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股指期货交易会吸引大批套利者和套期保值者加入,因此股市的规模和流动性都将有很大的提高,且股市和期市交易量呈双向互相推动的态势。
股指期货的推出,将对我国资本市场甚至整个金融市场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预见,优质上市公司将得到机构投资者更多关注,股票现货市场将更加活跃,证券市场运行将更加有效和稳定。
股指期货将对股票市场构成长期利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资本市场。
从国际主要金融市场长期趋势看,随着股指期货的推出,市场有了对冲现货市场风险的工具,会吸引更多类型的机构投资者介入现货市场,对现货市场资金将产生明显的正向刺激。而随着越来越多的衍生工具与现货结合的创新产品的出现,将极大丰富投资组合管理方式,使现货市场的风险控制更为有效,而股指期货具有的资产配置、避险、套利功能,也将吸引企业年金、保险资金、社保资金等低风险偏好的机构资金进入现货市场,从而增加现货市场股票的交易量。
沪深300指数权重股将成为市场抢筹对象。
自2004年四季度开始,基金对沪深300权重股一直采取长期战略持有策略,其重仓股中沪深300指数前30大权重股的比例一直在40%以上。尤其在2006年四季度,这一比例大幅提升至70%。其中,基金对招商银行、民生银行、万科、中信证券、浦发银行、贵州茅台和中国石化这7只位于前十大权重股的股票,基本上一直处于战略性增仓阶段,7只股票的持有市值占基金股票市值的比例已达较高水平。根据基金2006年四季报公布的重仓股最新数据显示,对于在2006年四季度上市的工商银行,各个基金共同持有总量已达其现流通股本的25%。
另一方面,由于股指期货具有双向交易获利的机制,真正蓝筹股的筹码意味着市场话语权。对于机构大资金来说,控制蓝筹股筹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统计表明,深证100和上证50指数的组合与沪深300指数的相关性已高达99.4%,而沪深两市市值最大的50家A股公司目前对市场总市值的覆盖率是45.5%;沪深300成份股总市值的覆盖率已超过了76%。因此,股指期货开设后市场将迎来权重股时代。
股指期货推出后短期内助跌现货市场的可能性大。
在股指期货推出初期,现货市场上的做空机制仍然欠缺,而股指期货交易具有做空和做多的双重取向性,这样就会形成单边的套期保值,导致市场不对称问题产生,即股指期货的多方可以通过买入股票(特别是股指期货标的指数成份股)达到推高指数的目的,在股指期货和股票持仓上实现“双贏”。而空方的处境则大不一样,为了实现在股指期货上获利,其必须在现货市场打压股指,具体操作有两种方法:一是在现货市场上买入股票,然后集中抛售打压股价;二是在融券市场上借入股票,在现货市场压价卖出,压低指数,以后再在低位购回股票归还。
这两种方法对于现货市场的影响是不同的,后者相对于前者更容易形成压低股价和指数的压力。因此,股指期货推出后现货市场走出单边上升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因为在股指期货推出初期将主要是机构投资者进行交易,其或者直接在股指期货上做空投机,或者做空对现货市场的持仓进行套期保值,结果必然是空方力量占优,最终导致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循环下跌的局面。但是在未来长期趋势中,由于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走势比较吻合,因此并不会影响市场的长期趋势。长期来看,估值因素的影响更为主导。
股指期货推出后并不会分流现货市场资金。
由于股指期货交易会吸引大批套利者和套期保值者加入,因此股市的规模和流动性都将有很大的提高,且股市和期市交易量呈双向互相推动的态势。虽然在不同时期股指期货的市场规模可能超过现货市场,但这主要是场外资金大量流入造成的,不仅不会影响股市的活跃和流动性,且可以促进股票价格合理波动,对股市的发展具有长期推动作用。其原理很简单:有了股指期货作为对冲和避险工具,投资者从事股票投资的胆子就更大了。投资者既可以在股票现货和股指期货市场同向操作,两边赚钱,也可以在买卖股票现货的时候在股指期货上反向操作,对冲保值。这样的结果往往是股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同步放大,而两个市场上看多和看空双方的博弈又有利于减小股价波动的幅度。
(作者单位:齐鲁证券研究所)
股指期货的推出,将对我国资本市场甚至整个金融市场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预见,优质上市公司将得到机构投资者更多关注,股票现货市场将更加活跃,证券市场运行将更加有效和稳定。
股指期货将对股票市场构成长期利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资本市场。
从国际主要金融市场长期趋势看,随着股指期货的推出,市场有了对冲现货市场风险的工具,会吸引更多类型的机构投资者介入现货市场,对现货市场资金将产生明显的正向刺激。而随着越来越多的衍生工具与现货结合的创新产品的出现,将极大丰富投资组合管理方式,使现货市场的风险控制更为有效,而股指期货具有的资产配置、避险、套利功能,也将吸引企业年金、保险资金、社保资金等低风险偏好的机构资金进入现货市场,从而增加现货市场股票的交易量。
沪深300指数权重股将成为市场抢筹对象。
自2004年四季度开始,基金对沪深300权重股一直采取长期战略持有策略,其重仓股中沪深300指数前30大权重股的比例一直在40%以上。尤其在2006年四季度,这一比例大幅提升至70%。其中,基金对招商银行、民生银行、万科、中信证券、浦发银行、贵州茅台和中国石化这7只位于前十大权重股的股票,基本上一直处于战略性增仓阶段,7只股票的持有市值占基金股票市值的比例已达较高水平。根据基金2006年四季报公布的重仓股最新数据显示,对于在2006年四季度上市的工商银行,各个基金共同持有总量已达其现流通股本的25%。
另一方面,由于股指期货具有双向交易获利的机制,真正蓝筹股的筹码意味着市场话语权。对于机构大资金来说,控制蓝筹股筹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统计表明,深证100和上证50指数的组合与沪深300指数的相关性已高达99.4%,而沪深两市市值最大的50家A股公司目前对市场总市值的覆盖率是45.5%;沪深300成份股总市值的覆盖率已超过了76%。因此,股指期货开设后市场将迎来权重股时代。
股指期货推出后短期内助跌现货市场的可能性大。
在股指期货推出初期,现货市场上的做空机制仍然欠缺,而股指期货交易具有做空和做多的双重取向性,这样就会形成单边的套期保值,导致市场不对称问题产生,即股指期货的多方可以通过买入股票(特别是股指期货标的指数成份股)达到推高指数的目的,在股指期货和股票持仓上实现“双贏”。而空方的处境则大不一样,为了实现在股指期货上获利,其必须在现货市场打压股指,具体操作有两种方法:一是在现货市场上买入股票,然后集中抛售打压股价;二是在融券市场上借入股票,在现货市场压价卖出,压低指数,以后再在低位购回股票归还。
这两种方法对于现货市场的影响是不同的,后者相对于前者更容易形成压低股价和指数的压力。因此,股指期货推出后现货市场走出单边上升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因为在股指期货推出初期将主要是机构投资者进行交易,其或者直接在股指期货上做空投机,或者做空对现货市场的持仓进行套期保值,结果必然是空方力量占优,最终导致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循环下跌的局面。但是在未来长期趋势中,由于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走势比较吻合,因此并不会影响市场的长期趋势。长期来看,估值因素的影响更为主导。
股指期货推出后并不会分流现货市场资金。
由于股指期货交易会吸引大批套利者和套期保值者加入,因此股市的规模和流动性都将有很大的提高,且股市和期市交易量呈双向互相推动的态势。虽然在不同时期股指期货的市场规模可能超过现货市场,但这主要是场外资金大量流入造成的,不仅不会影响股市的活跃和流动性,且可以促进股票价格合理波动,对股市的发展具有长期推动作用。其原理很简单:有了股指期货作为对冲和避险工具,投资者从事股票投资的胆子就更大了。投资者既可以在股票现货和股指期货市场同向操作,两边赚钱,也可以在买卖股票现货的时候在股指期货上反向操作,对冲保值。这样的结果往往是股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同步放大,而两个市场上看多和看空双方的博弈又有利于减小股价波动的幅度。
(作者单位:齐鲁证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