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终端检测白皮书(2019年)

来源 :中国计算机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amchende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以来,虚拟现实技术正与制造、教育、文化、军事、医疗等多行业进行着深度技术融合,不断改造着行业应用模式。随着虚拟现实产品全景感知和沉浸体验的不断完善,虚拟现实各行业用户对虚拟现实产品的指标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需加快虚拟现实相关设备的检测工作,发挥其在衡量和引导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标尺和标杆作用,使其担当起促进虚拟现实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任。
  虚拟现实终端检测产业发展现状
  虚拟现实终端检测的内涵
  1.基本概念。虚拟现实是融合三维显示技术、计算机图形学、三维建模技术、传感测量技术和人机交互技术等多种前沿技术的综合技术。虚拟现实以临境、交互性、想象为特征,创造了一个虚拟的三维交互场景,用户借助特殊的输入输出设备,可以体验虚拟世界并与虚拟世界进行自然的交互。广义的虚拟现实技术包括虚拟现实技术(VR)、增强现实技术(AR)、混合现实(MR)技术。其中,增强现实技术是以虚实结合、实时交互、三维注册为特征,将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物体或其它信息叠加到真实世界中,从而实现对现实的“增强”。混合现实技术是指将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合成创造一个新的三维世界,物理实体和数字对象并存实时相互作用的技术。本白皮书中在不刻意区分的情况下,用“虚拟现实”指代包含VR、AR、MR在内的全部内容。随着技术和产业生态的持续发展,虚拟现实的概念不断演进。业界对虚拟现实的研讨不再拘泥于特定终端形态,而是强调关键技术、产业生态与应用落地的融合创新。
  虚拟现实终端检测是应虚拟现实技术而产生的。广义上的虚拟现实终端检测是指对虚拟现实相关的设备、技术及数字内容等方面进行检测和评估,检测方式可包含硬件测试、软件测评、调查评估等多种方式。狭义上的虚拟现实终端检测是指对 VR/AR 显示设备和 VR/AR 交互设备(跟踪定位设备,姿态捕捉设备,力触觉交互设备,嗅觉、运动觉与人人交互装置等)两大类产品的关键指标参数的检测,其中以VR/AR 显示设备的检测最为常见。
  2.虚拟现实检测的意义。虚拟现实检测技术对于虚拟现实产业的整体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虚拟现实行业的快速发展,急需一套标准化的技术规范与测量手段来对这些大量的产品进行描述与约束。首先,精确、快速的检测技术是确保虚拟环境真实性和强烈沉浸感的基石。其次,虚拟现实检测技术的发展有利于不同企业虚拟现实设备规范化,促进形成虚拟现实行业规范。最后,虚拟现实检测技术可以引领技术创新,促进虚拟现实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国内发展状况
  我国虚拟现实产业正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专业的虚拟现实检测机构较少。现阶段,以高校实验室(如北航、北京理工、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和企业(如歌尔、小鸟看看、 HTC 等)内部检测为主。下面,简要介绍国内的重点虚拟现实检测机构和检测企业。
  1.(南昌)北京理工大学虚拟现实标准检测与评测中心。2016 年 10 月北京理工大学作为国家重要的虚拟现实研究机构,与南昌市政府通力合作成立(南昌)北京理工大学虚拟现实标准检测与评测中心,该中心隶属于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市混合现实与新型显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对虚拟现实行业的基础研究工作与产业发展工作进行探索与支持。
  作为南昌虚拟现实产业基地重要支撑,同时也是基地内唯一的虚拟现实行业标准规范机构,中心代表南昌虚拟现实产业基地参与《信息技术:虚拟现实头戴式显示设备通用规范》等首批虚拟现实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自主研发一系列虚拟现实检测设备。
  2.南昌虚拟现实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南昌虚拟现实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以南昌市红谷滩新区管理委员会与北京理工大学于共同签订虚拟现实产学研平台合作共建协议为契机,于2017年1月成立,服务于虚拟现实产学研平台建设,即中国南昌虚拟现实产业基地标准平台。
  经过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专家评审组的现场评审,南昌虚拟现实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于2019 年6 月25 日获得CMA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成为全国首个获得虚拟现实行业资质认定证书的检测机构。CMA认定标志着公司可正式开展业务,拥有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第三方公正数据和结果的资质,具备了虚拟现实产品、技术等行业的检验檢测资质,拥有虚拟现实领域检测能力,为虚拟现实行业及技术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国外发展状况
  目前,国外专门针对虚拟现实产品进行检验检测、提供认证的公司或机构尚未见公开报导。通常情况下,国外虚拟现实设备检测采用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认证;此外,也有部分虚拟现实技术企业研发了相应的检测仪器。
  1.FCC检测认证。FCC通过控制无线电广播、电视、电信、卫星和电缆来协调国内和国际的通信,确保与生命财产有关的无线电和电线通信产品的安全性,同时负责无线电应用产品、通信产品和数字产品等设备认可方面的事务。采用无线频谱资源进行通信的虚拟现实产品在美国的发行与流通必须经过 FCC 认证,通过产品传导、辐射等性能的测试。
  2.芬兰 OptoFidelity(欧拓飞) 公司。2017年2月,美国美国保险商实验室(UL)集团麾下的工业标准基准测试软件开发商Futuremark(评测先锋)与全球认可的机器人辅助测试和质量控制先驱欧拓飞公司共同发布了其协作开发的综合性 VR 延迟测试平台。该平台包含VRMark 和欧拓飞的 VR“万用表” 头戴显示设备解决方案, 可以测试出关键的 VR 性能参数,比如运动延迟、 像素留存和掉帧等。该平台最核心的测试方案,便是可以在 3D 渲染的环境中测量运动延迟,对每一帧进行分析以发现导致延迟的原因,展示3D引擎、VR应用程序接口和图形处理器(GPU)所消耗的时间。此外,该解决方案还提供了两种硬件设计,一种是完整头戴式显示器(HMD) 测试,另一种是移动设备 VR 测试。通过添加模组,该平台也可以测试增强现实方案。该平台硬件功能包括高精度构架,可以实现精确动作控制和高度的测试可重复性,并可以通过测试序列进行完全自动化的整合测试。   5.传输速度(Transmission speed)是指为满足虚拟现实画质及画面流畅度等观看要求的虚拟现实数据网络传输速率性能。
  虚拟现实传输速度是影响虚拟现实高清晰度视频播放流畅程度的重要因素,与视频卡顿、延迟等有密切关系。通常,虚拟现实应用的内容包含海量信息的立体虚拟环境,同时需要满足用户间、用户与虚拟环境中空间数据的实时、交互传输。当下, 5G 高速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打造高速、低时延的虚拟现实实际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为了提高用户观看体验(按照 8K 全景视频),通常要求 100—300Mbps 的传输速度。
  虚拟现实设备功耗与续航时间指标
  1.功耗(Power Consumption)是指虚拟现实设备在单位时间中所消耗的能源数量,常用瓦特表示,可分为工作功耗与待机功耗。
  目前,市场虚拟现实头戴现实设备多采用可充电锂电池供电, 虚拟现实手柄一般采用 5 号或者 7 号电池。随着虚拟现实技术和设备的不断升级进步,为轻量化设计、提高用户使用舒适度,低功耗虚拟现实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功耗应由产品说明书规定,与产品说明书标明值误差不超过15%。
  2.虚拟现实设备的续航时间(Life time) 是指不充电的情况下最大观影、游戏等应用体验时间。
  电影模式下续航时间应大于120min,游戏模式下续航时间应大于60min。目前,市场产品提高续航时间的方法主要有:提高GPU性能,降低设备功耗或者设计专业组件代替高功耗的GPU;增大电池容量或者设备支持边用边充电模式。
  虚拟现实设备其他性能参数指标
  1.光学/显示/成像指标。
  (1)虚拟现实头戴式显示设备的瞳距范围(Inter-pupillarydistance range) 是指两个光学系统(分别给双目使用)的光轴之间距离的可调节范围。虚拟现实头戴式显示设备设备光学系统的双目入射光瞳中心距离 PD 是可调节的,其最大及最小可调节距离即为瞳距范围。如果设备瞳距可调,最大瞳距应不超过 75mm,并且最小瞳距大于等于 50mm;如果设备瞳距不可调,瞳距值应在 50mm—75mm之间。
  (2)出瞳距离(Exit pupil distance)为出瞳平面与光轴交点到虚拟现实头戴式显示设备的光学目镜镜片外表面(靠近人眼一侧)的距离。通常情况下,虚拟现实设备的出瞳距离应不小于10mm。
  (3)出瞳直径(Exit pupil diameter)为出瞳平面内能够看全整个图像的人眼可移动范围的内切直径。 若产品说明书没有标示出瞳距离,在出瞳距离为 10mm 的位置上出瞳直径应不小于 4mm;如果标示出瞳距离,在标示出瞳距离的位置上出瞳直径应不小于 4mm。
  (4)畸变(Image distortion)是指成像过程中所产生的图像像元的几何位置相对于参照系统发生的挤压、伸展、偏移和扭曲等,使图像的几何位置、尺寸、形状、方位等发生的改变。通过软件算法对视频图像校正畸变之后,在0.3倍全视场角下,畸变应不大于5%。
  (5)色散(Chromatic aberration)是指通过虚拟现实头戴式显示设备光学系统观察图像像元产生的图像时,产生的不同颜色分离及色彩失真的程度。在0.3倍全视场角下,色散应不大于3%。
  (6)视度(Diopter)是指虚像位置与出瞳平面之间距离的倒数。虚拟现实设备视度的调整方式为双目同时调节或双目分别调节,可调范围大于等于6视度。
  (7)亮度对比度(Luminance contrast)是指虚拟现实头戴式显示设备显示元件中心位置在纯白图像和纯黑图像下的亮度的比值。当前虚拟现实设备采用液晶显示屏(LCD)或者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屏,采用 LCD 的设备亮度对比度应大于等于 300:1, 采用 OLED 的设备亮度对比度应大于等于 1000∶1。
  (8)虚像距离(Virtual image distance)是指虚拟现实头戴式显示设备所成虚像平面到出瞳(人眼瞳孔)的距离。一般虚像距离大于等于0.3m。
  2.定位追踪指标。
  (1)移动跟踪范围(Tracking area)是指虚拟现实头戴式显示设备在移动位置时,能够跟踪的区域,通常以跟踪区域面积来描述。一般,虚拟现实设备跟踪范围小于3m×3m为桌面尺度跟踪,大于等于3m×3m跟踪范围的为房间尺度跟踪。具体设备要求因产品而异。
  (2)角度漂移(Drift)是指虚拟现实头戴式显示设备经过随机旋转回到原位后,跟踪系统所测得的姿态与初始姿态之间的差值。 通常要求角度漂移量不超过18°。
  (3)角度采样频率(Angular sampling frequency)是指角度传感设备的采样频率。通常要求角度传感设备的角度采样频率大于等于60Hz。
  (4)位置采样频率(Position sampling frequency)指位置跟踪系统的采样频率。通常要求位置跟踪系统的角度采样频率大于等于60Hz。
  (5)转动跟踪误差(Rotation tracking error)是指虚拟现实头戴式显示设备在发生旋转时,跟踪系统所测得的姿态与实际姿态的平均偏差。通常,虚拟现实头戴式显示设备角度跟踪误差应保证每转动 10°,误差不超过2°。
  (6)移动跟踪误差(Translation tracking error)是指虚拟现实头戴式显示设备发生位移时,跟踪系统所测得的位移与实际位移的平均偏差。一般虚拟现实头戴式显示设备移动跟踪误差每移动100mm 误差应不超过5mm。
  虚拟现实终端检测未来展望
  (一)虚拟现实检测行业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国内外虚拟现实产业市场具有良好前景。国外多家大型市场研究机构预计,2020 年全球虚拟现实产业规模将达到150亿元到300 亿美元之间。相比较之下,国内外虚拟现实检测行业正处在发展之初的萌芽阶段,多以高校实验研究或者企业内部测试为主。当前, 虚拟现实终端检测相关测试指标单一化,不具有体系性,这一现象造成使用过程中出现测试术语交流困难、测试数据难以溯源等问题。随着虚拟现实产业的发展,未来虚拟现实检测行业市场需要潜力巨大。
  (二)虚拟现实检测设备与测试指标逐渐标准化。未来的虚拟现实检测需以虚拟现实技术为研究载体,研究各种虚拟现实呈现硬件、软件内容评测的物理参量、测试规范、流程及方法,确定与观察者视觉感知和视觉健康相关的核心物理參数指标体系,探索观看环境的光谱、亮度、照度、光分布、色度以及软件刷新速率、延时、内容暴力程度对于用户的影响,建立虚拟现实标准制定过程中需要具备的检测项目和检测能力,指导形成测试规范和建立仿真人眼的测量方法及研制仪器设备。
  (三)虚拟现实检测产业逐渐向检测内容和方法体系发展。目前,虚拟现实检测主要集中于虚拟现实显示和虚拟现实交互设备的终端硬件的关键性能参数指标检测。未来,随着终端设备和技术的日益成熟完善,虚拟现实检测产业逐渐朝着从视觉、生理、心理健康出发,形成虚拟现实检测内容和方法体系。通过建立、健全完整的标准体系向虚拟现实消费者传播虚拟现实产品概念,促进信息产品消费,并排除市场上概念混淆和低质量的产品,保证行业的健康发展。
其他文献
本报讯 5月24日,《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9》(中英文版)(以下简称《报告》)在浦江创新论坛上发布,《报告》从全球形势、创新环境、科研突破、经济发展、社会应用、人才支撑、区域格局等视角,对过去一年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总体情况进行了回顾,力图客观反映《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启动实施以来的落实推进情况,揭示未来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  报告分析发现,2018年以来,人工智能(AI)对科
由于我国制造企业所处信息化阶段差异较大,如何围绕不同企业的业务需求提供智能制造的解决方案便成了核心问题。与消费互联网类似的是,工业互联网能够为网络中的用户搭建需求与供给的平台,从而解决用户的个性化问题;同时,工业互联网的平台使得同类需求得以聚集,特定的解决方案将更容易实现规模化的应用,并通過网络的快速迭代实现优化。因此,工业互联网从原理上解决了我国制造业在现阶段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是我国发展智
本报讯 日前,零售巨头沃尔玛宣布已加入了药品溯源区块链联盟 MediLedger。此前,辉瑞制药公司、北美第一大医药批发商麦克森公司、美国最大的药品批发商美源伯根公司等 4 家美国制药公司已宣布加入區块链项目 MediLedger 的工作组。
本报讯 12月7日,由北京国电高科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天启4号A/B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意味着中国物联网“天启星座”将从目前的3星组网扩展到5星组网。  国电高科表示,5星组网后的“天启星座”,时间分辨率将从6—4小时提升到4—2.4小时,重返率从4—6次/天提升到6—10次/天,从而极大地提高应用水平,扩展应用场景。同时,終端的功耗将从0.5—2W降低至0.1—0.5W,进一步实现终端的
本报讯 近日,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作為全国首批试点行,为好事达(福建)股份有限公司办理了全省首笔跨境业务、区块链服务平台试点业务、出口应收账款融资业务。
本報讯 5月31日,全球首个人工智能实验床“泰”在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发布。该实验床提供人工智能芯片和系统等基础环境,是面向人工智能研究、开发与应用验证的大型试验装置。  人工智能实验床“泰”(以下简称实验床)由国际测试委员会联合中科院、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中国计量科学院、寒武纪、中国开放指令生态(RISC-V)联盟、中科云达、中国软件评测中心、阿里巴巴、西安交通大学和之江实验室等国内外单位建设
近日,首届中英人工智能对话会议在英国剑桥启迪科技园举办。来自中英等国的近三十位专家学者、业界人士、国际组织代表出席会议,围绕大会主题——“人工智能时代的技术预测与社会影响”展开深入对话与研讨。本次活动由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牛津大学技术管理发展中心主办,启迪控股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政策研究中心等机构共同承办。  参会嘉宾就“人工智能技術发展预见:方法与实践”“未来社会情景及其对人工智能发展的要求
本报讯 近日,美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司Insilico Medicine宣布完成由药明康德风险投资基金领投的新一轮战略融资。本轮战略投资建立在Insilico Medicine基于生成对抗网络和强化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开发的药物发现流程成功获得实验验证的基础上,并旨在将Insilico Medicine的先进的人工智能技術与药明康德强大的实验能力紧密结合。
本报告研究的服务器产品包括x86服务器和Non-x86服务器,其中,x86服务器是指基于Intel Architecture或AMD处理器架构,采用x86芯片执行的服务器系统。Non-x86服务器是指采用RISC芯片、安腾芯片、ARM芯片等非x86架构的服务器产品。  2017年全球服务器市场概述  2017年,全球行业数字化转型已势不可当,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与智能技术
夏普7月4日宣布,将与丰田汽车和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合作,从7月下旬开始进行电动车的公路测试,夏普与丰田光伏充电电动车使用高效率的光伏电池元件。夏普认为如果推向实用化,将大幅提高电动车的续航距离和燃效,力争开拓光伏面板的新市场。  公路测试将持续到2020年2月底,为期半年,预定在爱知县丰田市和东京都内的普通公路和高速公路上行驶。测试车辆将使用夏普生产的“化合物三接合型”光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