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基于2007—2019年的县域统计年鉴数据

来源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11-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经济增长贡献分解模型,基于2007—2019年的县域统计年鉴数据测度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总体经济增长效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运用脱钩指数模型分析农村三产融合主要动力和产业的发展水平与其经济增长效应之间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农村第一产业贡献一直处于低位水平,第二产业贡献呈波动中趋于平缓趋势,第三产业贡献呈波动上升趋势,而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还处于较低水平,波动幅度较大;农产品加工业、信息化、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等三产融合的主要动力和产业带来的经济增长效应不明显,农村三产融合尚未形成有效的经济增长新动能。
其他文献
在加快现代高职教育步伐的过程中,必然涉及教学生态主体、客体、媒介等核心生态因子相互作用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三教”改革中存在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三方面的困境。“三教”改革为教学生态的构建提供了新的契机,也成为目前高职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主要抓手。打造高水平“双师型”教师团队、开展高水平职业特色教材建设,以及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结构与质量对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新时代,“三教”改革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目标与要求,但不同区域、不同学校的“双师型”教师在认定标准、培养模式及考核评价等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出现认定与评价标准单一、进入和选用路径较窄、培训及发展渠道偏少等问题。基于此,从转变引才观念,架设立体引才通道;搭建成长阶梯,促进团队一体化发展;改革培养模式,适应个体发展需要;突出
古田会议决议从党和人民军队建设的实际出发,将红军纪律建设基本原则和经验进一步理论化和制度化,第一次以党的决议的形式确立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制度,第一次在党的决议中规定了人民军队纪律建设的主要内容,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军队纪律建设理论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新型人民军队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决议体现了从严治党、从严治军的精神,体现了人民军队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
师资队伍建设是教材与教法改革的主体,为“三教”之首。针对高职院校教师队伍总量不足,结构不优;“双师型”教师比例低,实践技能不精;信息行业企业影响力差;职业幸福感不浓厚、素养不高,教科研能力不强等问题。应遵循合政治性、规范性、规律性、技术性、效益性和人本性原则,通过引培结合,全面改善师资队伍数量和结构;立德树人,以“四有”好老师标准统领师资队伍建设;跨界融合,打造高水平、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五师导
【活动缘起】因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需要,我园幼儿开始分批次进行核酸检测。大多数幼儿第一次参加核酸检测,一听到消息,天天就大叫起来:“啊?我上次在医院做过核酸检测,医生用棉签伸进我的喉咙里抠呀抠,我都快吐了!”听到天天这么说,嘟嘟有点害怕了,紧张地说:“我不要做核酸检测,
期刊
在“三教”改革要求指导下,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为例,分析《养牛与牛病防治》课程存在的普遍问题,并对教学模式进行探讨,旨在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暴发将应急救援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上,航空物流企业主动参与应急救援所带来的社会效应巨大,其产生的印象管理效果也是其他方式难以达到的。在应急救援大背景下,选择数字化情绪感染为视角,针对航空物流企业热点事件发生后社交媒体用户的网络集体行为意向展开研究,构建假设模型,并通过线上问卷的方式收集数据;然后对所得数据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影响路径分析以及中介效应分析,探讨网络动
为了解气体信号硫化氢(H2S)对盐碱胁迫下裸燕麦活性氧(ROS)代谢的调节效应,筛选和确定H2S最佳的施用时期和适宜浓度。采用盆栽土培试验,研究了在裸燕麦不同时期(幼苗期、拔节期、抽穗期、开花期和灌浆期)喷施0、25、50、100、200和400μmol·L-1 H2S供体硫氢化钠(NaHS)对3.0 g·kg-1盐碱混合(NaCl:Na2SO4:NaHCO3:Na2CO3摩尔比为12:8:9:1
目前,癌症是危害人类健康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已经成为了全球范围内数百万人口死亡的重要原因。传统的癌症的治疗方法包括靶向治疗、化疗和放射治疗等,在一定程度上能杀死病变癌细胞,但是同时也会杀死大量正常的细胞,带来严重的副作用。这些治疗手段费用昂贵且预后效果不佳,所以迫切需要开发新的定向清除癌细胞的新型抗癌药物。近年来,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合成的多肽药物因其适应性广、安全性高且疗效显著等特点,已成为癌症治疗药
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以适应社会需要,《茶艺与茶文化》作为一门人文素养课程,近年来越来越受到职业院校的重视。对于该课程来说,传统授课教学模式适用性不强,需要基于翻转课堂的理念,利用新型教学平台,对《茶艺与茶文化》进行课程与实践教学进行改革。本文从课程改革必要性出发,阐述了具体改革的措施,并结合笔者自身授课感悟提出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