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政策执行逻辑研究

来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QChr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强制实施阶段后,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政策的核心逻辑由自愿性和鼓励性转变为责任性和约束性,但实践措施和理论研究均未及时跟进.本文基于田野调查的案例研究,分析强制阶段垃圾分类政策执行的困境,提出政策执行的转换逻辑与实现机制.目前,政策执行的困境包括:共识不足,强制性信号传递不明显,垃圾分类的主要目的不清晰;动员偏差,过度依赖自愿型政策工具和第三方个体或组织;约束失灵,处罚和收费机制失去约束力,公众在选择性激励上知行不一,物业主体责任难以落实.因此,垃圾分类政策执行需实现三个逻辑转向:首先,构建由"自发意识"向"集体责任"转变的共识机制,采取"接地气"的宣教模式,明确呈现垃圾分类的目的;其次,构建由"弱正激励"向"强负激励"转变的激励机制,清晰传达分类政策的强制性信号,逐步弱化正向激励措施并落实垃圾计量收费制度;最后,构建由行政监督向社会监督转变的监督机制,促进垃圾投放过程的去匿名化、处理过程的透明化、监督方式的灵活化.
其他文献
<正> 在70多年的战斗岁月中,中国共产党在如何对待民族资本主义问题上经历了由排斥到正确利用的曲折历程,既有成功的宝贵经验,又有失误的深刻教训。系统研究党对私人资本主义的认识过程、政策演变和经验教训,不但对于拓宽中共党史的研究视野,深入进行中国现代和当代政治、经济史的研究十分有益,而且特别对学习利用资本主义之长,建设有中
<正> 《红四军部队情况报告(1929年7月—1930年4月)》(以下简称《情况报告》),是目前所能见到的仅存的一份研究从红四军党的七大到古田会议的宝贵历史文献。但是,这份文件的作者是谁,长期以来是一个疑问。过去党史界一直认为是红四军前委候补委员、四军军委代理书记熊寿祺所写。可是,1985年6月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党史教研室选编的《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以下简称《参考资料》)中却提出了一种新说法,认为此件“可能是1930年春,陈定效(应为“郊”,该书印错——引者)因病由红四军回上海后,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杂志是由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北京市科学社会主义学会联合主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期刊,1995年改现名,双月刊,CN11-3527/D,现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被评定为"2018年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权威期刊("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期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杂志现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征文活动,希望相关研究者能够以宏阔的世界眼光和深远的历史视野对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索史与自身建设史进行总结梳理与阐释.
期刊
期刊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总体趋势来看,现代化既是一场持续性、世界性的社会革命,也是一场人自身的革命.尽管肇始于西方的现代化创造了工业文明和现代社会,但这种现代化是以资本为内驱的现代化,其结果是以"物本"支配"人本",从而导致了人的发展的异化.中国式现代化则是以人的现代化为主题,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类解放为根本价值追求的现代化,它在实践中开辟了一条以"人本"代替"物本"、"人—自然—社会"协同进步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在马克思视野里,人类社会形态的演进过程以资本主义社会的出现为拐点,标志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发展演进过程的分析蕴含了其关于人类社会现代化一般特征和发展趋势的深刻论述,包括生产力的极大飞跃、生产关系的变革、科学技术的推动带来机器大工业的普遍应用、商品经济的繁荣和世界市场的发展以及形成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伟大创造.它起始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经历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进入了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同时产生的两大现代化理念是发展主义和均衡社会.发展主义在理论上重视经济社会过程协调,但受到新兴工业化国家初始条件的制约,实践上倾向于增长和效率优先.均衡社会作为资本主义黄金时代的标志,它的基础是福特主义催生出的福利国家体制,实践上倾向于效率/福利的动态平衡,并被视为高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以及共同富裕目标的提出,中国式现代化已经突破传统发展主义框架,由新发展理念塑造的均衡社会正在成为中国城市化阶段高质量发展的取向.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蕴含着重要的哲学意蕴:从本质特性上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体现世界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定性,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性,体现"两个结合"赋予的特殊性,三者是辩证统一的;从主体意蕴上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体现领导主体与人民主体相结合、事实主体与价值主体相统一,旨在超越资本主义现代化造成的事实性与价值性相异化的悖论;从实践方法论上看,主要包括坚持实事求是与远见卓识相结合、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坚持战略思维与底线思维相结合、坚持"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相结合、坚持独立自主与改革开
数字经济发展较快的一个原因是特殊的产业和企业组织形式,也就是常说的新业态新模式,这正在改写微观企业的经济制度.为长期健康发展,需要深刻理解数字经济的制度突破与建构及其带来的问题.文章基于契约理论建立了一般分析框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的制度突破与建构表现为形成了新契约关系;这主要集中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要素化和劳动关系四个领域;从监管实践来看,欧美政府参与数字经济制度建构的经验做法是加强契约的竞争性、公平性、完备性和开放性.这对于认识我国数字经济在当下发生的制度性变化及其未来演进方向具有一定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