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加快种业自主创新

来源 :群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shuguiyu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业承载着稳粮食、安天下的重任。建设种业强国,品种创新是关键。如今,世界种业已进入到“常规育种+生物技术+信息化”的育种“4.0时代”,以基因编辑、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应用为标志,正在掀起新一轮技术革命,以全基因组选择育种、转基因技术、基因编辑等为代表的生物育种技术已成为国际育种的前沿和核心。通过多年攻关,我国种业发展已取得显著成效,但在种质资源鉴定利用、良种培育技术、种子企业自主创新等领域短板依然明显。
  我国种业自主创新的现状与“卡”点
  种子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一个品种可以成就一个产业,谁拥有突破性的创新品种,谁就拥有种业竞争力。如今,品种创新为我国农业生产贡献率达到了40%以上;国内种业市场规模超千亿元,位居世界第二;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6%以上;全国水稻、小麦、大豆、油菜、棉花生产用种现已实现自主选育;玉米自主选育品种面积由85%提高到90%,棉花自主品种占比达98%以上,蔬菜也由80%提高到87%以上;基本实现了“中国粮”用“中国种”。总体上,我国农业生产用种的安全性有保证,风险可控。
  我们的育种“卡”在哪里呢?从主粮上看,我国育种规模与发达国家差距不大。水稻、小麦、杂粮等完全可以自给,玉米、大豆等自有品种占到播种面积的90%以上,但产量上存在差距。从非主粮的角度看,我国育种水平远落后于国外。如高端蔬果、花卉、畜禽、草种等优良品种主要依靠国外进口,其核心种源大多掌握在外国公司,原创性核心种质国内紧缺。
  可以说,我国与国际先进育种差距主要体现在育种原创性技术研究上,特别是重要农艺基因的挖掘利用、全基因组选择以及基因编辑技术等技术上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首先,重要农艺基因深度挖掘能力待提升。我国具有丰富的农作物种质资源保存量,但深度鉴定评价的种质资源不足10%。发达国家起步较早,已经获得了大量的重要功能基因,并申请了专利保护。这就意味着只要我们使用了受专利保护的基因进行育种和推广,就必须支付相应的知识产权费用,在种源上被人“卡脖子”。其次,在全基因组选择和基因编辑等前沿技术创新方面短板依然突出。没有自主核心技术,就相当于自己不能掌握生物育种的工具,也会被人“卡脖子”。
  国际育种先进经验的启示
  当前,生物育种技术是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重点,成为抢占科技创新的制高点。一些发达国家持续加大投入、积极布局,加强生物育种技术创新,加大新品种的研发力度,以抢抓国际市场机遇。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的种业经历百余年发展,已形成分工明确的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基础性和公益性研究、以企业投资为主的种业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科研体系,这一创新机制值得借鉴。此外,明确的知识产权和健全的管理制度以及成熟的现代种业科技创新体系也值得参考。
  分工明确的种业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体系。首先,政府通过建立大型平台(如国家实验室、重大科研基础设施等),致力于种源的基础科学研究与前沿技术创新。例如,2019年,美国国家科学院提出“作物2030”研究项目,主要聚焦三个研究方向:一是重要农学性状形成的遗传和分子基础,以实现作物的精确改良;二是新的转化和再生技术,包括转基因技术;三是利用各种现代生物学研究技术,包括基因组学、传感技术、纳米技术、合成生物学和微生物技术,为种业奠定基础并充当加速器。其次,种业企业通过建立高通量、精准、高效的工程化育种平台和生物育种大数据平台,快速整合前沿创新技术并将其应用于育种,从而实现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无缝对接。在美国,仅改良种子技术就约占农业增产贡献率的60%。以玉米育种为例,美国玉米种业科技创新已经形成了包括种质资源、育种技术、品种选育、规模化制种、种子加工和种子经营管理的全链条协同创新。通过前沿技术突破和多学科技术的交叉融合,美国玉米种业正向知识密集型、高新化方向发展,融合了种子、农化、植保、数据支撑等综合性技术、产品与服务,呈现全过程一体化特征。
  种业龙头企业是国家种业战略的核心载体。企业大量的资金投入、长期的材料积累及全球资源的有效配置,是发达国家牢牢把握全球种业研发和育种制高点的重要手段。美国企业研发投入约占全国研发投入的70%,如种业巨头孟山都年研发支出超10亿美元;另外,美国国家农业试验站约19%的投资也来自企业赠款。在相对稳定的资金支持下,大型种子公司承担起较明确的社会分工,即专注于品种开发、技术改良、产业化、技术输出等应用型研究,以促进社会资源利用的最大化。美欧等大型种子公司长期在全球范围内收集种质资源,分离并克隆有效基因,申请专利;还试图通过购买专利和独家许可等方式来获得其他国家的尖端科学技术成果,从而掌握优异种质资源和先进育种技术,逐渐确立了其在生物技术育种领域的主导地位。
  构建我国种业自主可控创新体系
  发挥种质资源在种业创新中的源头作用。种质资源是育种创新的物质基础,核心种质是种业的芯片。一要大力推进种质资源的精准鉴定,建立种质资源综合基因库,构建种质资源表型和基因型精准鉴定平台,实现种质资源向遗传资源转变,规模化发掘满足现代育种目标的绿色、优异新种质。二要大力提高种质资源的保存和利用效率,既要避免重复保存,还要防止优异种质“深藏闺中”,得不到有效保护和充分共享利用。通过构建种质资源登记信息系统和大数据平台,开放种质资源互联互通。此外,要大力加强优异种质资源引进和交换力度,在保证种质资源和生物安全的前提下,加强农业种质资源的引进和合作。
  推动基础研究在种业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当前,新一轮种业科技革命和农业产业变革正与国内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形成历史性交汇。在新形势下,必须抓住机遇,抢占种子产业科技创新的制高点;针对育种生产实践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开展育种理论、共性技术、种质资源挖掘、育种材料创新等基础性研究,让基础研究沉下去,从而构建现代分子育种新技术、新方法,创制具有高抗、高质和高产的绿色、突破性育种新材料;通过科企合作,使基础研究与生产实践相结合,让新技术、新方法落地生根。要加快研发关键核心技术,聚焦基因编辑、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的攻坚突破,提升种业的原始创新能力,实现中国种业在国际种业中从跟跑向并跑、领跑转变。要加快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健全以科研院所为主体开展基础性公益性研究和以企业为主体开展商业化育种的双轮驱动的种业科技创新体系。
  强化企业在种业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发达国家大型种子企业的发展历程表明,企业在种业技术创新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鼓励种子企业和科研单位联合攻关,推动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引导科研单位主要从事基础性、公益性研究,为种子企业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鼓励种子企业加大对种业基础设施建设、科研和育种的自主研发投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龙头带动作用,加快种业科技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科企紧密结合的育种体系,做大做强现代种业,为打赢种业翻身仗、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作者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责任編辑:何乐
其他文献
现代教育中,将多媒体技术有效的运用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此结合不仅能够优化教师的教学效果,同时通过多媒体的展示,使课堂内容更多样化,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课堂中加入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是教育革新的一种落实的体现,也是现代化教学的必然发展趋势。所以我们的教师需要积极掌握并高效的运用多媒体技术来增加课堂的多样性,以确保学生的知识掌握。
学习型语文课堂是随着素质教育的潮流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语文课堂教学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意识,帮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通过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来学习语文知识,增强学生对语文的理解和认知。因此,教师应基于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结合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利用有效的方式来促进学习型语文课堂的开展。
2018年农业农村部批复泗洪等30个县(市、区)为首批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试点期限为2年。试点以来,泗洪县委、县政府牢牢把握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机遇,坚持以质量提升为主线,以富民增收为目标,通过高位统筹、建章立制、政策扶持、主体培育、规范管理等举措,使合作社规范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合作社示范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合作社之间强强联合、抱团发展进一步呈现,合作社内成员的认可度和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合作社已成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
实施党校办学体制改革以来,各基层党校办学水平明显提高,党校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得到增强。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对基层党校提高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党校(行政学校)应当将党员集中培训作为重要任务。”这就要求基层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上更加精准发力,有效作为,进一步提升基层党校干部教育培训针对性实效性,增强做好党校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鉴于此,本文对基层党员干部培训有效性进行了探索。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我们的美术课提供了无数的创新条件,对美术课的现在和未来正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根据不同学习领域的特点,积极地进行了一些整合创新尝试和探索:将网络与美术欣赏课充分契合,让学生自主探索更开放;将电脑美术设计软件运用于创作类课程,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将录像编辑技术运用在美术传统技法指导上,突破电子白板的教学局限;将网络交流平台引入学习评价与成果展示,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课堂教学在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进步,而分层教学的推进能够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意识,促使学生的特征得以全面的彰显,以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深度的学习。作为高中物理教师,需要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法进行分层教学的研究,针对学生在学习物理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变革课堂教学的形式,灵活地进行分层教学的探索,让学生的各个环节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以更好地为学生学习物理服务,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效果,促使分层教学的全面落实。
小学语文教学包括简单语言文字知识讲解、阅读与写作的教学以及学生各方面思维能力的培养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在设计具体的教学方法时,教师既要充分考虑到教学内容的特点,还要考虑到学生自身的学习特点。作为一种可视化的教学工具,思维导图符合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同知识的特征,也能满足小学生的语文学习需求,将之应用到不同内容的教学过程中,从整体上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本文对思维导图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
小学阶段正处于学生学习中比较特殊的阶段,由于小学生年纪小,正处于积极学习的阶段,对于一些事情还理解的不是很清楚,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帮助的,本篇文章主要是讲述了现阶段我国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及如何运用科学有效的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动力源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运用游戏、体验乐趣,是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基本方法,赏识教育更是必不可少。采用科学有效的手段,变“被动学”为“乐于学”用最大的热情投入到音乐学习中,从而最大限度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微课、慕课以及翻转课堂等互联网教学方式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而微课以其资源丰富、短小精悍等教学特点,成为课堂教学中最为广泛的应用方式,其不但可以突破时间及空间方面的限制,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反复性观看。本文主要围绕微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实施进行了阐述,希望能够在提升学生生物文化水平的基础上,实现实验课堂教学的高效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