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肝降酶药:为抗病毒治疗“保驾护航”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ran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转氨酶是细胞中的一种催化剂,在肝细胞中含量较高,血液中含量较低,肝脏受损时从肝细胞释放出来进入血液。大多数乙肝患者都特别重视血液中两种转氨酶——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原称谷丙转氨酶)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AST,原称谷草转氨酶)的数值是否正常。一旦这两项指标偏高,他们就会到处求医,服用各种保肝降酶药,而忽视了最关键的抗病毒治療。事实上,使用保肝降酶药只是乙肝综合治疗中的一部分,并不能取代抗病毒治疗。
  保肝降酶药:使ALT达到“最佳”
  乙肝病毒所致肝组织炎症、坏死及纤维化是乙肝进展的主要病理学基础,因而,抗病毒治疗是治疗慢性乙肝的关键。及时选择正确的抗病毒治疗,可以获得比较理想的疗效,有可能将乙肝“大三阳”转为乙肝“小三阳”,少数患者甚至会出现表面抗原阴转,产生表面抗体,获得临床治愈。在抗病毒治疗中是否需要使用保肝降酶药?在抗病毒治疗病程中,可依据病情不用、少量使用或静脉使用保肝降酶药,既能有效抗病毒又可延缓病情进展,但不可单纯使用保肝降酶药。
  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是肝组织损害的指标,也是清除乙肝病毒免疫反应的比较直观的指标。ALT正常时,一般不适合抗病毒治疗,除非ALT≥正常者上限2倍、肝脏有中等程度炎症或纤维化,但ALT在正常值上限3~5倍时,抗病毒疗效更佳。可以说,没有ALT升高,乙肝“大三阳”难以转为乙肝“小三阳”,因而把握好ALT幅度变化很重要。如ALT大于正常值上限5倍以上,应该给患者适当加用保肝降酶药;如ALT降至正常值上限3倍以下,应适当减少保肝降酶药用量。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保肝降酶药可以起到调节ALT水平,为抗病毒治疗“保驾护航”,提高抗病毒疗效。
  我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认为:HBVDNA阳性,同时ALT水平≥正常值上限2倍可进行抗病毒治疗;使用干扰素,ALT不要超过正常上限10倍。如ALT偏低,疗效较差。
  7种情况需要使用保肝降酶药
  1,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明显升高者:抗病毒治疗初始阶段,当ALT在正常值上限3~5倍时,可不使用保肝降酶药,以免干扰清除乙肝病毒的免疫反应。当ALT显著增高(正常值上限5倍以上)或伴有总胆红素增高时,应该适当加用保肝降酶药,但当ALT有所下降时,可考虑减量或停用保肝降酶药。
  2,虽然抗病毒疗效明显,但ALT或AST继续时续升高,或持续波动,或肝脾B超检查示病情不断进展,或肝脏瞬时弹性硬度继续上升者,应该使用保肝降酶药。(不太明白?)
  3,有重度纤维化和肝硬化者,不论ALT正常与否,抗病毒治疗时必须使用保肝降酶药,以减少肝细胞进一步损害,减轻肝脏炎症,以免加重肝纤维化,或使肝硬化恶化。
  4,乙肝病毒所致原发性肝癌有肝损害者,不但应进行抗病毒治疗,而且还应使用保肝降酶药。接受化疗、放疗的患者,也需要加强降酶保肝治疗。
  5,慢性乙肝合并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不但需要抗病毒治疗,且在使用优思弗同时,还需长期使用甘草酸类等保肝降酶药。(准确吗?)
  6,通过足量、正规的抗病毒治疗,HBV DNA已检测不到,HBeAg滴度下降显著,而ALT、AST仍异常者,应寻找其他病因,如是否为乙肝合并脂肪肝,或其他非嗜肝病毒感染,并使用保肝降酶药治疗,或作其他相应处置。
  7,抗结核、抗癫痫等药物可导致药物性肝炎,乙肝患者联合使用抗结核、抗癫痫等药物时,需要进行保肝降酶治疗。
  总之,在乙肝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保肝降酶药起到的作用只是保驾护航,ALT明显升高或者肝组织明显炎症坏死者,在抗病毒治疗基础上,可适当加用保肝降酶药。不宜同时应用多种保肝降酶药,以免加重肝脏负担,以及因药物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不良反应。
  保肝降酶药主要分为以下几类:抗炎类药,如甘草酸制剂;肝细胞膜修复保护剂,如多烯磷脂酰胆碱;解毒类药,如谷胱甘肽;抗氧化类药,如水飞蓟制剂;利胆类药,如S-腺苷蛋氨酸等,这些药均有不同程度的抗炎保肝、保护肝细胞膜和细胞器等作用。
其他文献
儿童也有白内障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白内障是老年人才会得的病。实际上,儿童也有白内障(先天性白内障)。小儿先天性白内障是指晶状体混浊在出生前即存在,或晶状体在出生后逐渐形成部分或全部混浊。先天性白内障可以是家族性的,也可以是散发的;可以是单眼发病,也可以是双眼发病,且可伴发其他先天性异常。先天性白内障是导致儿童失明和弱视的常见疾病之一,上海和北京儿童致盲原因的调查数据显示,先天性白内障占22%~3
近几年,我国大肠癌发病率上升趋势明显,已成为我国第三大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导致的死亡人数占癌症死亡总数的第四位。而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经济条件的持续改善,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大肠癌发病人数必将会进一步增长,这不仅将危害更多人的生命,而且将对我国的医疗和社会保障资源带来更大的负担。  那么,如何降低大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步推广大肠癌筛查,到80年代后期,美国大肠癌发
孩子是父母手心里的宝,孩子的健康牵动着全家人的心。孩子生病了,太胖或者太瘦了,个子长不高了,遭受意外伤害了,出现心理问题了,等等,全家都会揪心又操心。多了解一点儿童医疗保健知识,少一点认识误区,可以帮助家长在面对孩子的健康问题时更淡定、更科学理性对待,从而帮助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针对日常生活中有关孩子健康的常见问题,本刊特别邀请儿科学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给出相关指导和建议。  8大建议 促进孩子身
胆道结石是常见的外科良性疾病之一,发病率逐年升高。胆囊结石的患病率为11%~36%,10%~15%的胆囊结石患者合并胆管结石。胆管结石一旦发生嵌顿,会造成胆道梗阻,甚至并发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或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若不及时处理,会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  治疗胆道结石,常规微创手术有局限  在微创技术普及之前,开腹手术是治疗胆道结石,特别是胆总管结石的唯一方法。如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已经成为胆囊切
上期我们为大家展示了五行健骨操的前四节,有没有试上一试?本期奉上后四节。到此你可根据这完整的八节操进行疗程练习,健骨强筋。  第五节 白鹤展翅增涵木  1. 接上势,两手由身前缓缓提起,置于腰间,掌心朝上。  2. 两掌翻转向上,上撑,十指相对,掌心向上,同时脚跟提起,两掌分作两边,下落,两臂伸平,两脚跟下落,两手翻转向上,由小指到拇指握拳,收于腰间,屈蹲,拳心向上,两拳变掌,俯掌向下。  3.
直肠癌是指从(肛门)齿状线至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之间的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相对于其他肿瘤,直肠癌治疗效果是比较理想的。临床上,有些直肠癌患者存活20余年,或者通俗说已完全治愈同正常人一样。但是,我们发现,还有一些直肠癌患者手术后仅仅生存数个月,这是什么原因呢?  大便带血须分清缘由  很多人认为,便血是普通痔疮引起的,吃点药就好了。的确,绝大多数大便出血均来自肠道的良性疾病,直肠癌仅占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的数据,2015年共收到有毒动植物及毒蘑菇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报告68起,中毒人数1045人,死亡89人,绝大多数死亡发生在家庭,主要原因为误采误食。为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发出以下风险提示:①食用野菜重在尝鲜,难以满足人体所有的营养需求,应注重食物多样性和膳食平衡,不宜多吃。②野菜采摘要注重新鲜,不认识、不熟悉的野菜不采、不吃,卫生环境较差的区域及公路周边的野菜不要采摘
2014年国家卫计委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高血压患病率为25.5%,高血压患者数约2.7亿。高血压是心肌梗死、脑梗死等血栓栓塞性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高血压患者需要使用阿司匹林等药物进行抗血小板治疗,以预防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等严重并发症发生。但是,高血压也是脑出血最重要的致病原因。因此,高血压患者使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要更加慎重,需要充分考虑血压控制情况以及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风险。 
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国外最新的研究发现,受到同伴压力的影响、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会降低对吸毒行为的“抵抗力”;而具有独立思考和决策的精神,则能提高对毒品的“免疫力”。调查也发现,很多人,尤其是青少年,可以在同伴或“朋友”的影响下而尝试吸毒。联合国在其禁毒情况的相关报告中特别建议要学会应对同伴压力、学会独立思考和判断:①平时就要思考清楚自己在性行为、饮酒、吸毒等问题上的立场和态度。想一想,如果相
专家简介  侯金林 南方医院感染科主任,教 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广东省感染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参与了《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和《亚太肝病学会乙肝治疗指南》(2012年版)制订工作。  各种慢性乙肝治疗指南是指导医生规范诊治的标准性文件,也是各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与慢性乙肝有关的医疗保险政策的参考性文件。患者直接阅读这些指南未必能懂。鉴于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