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教学汉语拼音

来源 :空中英语教室·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1-0056-01
  
  汉语拼音教学比较枯燥乏味,容易使刚入学的小孩失去学习的兴趣。为此,《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教学提出了更新、更灵活的要求,即:“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这个要求把趣味性提到了首要的位置。可见,如何使抽象的拼音符号“活”起来,“动”起来,让汉语拼音教学充满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是新课程理念下汉语拼音教学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根据笔者及多数教师实践证明,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境图,加上富于儿童化的语言
  语文教材在汉语拼音部分编排了帮助学生学习声母、韵母的情境图,它以生动、直观的形象吸引着学生。教学时,可充分利用这些有利因素组织教学。比如人教版汉语拼音“gkh”这一课,有位教师这样引导:“昨天我们认识了几位拼音朋友,今天我们继续和拼音交朋友好吗?你们看,一只可爱的小鸟飞进了我们的教室,(随时出示相关卡片并贴在黑板上),看看它是谁?它给我们带来了哪位拼音朋友?”这样一说,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给吸引住了。学生在观察和交流中感知了“g”的发音。在引导学生记忆字形时,则这样引导:“比一比,哪位小朋友的眼睛最亮,最先发现图上的哪些部分像‘g’的样子?”让学生自主观察发现,用自己的话说出来。这样,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说普通话和观察的能力,同时加深了对“g”这个字形的记忆。接着这位教师这样引导:“‘g’的家在哪里?”学生说:“‘g’的家在中格和下格。”教师又顺势说:“鸽子飞累了,我们把它送回家好吗?”接着在四线三格里示范书写“g”字,学生看了都怀着喜悦的心情在自己的作业本上认认真真地书写“g”字。这样极富儿童特点、充满爱心的语言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凸显了人性的内涵。
  2 突出主体,让学生成为学习拼音的小主人
  新课标中指出:学习汉语拼音应与说普通话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创设情境,让学生有自主、合作、探究的时间和空间。编儿歌帮助记忆汉语拼音是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方式之一.教师可引导学生自己编儿歌。例如在复习巩固“g k h”时,有位教师这样引导:我们在前面的学习中学会了用儿歌来帮助记忆汉语拼音字母,现在,我们一起来猜谜,我说前半句你们说后半句好吗?学生大声说:“好!”(师)右下半圆(生)b b b,(师)右上半圆(生)p p p,(师)两个门洞(生)m m m,(师)一个门洞(生)n n n,(师)一根拐杖(生)f f f,一根小棍l l l。这样,通过猜谜的形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教师顺势引导:今天我们学习的这几个声母也可以编儿歌来记,比如“鸽子鸽子g g g,请你们自己編k h的儿歌.孩子们经过思考、讨论后,小手立即举起来.一个说:蝌蚪蝌蚪 k k k;另一个说:像把机枪 k k k.有一个抢着说:老师,我这样编h的儿歌,喝水喝水h h h;旁边的另一个同学说:像把椅子h h h……而整体认读音节则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记忆,与韵母区分开来,大y小i—yi yi yi,大w小u—wu wu wu,大y小<—yu yu yu ;大y加in—yin yin yin; 大y加ing—ying ying ying ;大y加  3 创设氛围,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拼音
  在拼音教学中,只要我们稍加留心,就可发现:汉语拼音教学的实践活动机会随时随地都有.如果能好好地利用这些活动机会帮助学习,教学效果就大不一样。汉语拼音中有很多字母形状相似,如b—p, m—n, t—f, d—b,q—p等,可通过看老师的口形猜字母,也可以学生互相看口形猜字母,还可以让学生动手剪一剪,摆一摆。声调是小孩子学习汉语拼音中的一大难题。通过实践发现,不管是韵母还是音节,在练习读它们的四声时,让学生根据声调的形状打手势,如果学生已经掌握了笔画名称,也可以用笔画名称这样记:一声横,二声提,三声小钩,四声右斜,这样长久坚持,形成习惯,学生一旦会读就会标调,而且口手并用,可以克服小孩因-好动而分散注意力的特点。
  四、设计游戏,让学生在快乐中学拼音。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注意力不能长时间保持。教学汉语拼音,如果让学生整堂课都在反复地认读声母、韵母或拼读音节,他们就感到枯燥乏味,失去参与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运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到游戏中,使他们学得既自主又轻松,如学拼读音节后,可用“找朋友”的游戏来巩固对音节的认识。即老师或学生读一个音节,其他有关的学生听后走到一起,组成音节;也可以通过“开火车”的方法拼读,比一比谁读得准确,声音响亮。这样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在愉快的游戏中学习,感受到学习也是一种乐趣,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汉语拼音教学还有许多方法,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善于发现、运用、总结,就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摘要】 地震发展之后,孩子所在学校出现了房屋倒塌,有一个学生在地震中遇难。孩子所在的村镇也有很多人在地震中失去生命,或者落下身体的残疾。如果一个人在经历危机事件之后,不做心理辅导,可能表面上看似度过危机事件了,但还会留下心理创伤,影响以后的社会适应能力。  【关键词】 留守儿童;灾后心理辅导;适应;城市化  【中图分类号】G62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1-0034-02    按现代教学论观点,教学过程主要包括制定教学目标、实施教学、进行评价三大环节。在“评价”这一环节中,往往注重在单元测验、阶段测验、形成性评价或终结性评价上,而轻视甚至忽视了对学生的“作业”功能的开发。在升学指挥棒的导向下,教学被异化为应付考试,久而久之,形成了应试教学的模式,对教学应发挥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1-0035-01    语文教材重新修订以后,一些名家名作并仍然保留着。作为语文老师,拿到老课文是否就拿着老教案给学生上课,我们是否应该有些新的东西交给学生值得我们每个语文老师思考。  最近,我和我的学生们学习了《我的叔叔于勒》这篇课文,整个课堂的流程是这样的:由学生自己的生活话题导入——回忆旧知,介绍作者—
期刊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我们在不断地学习新课程,尝试正确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和理念,期望能更好地应用于教学实践。新课程给我们带来的新理念是:学习方式的变革、以人为本思想、课程观念等。新课程下的数学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的过程。  【关键词】 数学;新课程; 教学理念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 批评是班主任对学生的不恰当思想和言行给予的否定的评价,以唤起他们的警觉,去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批评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常用的一种方法,其根本目的是要引起学生思想的变化,使学生真正提高认识,提高觉悟,提高思想素质,变得更有道德和教养,从而少犯错误。换句话说,批评是为了不批评。要达到这种境界,班主任必须认真研究和探索批评的艺术。  【关键词】 班主任;批评艺术;宽容;理解  【中
期刊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进步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但是,目前在生物教学教育中仍然存在许多制约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本文就这些制约因素作一些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 生物教育;创新能力;制约因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1-0036-02    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说:“由没有个
期刊
【摘要】本文试图在聋校数学教学中尝试“游戏教学法”,以提高聋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参与性,使学生喜爱数学,学好数学,用好数学,让游戏把聋生引进“乐学的大门”。  【关键词】 聋校; 数学; 游戏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1-0051-01    新课程理念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发挥和发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应该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工具,将信息技术运用与生物学教学中是有利于学生学习的。但信息技术在生物学教学中应该居于一个怎样的地位呢?本文主要探究多媒体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合理运用。  【关键词】 生物学教学;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信息技术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1-0044-02    在信息社会,传统的教学媒體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45.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1-0014-02    荀子曰:“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句话道出了生存环境对事物的巨大作用和影响。同样,班级建设对学和健康成长也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班级建设是学生个体和群体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重要阵地。加强班级建设,从而提高学生素质修养,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这几年在担任班主任
期刊
【摘要】新课程为高中政治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如何充分发挥其提高学生政治思想素质教育的功能,一直是备受人们关注的课题。本文对新课改下高中政治教学改革从构成教学的两个重要要素,即教师与学生两个方面进行了一些理性的思考。  【关键词】 新课改;高中政治;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