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1世纪我国企业处在一个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兴起的时代,竞争更加激烈,而创新已经成为企业竞争的主流。本文从技术、制度、知识等不同视角探讨我国企业的管理创新。
[关键词]企业;管理创新;创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48-0062-02
现代企业在市场上竞争,不仅表现在以满足顾客需求为导向的竞争战略和营销战略上,而且更体现在开拓进取、快速反应、创造顾客、超越竞争对手的创新能力上,因此管理创新已成为企业取得持久优势的必备条件。中国加入WTO以后,企业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市场竞争环境将更加激烈和复杂,新环境、新形势对我国企业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强化管理,不断进行管理创新已成为企业在竞争中制胜的根本保证。
1 企业管理创新的基本概况
1.1 基本概念
管理创新是指对企业管理思想观念、管理机构模式、管理制度文化和管理方法技术的创新,它是企业面对技术和市场的变化所做出的相应的改进和调整。企业管理创新也是不断根据市场和社会变化,重新整合人才、资本和科技要素,以知识创新适应市场,满足人才需求,同时达到自身的效益和社会责任的目标的过程。成功的企业必将是适应变化、不断变革、勇于创新的企业。
1.2 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企业管理创新是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要环节。企业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中间环节,推进企业管理创新对于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提高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管理创新的重要性认识,可以从对管理创新的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来探讨。
2 企业管理创新的不同视角
2.1 从技术创新看管理创新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也经常看到一些企业由于技术创新(包括产品创新)的成功,使企业一下子超出竞争对手许多,从而拥有垄断的资本和技术,享有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可以说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可以证明技术创新是企业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技术创新的投入与产出是一个不确定性的过程,这种不确定性大大高于生产经营过程的不确定性,因而小企业通常无力在难以得到的技术成果上进行大量和持续的投入。
技术创新的成功与否首先在于这一刨新主题的选择是否科学,其次则在于这一创新的具体组织与管理。技术创新的过程不仅仅是个技术问题,也是个管理问题,管理可以降低技术创新过程中资源配置的不确定性,提高投入技术创新过程中资源的配置效率。既然技术创新还是一个管理的过程,那么管理创新就应在这个方面具有空间,可以发挥创新的巨大作用,推动企业更多地进行技术创新。所以管理创新将有助于技术创新,并提高投入产出效率,有助于技术创新的成功。
2.2 从制度创新看管理创新
目前有许多人建立了由产权制度影响技术创新、技术扩散和企业纵向一体理论模式,即有效的制度安排是经济增长的关键。我们可以将制度创新理解为建立新的要素组合方式或新的产权制度,即创建在生产激励方式、产权组合、资源利用效率完全不同于原有组织的新的组织形式,以从根本上实现其经济福利改善的目标。制度创新的实质就是生产关系的变革,要求不断完善适应现代生产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生产关系条件。或者说制度创新就是要创造一个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货畅其流的发展环境。企业制度的创新过程实为产权体系重新安置的过程。这一再安置的效率最终要通过优化资源配置的效率得以实现。
企业制度的创新实际上也是一个不确定性的过程,也有个投入与产出效率的问题,因而制度创新过程中也有管理的问题。一方面,企业制度创新离不开管理的配合,离不开组织结构的适应性调整或变更,而这在我们看来就是管理创新。另一方面,管理创新本身将有助于制度创新目标的实现。因为管理创新的目标与制度创新的目标是一致的,即提高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这恰恰是制度创新的要求和方向之一。不难看出,管理创新至少与企业制度创新一样对企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2.3 从知识管理看管理创新
知识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和理论,是人们对全球经济内涵的一种全新认识,而知识管理正是知识经济时代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知识管理作为迎接知识经济的力量源泉,将知识更好地在经济生活中发挥作用和创造价值。它的出现,将是一场新的管理革命。
2.4 从发展趋势看管理创新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业务活动和业务信息得以分离,原本无法调和的集中与分散的矛盾也得以解决。企业通过整合,能够实现内部资源的集中、统一和有效配置。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企业能够跨越内部资源界限,实现对整个供应链资源的有效组织和管理。近十几年来,以微软、英特尔为首的部分高科技企业放弃了“顾客导向”,采用以产品为中心的经营战略,并取得了巨大成功,由此产生了超越“顾客导向”的竞争新思维。这主要是因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面对的已不仅仅是现有的份额,更重要的是未来的市场和挑战。
我国企业在深化改革和管理创新方面,不断倡导创新精神,激发创新意识、引导创新方向、鼓励创新行为、提升创新能力,已成为主流方向。现在深化改革到了制度创新阶段,企业管理现代化也必然要进入到管理创新的新阶段,也就是说到了建立管理科学的阶段。管理创新与制度创新并举,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协调,管理创新与知识创新统一,形成了生产关系逐渐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趋势,使得管理创新进入新阶段。
3 企业管理创新的思路
3.1 企业技术管理创新
这是企业管理创新的基础。现代企业技术创新就是为了求得利润最大化,企业进行技术研制与开发,合理实施技术改造,发挥技术优势的创新活动。在信息时代,企业之间的分工将主要取决于企业之间的技术优势,而非资金优势和资源优势。技术开发引导着市场需求,技术变迁决定着企业产供销流程体系和企业产业的发展方向。技术创新成为企业赢得市场份额的根本途径,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竞争的制高点。因此,现代企业技术创新要形成行之有效的内部运行机制和良好的外部支持环境。在外部环境方面,国家应该对技术开发研究给予经费投入,对高技术企业给予适当优惠政策,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及稳定的政策支撑系统。就企业本身来说,必须有自己的技术创新能力,有可产业化的高技术项目,同时,也要有对引进高技术产业项目创新的能力。而且,在企业技术创新的管理中,应该给予创新的关键人员足够的自主权,让他们能够相对独立地开展创新工作,并重视对员工的物质和精神的鼓励。企业还应尽量避免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由于资源不足或资源的运用方法不当,管理决策失误等导致的创新失败。
3.2 企业制度管理创新
我国加入WTO以来,管理制度创新的问题变得更加 突出,各类企业人才的流失进一步加剧,优秀的人才拥有了更多的择业自主权。许多人才从国有企业流向了民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越来越多的高级技术人才从过去追求稳定的职业转向追求自我实现。由此可以看出,没有好的制度,人才就很难引进;即使引得进,也很难留得住;即使留得住,也难以人尽其才。因此,我们在保持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同时,还要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吸纳人才、管理人才和激励人才的体制。首先,采用物质激励机制,以丰厚的物质待遇留住员工,提高高级管理人才的收入和待遇,实行公开设岗、竞争上岗、择优录用的优胜劣汰机制;其次,利用职务地位激励,在企业内部创造出许多新的职务,如首席执行官、首席商务官、首席信息官等,把企业经营者提升到与企业出资人同等的地位,使原来的“管理”变为“治理”;最后,依靠企业文化渗透,建立一个健康向上、同心同德、生生不息的企业文化。
3.3 企业知识管理创新
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知识已成为企业的最重要的资源,管理要对知识有效的识别、获取、开发、分解、使用、存储和共享,运用智慧提高竞争力,其重点是知识的有效开发、共享与培训。知识管理将成为推动知识经济时代前进的重要动力,提高知识的生产力和创新能力将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
3.4 抓住发展趋势,时时创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管理创新呈现出以下几种发展趋势:由追求利润最大化向追求企业可持续发展转变;企业竞争由传统的要素竞争转向企业运营能力的竞争;企业间的合作由一般合作模式转向供应链协作、网络组织、虚拟企业、国际战略联盟等形式;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成为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资源;从传统的单一绩效考核转向全面的绩效管理;由片面追求企业自身利益转变为注重履行社会责任,实现经济、环境、社会和谐发展。现代企业不能只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还必须懂得如何把自身的核心能力与技术专长恰当地同其他各种有利的竞争资源结合起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和局限性。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面对的已不仅仅是现有的份额,更重要的是未来的市场和挑战。因此企业管理创新要随时掌握企业的发展趋势,依据发展趋势及时创新,找出创新点以及解决问题的路径,把握先机,才能提升创新能力,增加创新的影响力。
[关键词]企业;管理创新;创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48-0062-02
现代企业在市场上竞争,不仅表现在以满足顾客需求为导向的竞争战略和营销战略上,而且更体现在开拓进取、快速反应、创造顾客、超越竞争对手的创新能力上,因此管理创新已成为企业取得持久优势的必备条件。中国加入WTO以后,企业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市场竞争环境将更加激烈和复杂,新环境、新形势对我国企业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强化管理,不断进行管理创新已成为企业在竞争中制胜的根本保证。
1 企业管理创新的基本概况
1.1 基本概念
管理创新是指对企业管理思想观念、管理机构模式、管理制度文化和管理方法技术的创新,它是企业面对技术和市场的变化所做出的相应的改进和调整。企业管理创新也是不断根据市场和社会变化,重新整合人才、资本和科技要素,以知识创新适应市场,满足人才需求,同时达到自身的效益和社会责任的目标的过程。成功的企业必将是适应变化、不断变革、勇于创新的企业。
1.2 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企业管理创新是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要环节。企业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中间环节,推进企业管理创新对于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提高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管理创新的重要性认识,可以从对管理创新的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来探讨。
2 企业管理创新的不同视角
2.1 从技术创新看管理创新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也经常看到一些企业由于技术创新(包括产品创新)的成功,使企业一下子超出竞争对手许多,从而拥有垄断的资本和技术,享有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可以说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可以证明技术创新是企业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技术创新的投入与产出是一个不确定性的过程,这种不确定性大大高于生产经营过程的不确定性,因而小企业通常无力在难以得到的技术成果上进行大量和持续的投入。
技术创新的成功与否首先在于这一刨新主题的选择是否科学,其次则在于这一创新的具体组织与管理。技术创新的过程不仅仅是个技术问题,也是个管理问题,管理可以降低技术创新过程中资源配置的不确定性,提高投入技术创新过程中资源的配置效率。既然技术创新还是一个管理的过程,那么管理创新就应在这个方面具有空间,可以发挥创新的巨大作用,推动企业更多地进行技术创新。所以管理创新将有助于技术创新,并提高投入产出效率,有助于技术创新的成功。
2.2 从制度创新看管理创新
目前有许多人建立了由产权制度影响技术创新、技术扩散和企业纵向一体理论模式,即有效的制度安排是经济增长的关键。我们可以将制度创新理解为建立新的要素组合方式或新的产权制度,即创建在生产激励方式、产权组合、资源利用效率完全不同于原有组织的新的组织形式,以从根本上实现其经济福利改善的目标。制度创新的实质就是生产关系的变革,要求不断完善适应现代生产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生产关系条件。或者说制度创新就是要创造一个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货畅其流的发展环境。企业制度的创新过程实为产权体系重新安置的过程。这一再安置的效率最终要通过优化资源配置的效率得以实现。
企业制度的创新实际上也是一个不确定性的过程,也有个投入与产出效率的问题,因而制度创新过程中也有管理的问题。一方面,企业制度创新离不开管理的配合,离不开组织结构的适应性调整或变更,而这在我们看来就是管理创新。另一方面,管理创新本身将有助于制度创新目标的实现。因为管理创新的目标与制度创新的目标是一致的,即提高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这恰恰是制度创新的要求和方向之一。不难看出,管理创新至少与企业制度创新一样对企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2.3 从知识管理看管理创新
知识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和理论,是人们对全球经济内涵的一种全新认识,而知识管理正是知识经济时代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知识管理作为迎接知识经济的力量源泉,将知识更好地在经济生活中发挥作用和创造价值。它的出现,将是一场新的管理革命。
2.4 从发展趋势看管理创新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业务活动和业务信息得以分离,原本无法调和的集中与分散的矛盾也得以解决。企业通过整合,能够实现内部资源的集中、统一和有效配置。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企业能够跨越内部资源界限,实现对整个供应链资源的有效组织和管理。近十几年来,以微软、英特尔为首的部分高科技企业放弃了“顾客导向”,采用以产品为中心的经营战略,并取得了巨大成功,由此产生了超越“顾客导向”的竞争新思维。这主要是因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面对的已不仅仅是现有的份额,更重要的是未来的市场和挑战。
我国企业在深化改革和管理创新方面,不断倡导创新精神,激发创新意识、引导创新方向、鼓励创新行为、提升创新能力,已成为主流方向。现在深化改革到了制度创新阶段,企业管理现代化也必然要进入到管理创新的新阶段,也就是说到了建立管理科学的阶段。管理创新与制度创新并举,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协调,管理创新与知识创新统一,形成了生产关系逐渐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趋势,使得管理创新进入新阶段。
3 企业管理创新的思路
3.1 企业技术管理创新
这是企业管理创新的基础。现代企业技术创新就是为了求得利润最大化,企业进行技术研制与开发,合理实施技术改造,发挥技术优势的创新活动。在信息时代,企业之间的分工将主要取决于企业之间的技术优势,而非资金优势和资源优势。技术开发引导着市场需求,技术变迁决定着企业产供销流程体系和企业产业的发展方向。技术创新成为企业赢得市场份额的根本途径,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竞争的制高点。因此,现代企业技术创新要形成行之有效的内部运行机制和良好的外部支持环境。在外部环境方面,国家应该对技术开发研究给予经费投入,对高技术企业给予适当优惠政策,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及稳定的政策支撑系统。就企业本身来说,必须有自己的技术创新能力,有可产业化的高技术项目,同时,也要有对引进高技术产业项目创新的能力。而且,在企业技术创新的管理中,应该给予创新的关键人员足够的自主权,让他们能够相对独立地开展创新工作,并重视对员工的物质和精神的鼓励。企业还应尽量避免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由于资源不足或资源的运用方法不当,管理决策失误等导致的创新失败。
3.2 企业制度管理创新
我国加入WTO以来,管理制度创新的问题变得更加 突出,各类企业人才的流失进一步加剧,优秀的人才拥有了更多的择业自主权。许多人才从国有企业流向了民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越来越多的高级技术人才从过去追求稳定的职业转向追求自我实现。由此可以看出,没有好的制度,人才就很难引进;即使引得进,也很难留得住;即使留得住,也难以人尽其才。因此,我们在保持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同时,还要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吸纳人才、管理人才和激励人才的体制。首先,采用物质激励机制,以丰厚的物质待遇留住员工,提高高级管理人才的收入和待遇,实行公开设岗、竞争上岗、择优录用的优胜劣汰机制;其次,利用职务地位激励,在企业内部创造出许多新的职务,如首席执行官、首席商务官、首席信息官等,把企业经营者提升到与企业出资人同等的地位,使原来的“管理”变为“治理”;最后,依靠企业文化渗透,建立一个健康向上、同心同德、生生不息的企业文化。
3.3 企业知识管理创新
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知识已成为企业的最重要的资源,管理要对知识有效的识别、获取、开发、分解、使用、存储和共享,运用智慧提高竞争力,其重点是知识的有效开发、共享与培训。知识管理将成为推动知识经济时代前进的重要动力,提高知识的生产力和创新能力将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
3.4 抓住发展趋势,时时创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管理创新呈现出以下几种发展趋势:由追求利润最大化向追求企业可持续发展转变;企业竞争由传统的要素竞争转向企业运营能力的竞争;企业间的合作由一般合作模式转向供应链协作、网络组织、虚拟企业、国际战略联盟等形式;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成为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资源;从传统的单一绩效考核转向全面的绩效管理;由片面追求企业自身利益转变为注重履行社会责任,实现经济、环境、社会和谐发展。现代企业不能只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还必须懂得如何把自身的核心能力与技术专长恰当地同其他各种有利的竞争资源结合起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和局限性。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面对的已不仅仅是现有的份额,更重要的是未来的市场和挑战。因此企业管理创新要随时掌握企业的发展趋势,依据发展趋势及时创新,找出创新点以及解决问题的路径,把握先机,才能提升创新能力,增加创新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