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不要做孩子教育的隐形杀手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pe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孩子在学校中出现的问题,家长应了解情况,积极配合老师进行教育。如果家长鲁莽、粗暴对待,就将演变成家长联手孩子“教育”老师的战场,这给孩子带来心灵的伤害将是隐形而又长远的。明智的家长,就会懂得在这种事件中如何正确对待。不能随便为孩子“撑腰”,滋长了孩子的不良秉性。不应当面指责老师,使孩子对师长失去敬畏。不能上演负面的情绪表现,成为了孩子不良的教材。
  关键词:孩子教育;隐形杀手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10-0265-01
  一位家长在学校门口声色俱厉地批评老师,老师满脸通红,难以言对,而她的孩子——一个上小学二年级的小女孩在一旁不停地哭泣。
  “我孩子很聪明的,比一般的孩子都要聪明,大人说什么她都听得懂!”
  “老师的批评会给孩子造成很大伤害的,这种心灵的伤害是很难愈合的!”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孩子的作业没有完成,老师批评了孩子,孩子不高兴,回家向家长诉说。家长心疼孩子就怪上了老师,赶到学校找老师理论了。
  家长当着众人的面不停指责老师,责怪老师伤害了她的孩子。情绪激动的妈妈还把话题进行延伸:“孩子受到伤害就会很容易作出极端的事情,报纸上、网络上常常都有登载孩子想不开跳楼自杀的。”失去理智的妈妈锋芒直指老师:“孩子万一想不开,要是也跳楼了,责任你负得起吗?”
  妈妈的声音越来越大,孩子的哭声也越来越大,小脸和双手满是鼻涕和眼泪。家长的激动情绪已经控制了她整个人,悲伤越来越重地笼罩着孩子。老师没有时间也没有机会解释,只能尴尬地重复着: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
  最后家长累了,领着孩子甩头就走。老师站在原地愣了小半天,难以平静的心情写在脸上,久久不能散去。
  按常理,孩子作业没有完成,家长应该仔细了解情况,然后积极配合老师教育孩子。这是一件孩子学习中很普通的事,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机会,但却因家长的鲁莽、粗暴和不配合,而演变成了家长联手孩子“教育”老师的战场,这给孩子带来心灵的伤害将是隐形而又长远的。明智的家长,就会懂得在这种事件中如何正确对待。
  一、父母不能为孩子“撑腰”,而滋长了孩子的不良秉性
  孩子学习成长中,总会遇到不顺意的事,而这种不顺意的事也常常来自老师和同学。作为小学生,回家时向父母申诉,甚至哭闹都是正常的。
  父母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冷静对待,认真倾听孩子在学校发生事情的前因后果,理解孩子的心情,认同孩子的内心感受。然后对事情作出理性分析,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从而消除对老师对同学的怨气,使孩子的情绪恢复平静。如果事态较大,可以联系老师弄清事情来龙去脉,并与老师达成一致的解决方案,让孩子在父母处理事情的过程中,辨是非,明事理,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父母没有协助监管孩子及时完成家庭作业,本身就需要修正的,反而领着孩子到学校追问和责难老师,以为这样就是为孩子做主,帮孩子出气。父母这种为孩子“撑腰”的行为,助长了孩子的不良习性,在孩子幼小的心灵埋下了不讲道理、不辨是非的思想种子,导致孩子思想观念出现偏差,使孩子在成长过程变得胆大妄为、蛮横无理,影响孩子一生的健康成长。
  二、父母不应当众指责老师,使孩子对师长失去敬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小学生心中的榜样不是父母就是老师。而老师的形象在孩子心中是神圣的,是敬畏的。唯有这种敬畏感,老师才能有效地把知识以及做人做事的道理,传播给孩子。孩子也会在听从老师的教诲中,努力学习,认真做事,健康成长。家长在任何时候都应该严格维护老师的形象,不做丝毫有损老师威望的事情,并要以身作则地尊敬老师,给孩子做好典范。即便遇到老师失误,处理事情不恰当,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贬损老师,而要宽容地理解老师,体谅老师。哈佛女生刘亦婷上学时就遇到一个教育方式不是很恰当的老师,但她的父母每一次都告诉孩子,老师是最好的,使刘亦婷依然对老师充满了敬意,并积极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父母当着孩子和众人的面指责批评老师,大大损坏了老师在孩子心中的形象,老师的威信没了,孩子就不爱听老师的教诲,这个孩子就会在课上课下对老师不尊敬、不礼貌,吊儿郎当,不守纪律,结果是孩子无法接受老师的教育,偏离正确地成长轨迹,很可能成为一个放荡不羁、没有教养的人。
  三、父母不能上演负面的情绪表现,成为了孩子不良的教材
  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父母的一言一行,无不潜移默化地在孩子成长中留下烙印。热爱工作的父母,培养出来的孩子对工作一定孜孜不倦;喜欢读书的父母,培养出来的孩子一定勤于阅读;善于沟通的父母,培养出来的孩子一定不会沉默寡言。因此,要让孩子有良好的个性品质,有端正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父母应该首先约束和规范自己。父母的素质对下一代的影响是巨大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父母任性释放怨恨,给身边的孩子的输入的不良情绪,将会在孩子的心理发芽,在未来的人生中渐渐发酵。美国有两个家族的发展史就是例证:一个是爱德华家族,一个是珠克家族,两者都已传至第八代。爱德华是个博学多才的哲学家,为人严谨勤奋。他的子孙,有13位当过大学校长,100多位是教授,80多个是文学家,60多个是医生,还有1人当过副总统,1人当过大使,20多人当过议员。珠克是个远近闻名的酒鬼和赌徒,毕生浑浑噩噩。他的子孙,有300多人当过乞丐和流浪者,7个是杀人犯,60多个犯过诈骗和盗窃罪,400多人因酗酒致残或夭亡。[1]
  父母不加克制的情绪和行为,给孩子上的是活生生的负面成长的一课。随着孩子的成长,很可能遇事也会暴跳如雷、无理取闹、指责谩骂,而这些任性的不良个人品质,在学校中不得人心。霸道的别人惹不起,躲得起;无能的,别人不佩服,看不起。[2]在社会中,必将成为让人摒弃的焦点,也将让孩子成为不受欢迎的孤独者,更不要说孩子未来成功事业、成就人生了。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鼎市桐北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李向民.两汉时期家庭环境对人才成长的重要性[J]教师.2011年9期.123
  [2]张欣武,刘卫华.哈佛女孩刘亦婷之二.刘亦婷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M]110
其他文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兴趣点,以此为中心,精选充满儿童趣味的文本,引导学生运用有趣的图示、有趣的游戏等有效策略指导学生进行深
目前我国一直在改善并加强农村小学生的教育课程.而其中口语作为农村中小学课程中最为薄弱的一环,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而通过长期有效的专业系统训练对广大农村小学生的口语
作文的书写是检查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及其多年学习语文知识的检验,随着新课标教学的出台,对我国初中作文水平提出了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课程社会学提出应注重课堂社会环境对教学资源的吸收、改造和再生产。教材是一种被掩盖的占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我们须注重隐性课程的开发。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渗透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也指出: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契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教学重点,能够提高学生们的语文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根据新课改的要求,需要教师在语文阅读课堂活动的开展中,重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拓宽教学的内
阅读是写作提高的蹊径,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小学是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开始,所以合理有效地安排小学语文的作文教学有很重要的意义.而作文教学作为一个很复杂的内容,对小
长期以来,中小学语文教学都有发生了明显的脱节现象,有相当的一部分小学毕业生在进入中学后对语文的学习有着明显的不适应,对之学习的兴趣愈发减少,导致了学习成绩节节下滑,
爷爷辞世去天国之后,奶奶不思饮食,天天流泪。亲人、同学、同事、朋友以及爷爷、奶奶的学生们多次耐心劝说,效果甚微。有位老同学的夫人对奶奶说:“大姐,你这种状态我们都不放心,我们的大哥在九泉下也不放心!你与其这样折磨自己,还不如把我们大哥平凡的一生写出来!”  奶奶称这位老同学的夫人为冬梅小妹,冬梅小妹这个建议触动了奶奶的心,她决定拿起笔来写爷爷的故事。在家里,奶奶征求了正在读高中二年级的孙子的意见,
随着课程的改革,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和阅读能力的培养成为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许多孩子喜欢阅读,却不会阅读,常常是读后收获不大,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在高中教学中,语文学科不可忽视,尤其是高中语文写作部分.想要学生创造出好的文章,教师就要制定出一套完善的写作计划,运用科学和合理的形式,循序渐进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