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探究思维的培养策略研究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flyma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探究思维对学生历史课程学习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探究思维的培养策略进行研究。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对高中历史课堂模式进行优化,不断拓展和丰富教学途径。要注重转变错误的教学观念,精心创建探究课堂,适当地布置课外探究任务,让学生的探究变得更加高效,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关键词:高中历史;探究思维;探究能力;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1;G63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31-0032-01
  在现代社会,探究思维逐渐成为人才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是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因此,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认识到培养学生探究思维的重要性,通过多种有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提高学生的历史综合素养。不同学生的探究思维培养会有所差异,教师不能使用单一的教学模式,而要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案,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历史知识框架。探究思维对学生历史学习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探究思维的培养策略进行研究。
  一、转变错误观念
  在传统的高中历史课堂中,探究思维的重要性被忽视。有学生认为,历史是一门纯记忆的学科,可以省略探究环节,因而很少主动投入到相关知识点的拓展分析上;有教师认为,历史课堂的主体是教师,学生只是知识点的被动接受者,只需要在课堂上聆听就能较好地满足教学要求,忽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错误的观念导致教师不重视探究平台的构建,而学生在枯燥乏味的课堂氛围中慢慢失去对历史学科的学习积极性,探究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因此,教师和学生要转变错误观念,重新认识探究思维对高中历史课程的重要性。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学生要打破对历史学科的刻板印象,不能将其当作单一的学科,而要主动结合相关知识点进行探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则要明确自身的位置,发挥好引导作用,不能将过多的时间花在理论知识的讲述上,而要给出探究任务,鼓励学生发挥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通过探究提高对历史的认知。例如,教学“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这个单元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温习之前学习的“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为学生阐明中国思想的演变规律,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之中,为下一阶段的教学打好基础。接着,要求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分析近代中国思想的发展历程。这对很多高中生而言是不小的考验,但在自由宽松的课堂氛围中,他们愿意主动探究,并和同学进行交流,最终通过探究的方式完成了学习任务。最后,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探究成果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述,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
  二、创建探究课堂
  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学生探究思维培养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探究氛围,学生感受不到探究乐趣,很少主动参与探究活动。因此,教师要注重创建探究课堂,用各种有效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探究机会,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探究课堂的创建对部分教师而言也是不小的难题,教师要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循序渐进,一步步实现培养学生探究思维的目标。教师可以将网络资源引入历史课堂,抓住学生兴趣所在,用图片、视频等方式向學生展示历史知识点,并且指明探究方向,使学生长时间保持探究热情,完成探究任务。例如,教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的时候,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提供探究平台。在教学开始,教师可以用一个七分钟左右的视频向学生展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之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依据教学内容布置探究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主要分为哪几个阶段?为了解答这个问题,学生会积极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课堂学习氛围非常浓厚。针对学生探究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给出建议,并引导学生对探究成果进行优化与调整,将本堂课所学知识转化为自身知识储备。
  三、布置课外探究任务
  学生探究思维的培养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仅仅通过每个星期的几节课是很难完成的。因此,教师要拓展教学途径,注重课外探究任务的布置,引导学生较好地利用课余时间对历史知识点进行探究。在布置课外探究任务时,教师要考虑到高中生的学习情况,他们课余时间比较有限,很难花费大量时间进行历史知识探究,因此探究任务既要具有一定难度又要省时,保证学生在其他科目上的有效发展。例如,教学“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课外探究任务,要求学生结合生活见闻搜集我国政治建设实例。这个探究任务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会主动在课后利用已有途径进行实例搜集。通过探究活动,学生对教材中涉及的相关内容有了新的认识,记忆也明显加深,较好地提高了历史学科素养。
  总之,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教师不能忽视学生探究思维的培养,这不仅对学生的历史学习有着积极影响,而且对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也有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要从学生的历史学习需求出发,设计针对性较强的教学方案,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探究技巧。要注重转变错误的教学观念,精心创建探究课堂,适当地布置课外探究任务,拓展学生的探究途径,弥补传统历史教学的缺陷,有效地提高探究思维培养效率。
  参考文献:
  [1]梁剑平.探究式教学方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教育,2017(25).
  [2]黄怡.培养学生探究意识构建高效历史课堂[J].中学教学参考,2015(34).
其他文献
摘要:给出了利用概念格结构描述并显示产品信息特征的方法,介绍了如何利用关键格以及属性相似性聚类策略优化显示结果。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用于Web信息处理和显示的概念格结构模型,通过一个例子说明了具體应用和软件实现.并对其现实意义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FCA;产品信息;概念格;关键格;特征分类  中图分类号:TP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07)11—21298—02
论文阐述了基于网络病毒、木马、黑客的威胁,分析了个人电脑的安全隐患及不安全因素的成因,并给出了相关的安全防范措施及手段。
目的:了解西昌市结婚登记人群HIV流行情况,探讨在艾滋病高流行地区恢复强制婚检的必要性,为开展该人群HIV预防和母婴阻断提供依据。方法:按照《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用EusA法对59
将现有MPI并行程序移植到网格环境下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本文介绍了网格计算的概念和MPI并行计算模型。阐述了将现有的MPI并行程序移植到Globus网格环境下的重要性,并针对这类
本文介绍了敏捷型软件工程方法的概况,出现的背景,以及举出敏捷型方法示例,结合实际系统开发中的经验,说明软件工程方法学的最新发辰。
美术是启迪学生智慧、陶冶学生情操、发展学生独特个性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课程,苏少版初中美术教材综合性强,探索应用模块中的折纸、色彩搭配、粘贴、裁剪等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目的探讨徒手定位引流法与头皮定位引流法在自发性基底节小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8-01—2012-05收治的78例自发性基底节区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5
目的研究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10~35个月,71例患者症状消失,2例为手术无效者,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