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稳定性心绞痛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研究

来源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810654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特点及其与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关系。

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入选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门诊诊断为不稳定性心绞痛收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共1 101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排除单纯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220例以及冠状动脉造影正常且无高血压者50例,将剩余患者分为两组,即不稳定性心绞痛合并高血压组742例和单纯高血压组89例。入选患者均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夜间血压下降率分为勺型、非勺型、反勺型,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分布差异,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血压昼夜节律与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关系,并进一步调整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血压、血糖、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等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影响。

结果

入选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742例[77.1%(742/962)]合并高血压。不稳定性心绞痛合并高血压组患者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幅度均低于单纯高血压组(P均<0.05)。不稳定性心绞痛合并高血压组血压勺型、非勺型和反勺型的患者分别有92例(12.40%)、259例(34.90%)和391例(52.70%),单纯高血压组患者血压勺型、非勺型和反勺型的患者分别有16例(18.00%)、43例(48.30%)和30例(33.70%),可见不稳定性心绞痛合并高血压组患者血压反勺型的比例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患者(P=0.00),进一步对两组行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分层发现同样趋势。另外,对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收缩压<140 mmHg(1 mmHg=0.133 kPa)且舒张压<90 mmHg]及未控制[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进行亚组分析发现,除在血压控制组年龄<45岁的反勺型患者中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无论血压控制与否按性别和年龄分层不稳定性心绞痛合并高血压组患者血压反勺型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组(P均<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了传统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后,反勺型血压与不稳定性心绞痛独立相关(OR=1.53,95%CI 1.12~2.61,P=0.013)。

结论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多合并高血压,此类患者反勺型血压节律者较多。另外,夜间血压升高与不稳定性心绞痛独立相关。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探讨医用交联高分子透明质酸钠凝胶预防腰椎术后硬膜外粘连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92例,按手术及处理方法分为A组:腰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交联高分子透明质酸钠凝胶组,52例;B组:腰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生理盐水组,40例。两组均采用腰后路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A组在减压处硬膜囊及神经根处予以交联高分子透明质酸钠凝胶处理,B组予以生理盐水。分析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
目的探讨肝癌缺失基因-1(DLC-1)和Fascin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94例NSCLC患者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DLC-1和Fascin表达水平。结果DLC-1在NSCLC癌组织中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40.43%比82.98%,t=36.015、P=0.000),Fascin在NSCLC癌组织中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72.34%比12.
目的观察四硫化四砷(As4S4)通过磷酸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对乳腺癌MCF-7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利用噻唑蓝(MTT)法分别检测0、20、40、60、80 μmol/L的As4S4处理24、48、72 h及10 μmol/L LY294002处理48 h后MCF-7细胞的增殖;细胞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检测As4S4
期刊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探讨联合检测E-cadherin和Vimentin对其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选择94例NSCLC术后留取的蜡块及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选择80例正常肺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E-cadherin和Vimentin在两组中表达,对NSCLC患者进行术后随访,进行生存分析,
目的探讨紫檀芪(PTER)调节转移相关基因1(MTA1)表达抑制肝癌生长的机制。方法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法检测MTA1基因在78例肝癌组织以及相应的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同时PTER作用于SSMC-7721细胞24 h,Western blot及噻唑蓝(MTT)检测其蛋白表达和细胞活力。结果(1)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MTA1的阳性表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抗体对活化的肝星状细胞(HSC)中纤维性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TIMPs)的影响。方法把培养的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接种于6孔板上。设正常空白对照组,TGF-β1 (1 μg/L)干预组,及在TGF-β1 (1 μg/L)干预的基础上加入用培养基倍比稀释的TGF-β1抗体(1∶100、1∶200、1∶400、1∶800),在24 h后收集细胞
期刊
目的评价心力衰竭(心衰)专用超滤设备治疗心衰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选2010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住院的心衰患者134例,利用SPSS 22.0软件产生随机序列号,将入选者按照1∶1的比例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超滤组,每组67例。对照组采用强心、利尿(静脉推注呋塞米1 mg/kg)、扩血管等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超滤组采用心衰专用超滤设备进行超滤治疗。对照组在治疗后8 h评价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