分析,才能得出感情或理智上的结论。现实生活中很难被知觉到或无法被知觉到的抽象概念或思维,借助多种媒介的组合,隐喻性外化为活生生的知觉事实。多种模态的合成和叠加,形成如同音乐般的交响与对位,给接受者带来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从结构来看,平面广告语篇中的隐喻由两部分构成:图像和文字。从空间布局看,图像与文字或偏正、或并列、或合成,构成一个语篇整体[23]。作为影响视觉感知的表意符号,图像和文字相互印证、相互牵制,共同完成传达概念隐喻,传递情感、审美等修辞功能。与抽象的语言符号不同,图像往往是具体的形象,或自然物或创造物,图像所刻画的往往是源域或目的域内有色彩、质地、形体、构造等直观特征的形象或场景。相对单一媒介——语言呈现而言,多模态隐喻能够更直观、具体、生动地把源域与目的域连接起来,更容易被体悟。然而,如果只有图像,没有文字,其隐喻内涵往往具有歧义和多义性,不容易明确。
  (二)多模态转喻与隐喻的互动和整合
  下面我们以彭文分析的同一则广告为例,探究广告整体意义构建所涉及的跨域映射和整合。
  1. 多模态隐喻意义的整合概略
  该图是上下结构,图像占图画的上半部分。从空间构图来看,图像以其形象直观和所占的比例,占据凸显位置,在广告受众解读意义的过程中,图像首先进入受众的注意窗。就图像本身结构而言,一个身着大衣的成人的胸膛是背景,近镜头拍摄的婴儿的脸(头)部位于整个图像的中心位置是图形,共同构成一个图形-背景格式塔。离开文字,就这幅图像本身而言,受众的视觉感知所能够得到的信息或反应是一个写实性图片,婴儿幸福而恬静,面带微笑的脸和面向观者交流的双眼传达一种亲近、自然与友好的人际关系氛围。仅此而已。受众只有自上而下地把注意窗下移至文字部分,才能够对该则广告的隐喻意义恍然大悟。文字部分的主体广告语“A promise that warmth doesn’t just come from a coat”中,把 “promise”与“ warmth”、“coat”连接了起来。继续阅读下面的文字和看到公司的标志和名称,受众才会意识到这幅图片是一则隐喻性广告。图片上方的图像构成一个围绕 “adult-coat-baby”的源域,下方的文字激活围绕“promise”目的域。这两个域分别构成两个输入空间,在广告语境下,这两个输入空间所共享的概念结构构成一个起统领作用的类属空间。在类属空间的统领下,经过完形、扩展和心理模拟三个过程进行整合,形成层创结构[24],传达“我们保险公司为你做出承诺,为你提供温暖,使你未来无忧”这一广告喻义,见下图。
  
  
  
  
  
  
  
  
  
  
  
  
  图1 合成图
  任何关于认知过程的图表都不足以反映认知过程的全貌,该图也是如此。事实上,该多模态隐喻意义整合的过程一个非常复杂的动态运演过程。仔细分析图像与文字的互动,我们发现该过程得以运演的前提是概念转喻过程:在同一理想化认知模型或认知域矩阵中,以概念相对突显为原则,用一个认知域激活另一认知域的操作过程[25] [26] [27]。多模态语篇以图像和/或文字的形式表征概念突显成分,担当源域的概念参照点,激活满足隐喻投射或整合所需要的概念成分。
  广告受众分别把两个输入空间内的以多模态形式表征的源义与其目标义联系起来,建立起心理接触,形成较为完整的概念域矩阵表征,在此基础之上,才能把两个输入空间的一些关键关系( vital relations)有选择地压缩进整合空间中, 形成新的隐喻含义[24]。下面我们详细阐述这一动态过程。
  2. 输入空间内的转喻映射
  为了理清由图像构建的第一个输入空间内的成分、属性和关系,我们首先看图像的构成。该图像由一个成人的上半身躯干、婴儿的脸(头)部构成。成人身着大衣,双臂环抱婴儿;婴儿在成人怀中,双目有神、脸部表情恬静幸福。这些共同构成一个输入空间,空间内的主要显性成分是:成人和婴儿;两者之间是提供和被提供、保护和被保护的关系。在这一空间内,还存在一个有待于被其它概念激活而突显的事物成分:大衣。作为非人的背景性事物,其自身的突显性比较低,只是担当实现两个主要空间成分关系的途径或工具。
  这里我们对图像中“成人”和“儿童”的识别和解读正是转喻操作的结果。图像表征的只是上身躯干和脸,正是利用“BODY PART FOR BODY”, “BODY FOR PERSON”(身体部分代身体;身体代人)转喻,在受众心里激活关于两个 “人”的概念。此外,图像中,怀抱婴儿的人:肩膀及胸膛宽广厚实、双臂坚实有力(环抱婴儿),这些是成人的属性特征,而被怀抱的人:脸(头)部稚嫩、体形娇小(被揣在怀里),这是婴儿的原型特征。该图像用“属性代范畴”转喻,分别激活“成人”和“婴儿”域,受众在心理上建立起关于这两个范畴域的相关概念表征。值得注意的是,图像分别用两个不同的身体部位作为源域分别转喻指称两类范畴:躯干—成人,脸—婴儿。“脸—婴儿”是常规转喻,符合人类的一般认知突显原则,因为脸是人的体貌特征中最明显、最具有区别性的部位。而且,脸部表情、眼睛是内心状态的最直接体现。因此,图像选择近镜头拍摄的婴儿的脸部,以突显婴儿的“幸福”状态,这是该输入空间意义构建的核心;该转喻为之后的隐喻映射和合成奠定基础。与婴儿的地位不同,该图像空间旨在突显成人的类属性功能或角色---怀抱婴儿,保护婴儿---而不是其区别性特征或内心状态,所以,选用躯干为源域,该身体部位集手臂、怀抱、大衣于一体,能更好地完成激活“保护者”目标域的任务。
  根据Panther &Thornburg[28]对转喻的分类,以上转喻是用部分概念代整体概念,属于指称转喻,主要作用是指称,激活两个范畴域。除此之外,图像还通过衣着、表情、姿态等视觉因素构建了“述位转喻”,通过部分与部分结构,表达事件或状态。述谓转喻是对两个范畴域的相关特征的进一步转喻拓展。如,成人宽广厚实的肩膀、笔挺厚重的大衣、挺直的胸脯、坚实的环绕婴儿的双臂构成视觉上的述位转喻,转喻“保护者的成熟、稳健与坚毅”,激活受众对于成人保护者这些品格特征的心理接触。同样,婴儿正视前方的眼神和面带微笑的脸庞,被怀抱的惬意的姿势转喻“被呵护者面对未来安然自得、无忧无虑的心态与神情”。该类述位转喻的基础是“CLOTHING FOR PERSON”、“MANIFESATION FOR QUALITY(“衣着代人”、“外在表现代内部品质”)。
  此外,图像还通过构图上的空间关系,同时构建两个相互加强与呼应的“原因—结果”转喻,进一步推动跨域映射与合成的进程。从空间视图来看,“成人手臂环抱婴儿的姿势”表征一个动态“环抱”的物质过程(彭, 本期);成人怀抱婴儿,位于图像的底层;婴儿被怀抱,位于图像的上层,两者之间在空间上的相对位置转喻时间上的先后或事件链条中的因果。上述两类转喻(指称转喻、述位转喻)所激活的范畴域及其范畴特征对该因果转喻的实现提供了理据:因---成人的呵护,果---婴儿安详甜美,两者互为源域和目标域,相互映衬,在受众心理激活对于整个输入空间1的结论性心理表征:“成人是婴儿坚实的安乐窝和庇护所;在成人的呵护下,婴儿才得以幸福甜美”。此外,图像中,大衣作为成人庇护婴儿的工具,指代其功能“温暖”(“工具代功能”转喻)。
  除上述指称转喻、述位转喻外,图像还用婴儿的面部表情转喻一种行为,我们称之为图像行为转喻(image act metonymy)(image act[1])。图像中,婴儿的脸部近距离拍摄,面向受众,甜美微笑。“微笑”动作表面上是“告知或显示”行为,告诉受众“他很温暖、安全、幸福”,但在广告语境中,该图像行为转喻“召唤或劝说”(是“索取”行为的一种),意图从受众那里得到一种认同,起到邀请或劝说的功能。我们把输入空间1中的转喻总结如下:
  
  
  下图表示经过转喻过程之后的输入空间内的成分及关系。
  输入空间1通过一系列视觉因素转喻生成了可与输入空间2具有对应关系的概念成分与结构。这些视觉图像所激活的转喻过程是后期隐喻映射的前提,同时也为隐喻提供理据。反过来,隐喻也制约着转喻过程的选择和实现。
  在同一个概念域矩阵内,概念相邻关系有多种多样,例如,“大衣”作为一种工具,其功能除“御寒”外,还可以担当“美观”、“显示身份”、“遮掩”等其他功能,那为什么单单“御寒”被高度突显出来,成为转喻实体呢?这涉及隐喻对转喻的约束作用。在概念整合的过程中,输入空间成分及其成分关系的选择受另外一个输入空间和类属空间的制约。在该广告语境中,由文字构建的另外一个输入空间是关于保险公司的正面诉求,突显的是其“promise maker”的角色,它与潜在消费者之间是“承诺提供者与承诺受益者、保护与被保护”的关系。为了满足类属空间的统领要求,从而在两个输入空间成分之间建立起对应的映射关系,转喻目标域的选择不是任意的,而是受隐喻映射牵制的。正是基于此,“大衣”“御寒、提供温暖”的功能才被激活,突显“成人”为“温暖提供者、婴儿保护者”的角色,也才能自然地进入到后期的隐喻映射过程。
  在由文字构建的第二个输入空间内,转喻词“(a)promise”被重复使用,所表征的“承诺”概念被高度突显,激活一个关于承诺的事件性理想认知模型,在该模型中,“PROMISE MAKER”、“PROMISE BENEFICIARY”、“TOOL/ MEASURE FOR FULFILLING PROMISE” 等概念在事件链上与PROMISE相邻,存在潜在的、有待于被激活的转喻映现关系。
  第一句广告语“A promise that warmth does not just come from coat”蕴含预设:“warmth comes from coat”。 该蕴涵义通过转喻名词“coat”与“warmth”与图像所构建的输入空间1形成语义对应关系。该句的推导意义为“温暖还可以来自别的渠道或途径”。在该广告语境下,“promise”转喻“promise maker”,通过“承诺代承诺人转喻”,激活承诺主体:MassMutual Insurance Company。该转喻得以实现的基础是常规隐喻:COMPANY IS A PERSON(公司是人),PROMISE IS A THING(承诺是物);PROMISE IS A PRODUCT(承诺是产品)。这样,第一句广告语在转喻与隐喻的共同作用下,确定了输入空间2内的第一个空间成分:promise maker: MassMutual Insurance Company,其属性特征为“提供温暖”。该空间成分在扩展的过程中,启用MENTAL STATE IS PYSICAL SENSATION (心理状态是身体感受),把感知域身体的温暖投射入心理感受上的温暖、惬意。
  第二句广告语“A promise we don’t have to share everything, except some dissert”突出承诺的事件性:“SHARE”(分享),激活“分享”理想认知模型。该句广告语具有多义性,至少可以诱发两种认知过程:一是转喻过程,在指称转喻:DISSERT FOR COST OF DISSERT (甜点代甜点的花费)的基础上,述谓结构 “share some dissert”转喻承诺实现的方式。根据社会文化经验:“甜点花费很小”,受众推导出只要投入很少的一部分生活费就可以享受MassMutual Insurance Company的承诺,从而无后顾之忧。二是转喻过程,激活常规转喻LIFE IS A DINNER COURSE(人生是一顿大餐)和HAPPINESS/SATISFACTION IS TASTE(幸福/满意是味道)。基于DINNER和TASTE的理想认知模型,受众可以进一步推导出:广告公司跟受众分享的是大餐的最后一道菜:甜点,即分享生活的甜美,而生活中的苦难、风险由保险公司独自承担。
  第三句广告语“A promise this is a feeling you
  don’t have to outgrow”激活成长域中的基础隐喻:LIFE IS A PROCESS OF GROWING (人生是成长的过程),PERSON IS PLANT(人是植物)。又通过过程代结果转喻,“outgrow”转喻长大的目的:强壮、保护自己、抵挡风雨。该句广告语使用否定结构,引导受众推导出:“不必非得自己长大,变得强壮抵挡风雨,本公司为你提供永久的呵护”。同时,该句中“feeling”激活情感域,通过“范畴代成员”转喻“安全、无忧无虑”的情感状态。该句中通过“not outgrow”使该输入空间与输入1空间中被怀抱的婴儿建立起概念上的对应关系。受众会在心理上产生一种与婴儿的认同感,激活同样的心理体验:“无忧无虑、备受呵护的满足感”。
  以上三句广告语通过转喻与隐喻的互动把承诺域的成分和属性特征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扩展,从而为下面的概念整合提供了条件。
  
  3.转喻和隐喻互动基础上的整合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该多模态广告中,图像和文字分别构建两个输入空间。输入空间内的成分、特征及关系经过多个转喻过程得以扩展,为后期的概念整合提供理据。同时,在转喻实现的过程中,基础隐喻又为转喻关系的建立提供支撑。此外,类属空间、文类目的(关于产品及公司的正面诉求)、文类规约(劝说行为)等也为转喻提供宏观制约。
  经过上述转喻与基础隐喻的互动,输入空间1和输入空间2及上层的类属空间建立起一系列的对应关系,进入到合成空间,完成合成的“完形”阶段:
  上述对应成分进入到合成空间,完成概念合成的第一步:完形。接下来是扩展阶段。首先,在输入空间1内,成人的刚毅、稳健及其怀抱行为是婴儿幸福、无忧、甜美的原因,两者之间是因果关系,图像中婴儿的位置和状态都说明“结果”是突显的对象,“原因”是背景化成分,而且该结果已经实现,已经变为可见的现实。而在输入空间2内,“promise”突显的是一种未来的可能实现的状态,该状态只具有实现的潜势。输入空间1内建立在因果关系基础之上的实现关系进入合成空间,反射到输入空间2,加剧了潜势可实现性等级。其次,在输入空间2内,由文字转喻所激活的某些概念意义是输入空间1所空缺的。如:广告语2所转喻和隐喻激活的“只要投入很少的一部分生活费就可以享受MassMutual Insurance Company的承诺”、“广告公司跟受众分享的是大餐的最后一道菜:甜点,即分享生活的甜美,而生活中的苦难、风险由保险公司独自承担”是输入空间1没有的意义,这些概念意义也进入到合成空间,也反射入输入空间1内,强化了婴儿备受呵护的程度。类似的双向推演过程对合成空间内成分及其关系得以进一步“扩展”,为层创结构的“心理模拟”创造了条件。在概念整合的最后阶段,广告受众即潜在的消费者会在心理上构建一种虚拟的情景,想象性地变成图像情景中的婴儿,备受呵护,无忧无虑,模拟体会投保后被MassMutual 呵护下的幸福与甜美。
  四、结语
  本文以一个具体的隐喻性多模态广告为实例,揭示了语篇整体意义产生所涉及的复杂的认知操作过程。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与单纯的文字隐喻相比,多模态隐喻具有以下突出的特点:1)多模态隐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转喻:由于受空间(或播放时间)所限,运用图像或文字所表征的概念成分往往只能是可以为同一理想认知模型或认知域矩阵中其他成分提供心理参照的突显成分。与线性语言不同,在多种模态的协同作用下,担当概念参照点的源域成分可以多方位、多角度、多层面地激活多个目的域成分,如图像中的婴儿头像集空间位置、姿态、脸部表情、眼神等多个视觉因素于一体,同时激活:被怀抱、甜美,无忧、呼唤认同等多种意义。多模态隐喻语篇,通过搭建一个立体的层级性的转喻或隐喻连接网络,最大程度地体现交际的经济化原则,通过调动受众多种感知器官,诱发真实的情感或概念体验,快捷有效地完成劝说的目的。2)在多模态语篇中,转喻与隐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更加明显。如以上分析所示,一方面,转喻为隐喻提供理据,另一方面,隐喻限定或引导转喻关系的激活路径。此外,隐喻的层级性在多模态语篇中也非常突出,基础隐喻往往是转喻的前提条件,如以拟人化基础隐喻“公司是人”为前提,输入空间2内的转喻词“承诺”才转喻“承诺主体:MassMutual 保险公司”。3)多模态隐喻不是一个静止的、认知的产物,而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过程。在图像与文字协同作用下,依赖转喻的层层激活或从基础隐喻到高级隐喻的层层推演,多模态隐喻的构建过程更加复杂、更加立体,其意义也更加多元;从另一角度来说,多模态隐喻也因而更具有审美价值,其情感效应也更真切。
  此外,以上分析也表明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框架内进行的多模态语篇分析与在认知语言学框架内所做的概念隐喻和转喻分析可以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如彭(本期)根据Kress & 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对同一则广告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的分析对我们描写图像的构成及意义非常有帮助,而我们对图像及文字互动所激发的转喻和隐喻过程的分析关注解读者的认知操作,为多模态语篇整体意义的构建提供后台认知方面的支持,是对社会文化视角分析的有力补充。
  概言之,多模态隐喻是当今信息多元化、模态多样化时代的普遍现象;多模态隐喻基于图像和文字的互动,充分调用转喻、隐喻和合成机制,使创造新奇隐喻成为可能,并易于创造形象、直观,戏剧性修辞或文体效果,调用受众的多个感官,诱发新奇的审美体验。
  
  〔参考文献〕
  [1]Kress, G., & van Leeuwen, T. Reading Images [M]. London: Routledge, 1996.
  [2]O’Halloran, K. L. (eds.) 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 Systemic-Functional Perspective [C]. London: Continuum, 2004.
  [3]Royce, T. Intersemiosis on the page: A metafunctional interpretation of composition in the economist magazine [A]. InJoret , P. & Remael, A.(eds.) Language and Beyond [C]. Amsterdam: Rodopi, 1998: 157-176.
  [4]Royce, T. Synergy on the page: Exploring intersemiotic complementarity in page-based multimodal text [J]. FASFL Occasional Papers, 1998, (1): 25-49.
  [5]Lemke, J. L. Multiplying meaning: Visual and verbal semiotics in scientific text [A]. In Martin, J. R. & Veel ,R. (eds.)Reading Science: Critical and Functional Perspectives on Discourses of Science [C]. London: Routledge, 1998: 87-113.
  [6] 胡壮麟.社会符号学研究中的多模态化 [J].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7, (1):1-9.
  [7] 朱永生.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J]. 外语学刊, 2007, (5): 82-86.
  [8] 李战子.多模式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 [J]. 外语研究, 2003, (5): 1-8.
  [9] 张德禄.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探索 [J]. 中国外语, 2009, (1): 24-30.
  [10] Lakoff, G. &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 Lond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11]Ortony, A.(ed.) Metaphor and Thought [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9/1993.
  [12]Forceville, C. Pictorial Metaphor in Advertising [M]. London:Routledge, 1996.
  [13]Johnson M. The Meaning of the Body: Aesthetics of Human Understanding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7.
  [14]Forceville, C, & Urios-Aparisi, E.Multimodal Metaphor [C]. Berlin/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2009.
  [15]Forceville, C. The identification of target and source in pictorial metaphors [J]. Journal of Pragmatics, 2002, (34): 1-14.
  [16]Forceville, C. Visual Representations of the 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 of anger in the Asterix album La Zizanie [J], Journal of Pragmatics, 2005, (37): 69-88.
  [17]Forceville, C. Metaphors in pictures and multimodal representations [A]. In Gibbs, R.W.(ed.) 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Metaphor and Thought[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 462-482.
  [18]Forceville, C. The Source-path-goal schema in the autobiographical journey documentary: McElwee, Van der Keuken, Cole [J]. New Review of Film and Television Studies, 2006, (4): 241-261.
  [19]Forceville, C. Multimodal metaphor in ten Dutch TV commercials [J]. Public Journal of Semiotics 1, 2007,(1): 19-51.
  [20]Koller, V. Brand Images: Multimodal metaphor in corporate branding messages [A]. In Forceville, C., & Urios-Aparisi, E. (eds.) Multimodal Metaphor[C]. Berlin/New York:Mouton de Gruyter, 2009.
  [21]Urios-Aparisi,E. Interaction of multimodal metaphor and metonymy in TV commercials: Four case studies [A]. In Forceville, C., & Urios-Aparisi, E. (eds.) Multimodal Metaphor[C]. Berlin/New York:Mouton de Gruyter, 2009.
  [22]Ning, Y. Nonverbal and multimodal manifestation of metaphors and metonymies: A case study [A]. In Forceville, C., & Urios-Aparisi, E. (eds.) Multimodel Metaphor[C]. Berlin/New York:Mouton de Gruyter, 2009.
  [23]曾立.广告图文隐喻运作机制初探[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12.
  [24]Fauconnier, G. &Turner, M. The Way We Think: The Man’s Hidden Complexities and Conceptual Blending [M]. New York: Basic Books, 2002.
  [25]Lakoff, G.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 [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26]Croft, W. The role of domains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metaphors and metonymies[J]. Cognitive Linguistics, 1993,4(4): 335-370.
  [27]Ruiz de Mendoza, F. & Otal Campo, J. L. Metonymy, Grammar and Communication[M]. Granada, Spain: Editorial Comares, 2002.
  [28]Panther, K-U. & Radden, G. ( eds. ) Metonymy in Language and Thought[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99.
  
  (责任编辑:何伟)
  
  Cognitive Meaning Construction of Metaphorical Multimodal Discourse
   ——Blending on the Interplay of Multimetonymy and Multimetaphor
  ZHAO Xiu-feng,SU Hui-yan
  (Foreign Languages Department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102249,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conducts a cognitive study of a multimodal discourse in order to provide a new focus on dynamic process of integrative meaning construction of the metaphorical multimodal discourse. Based on the generalization of features of multimodal metaphor, 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the integrative meaning of metaphorical multimodal discourse derives from a complex conceptual blending involved with interplay of metonymy and metaphor. It reveals that the cognitive approach helps to explain the psychological motivations for the persuasive and aesthetic function.
  Key words: multimodal metonymy; multimodal metaphor; conceptual blending
其他文献
[摘要]意思能力是行为能力的基础,意思能力之有无决定行为能力之有无。基于该原理,受监禁者亦应被确认为行为能力缺失主体。该立论之基础在于:受监禁者无法如正常的自由状况时一般及时完整地获取做出真实意思表示所需要的各种相关信息,同时一定时间的监禁对其心理可能造成严重影响,导致其理解和认知能力严重受损,难以如常态一般做出合乎常人经验与理性的判断,因此其行为能力将产生瑕疵。以心理学、司法制度学的相关调查研究
期刊
读书与研究  【编者的话】“读书与研究”栏目,是由“书评”一栏变更而来。其聚焦点凸显在“读书”与“研究”,而与时下的“书评”作一区分。其一,在学风浮躁的当下,作为大学学报的同人,理应倡导读书,注重文本的精读,不能丢掉读书人的基本功;其二,就大学作为教学研究机构者而言,读书与研究,犹如须臾不可分离,不断生长的生命体,少之不可。开辟这个新栏目,使那些爱读书,有思考,提问题,作研究的读书人,有了一个从不
期刊
【编者的话】学术研究离不开争鸣与批评。中国历史上就曾有过“百家争鸣”、学派林立的格局,而且被人不断的推崇叙说到今天。可见这是一段不容易传承下去的历史。学术研究“万马齐喑”不好,“鸦雀无声”同样也不是学术繁荣的征兆,历史上这段所曾有过并引为自豪的争鸣与批评的局面,令今天的人们与之相对仍觉汗颜。古人有过“兼听则明”、“从谏如流”之言,对今天的学术研究,仍可资借鉴,不失为“去病”的良药。作为学术研究的公
期刊
〔摘要〕 文章选取了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冶金学家魏寿昆院士(1907-2014)系列访谈中,有关1949-1965年当代中国钢铁工业主要技术问题方面的内容。1949-1965年的中国钢铁工业,在波峰浪谷的大时代起伏中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发展,从全面学习苏联,在此模式的发展观念指导下建立比较完整的钢铁工业技术发展模式,到强调“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来探索中国自己的技术发展道路,以及大跃进狂澜中冶金
期刊
〔摘要〕王安忆和凯瑟琳·安·波特虽然生活在不同国度、不同年代,却拥有颇为一致的创作理念,她们通过描摹作为个体的人的生存境遇及其心灵世界来表现他们形而下的生存哲学。文章从富萍和劳拉的“反叛性”入手,对她们反叛的形式、内容以及结局进行分析,力图揭示她们反叛背后的真实,说明东西方两位女作家因天时地利不同、社会文化背景差异而刻画了两个不同的人物形象,传递了不同的叙述意图,却表达了相同的人文关怀。王安忆以反
期刊
〔摘要〕主流意识形态具有比较复杂的表现形式,它一旦形成,必然会对现实社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出现主流意识形态达不到其推行主体预期效果的现象,甚至会出现“主流”与“流行”、“上层”与“民间”意识相冲突的现象。如何维护主流意识形态的“合法性”,我们除了要制定一些“技术性”的宣传和传播方法之外,更重要的是要研究主流意识形态自身的形成和传播机制。由于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主流意识形态呈现
期刊
〔摘要〕1959—1961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困难时期,尤其是农业遭到了灭顶之灾,生产“瘫痪”,农民们的生活质量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低下水准。本人通过对河南省南阳地区9个村庄的调研,详细的论述了1959——1961年村庄里人们生产的真实状况,通过这个侧面的书写,必将深化学术界对于这段历史的研究。  〔关键词〕三年困难时期;生产;农村;南阳  〔中图分类号〕 K27〔文献标识码〕 A〔
期刊
〔摘要〕考察《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可知清末新政中清政府在教育领域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制定学制、废除科举、设立新的教育行政机构等,清的教育改革适应了时代的要求,推动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具有进步意义。  〔关键词〕清末新政;教育改革;学制;科举;行政机构  〔中图分类号〕 G40-0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8-2689(2010)04-0036-04    《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为人民教
期刊
〔摘要〕文章研究采用个案分析的方法对一位大学英语教师的课堂进行了多模态话语分析,着重分析了教师非语言行为的支架功能以及语言与非语言行为在提供支架帮助方面的互补性。结果表明,教师的手势、面部表情、站立姿态、在教室内的走动主要起到情感支架的作用,教师能很好地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的不同支架作用来实现教学和社会双重功能。  〔关键词〕多模态话语分析;支架理论;课堂话语  〔中图分类号〕 H3〔文献标识码〕 A
期刊
〔摘要〕目前,国内外感觉统合失调儿童越来越多。文章主要运用参与观察法和访谈法对个案进行了长期追踪研究,探索出了系统理论视角下对感觉统合失调儿童的社会工作干预策略,认为社工在辅导过程中,要从案主与周围系统两方面去评估案主的需要,要发掘并运用案主及其周围重要他人的兴趣、能力、成功经验等积极因素去推进案主与家人、老师、同伴、亲属间的良性互动,这是帮助感觉统合失调儿童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社会工作;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