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的魅力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cba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度信息化的时代,是人才竞争的时代,是追求高效率的优化效果的时代,它对教育领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急需教育领域能多出人才和出好人才。而传统的教育观点、教育模式、教育内容、技术和方法已不能适应,以现代技术教育为手段的教学教育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展示了一个新的天地。
  下面我以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情况来谈谈它的魅力和优势。
  一、巧用多媒体手段,突出教学的重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以图形和动画为主要手段,同时可将图形由静变动,由小变大或由大变小,由慢变快或由快变慢。学生通过观察,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不仅可以接受到大量的教学信息,而且能获得清晰明快的感受。画面生动,图、声、文配合,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使注意力更集中,因而提高课堂效率。如在教《刻舟求剑》这则寓言,其教学重点难点是让学生懂得不要以靜止去看待事物,否则会坏事的道理。在教学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设置船动、剑不动的动画效果,让学生先观察然后再问学生:“古人到了岸边会找到剑吗?”由于观察了直观、动画的图片,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纷纷举手发言,不需老师多讲解,学生就能很清楚地明白这一道理,教学的重难点顿时迎刃而解,真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巧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新奇、多变的事物能增强大脑皮层的刺激强度。采用了新颖的方法,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兴趣。”而多媒体手段应用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引发学生的学习的录象片。动听的音乐、优美的画面,不仅让学生了解欣赏了海底美丽、神奇的景象,而且让学生得到了美的陶冶,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兴趣。看完了录像片后,学生学习兴趣都被调动起来了,个个兴致勃勃,热情高涨。
  三、巧用多媒体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多媒体软件集图、文、声、像、动画等手段于一体,能够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在教口语交际《皮球掉进池塘了》时,先让学生说说电脑屏幕上打出的两幅图的内容,然后出示一幅空白的画面,同时放出一段轻松愉快的音乐,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想象。有了前面两幅说话的内容作基础,又创设了情境,学生在充分发挥想象的同时,激活了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四、巧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
  1.观察能力是认识事物的基础,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观察训练,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素质,使其观察能力得到提高。如《日月潭》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在教学时,我先用录象放日月潭的资料片,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提出观察的重点让学生边思考边观察:一是日月潭的位置;日月潭名字的来历及清晨和下午,日月潭的风光怎么样?观察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分别进行描述。描述后,再指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描述的,体会作者对事物观察的准确、描述的恰当、传神。最后指导学生分别谈谈自己的观察后的感受。通过教学活动,训练了学生观察能力,使学生的观察素质得以提高。
  2.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手段开展教學活动进行思维训练,达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五、巧用多媒体,能够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传统的教学,是以课堂为中心,虽然也会涉及课外知识,但由于时间、空间的限制。信息技术在教学上最广的是多媒体和互联网,因为它们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及独有的系统功能。网络情境的语文教学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我们都知道,互联网就像是一部百科全书,里面的知识如海洋般深邃宽广,与语文学科整合,可以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采集到广泛的知识,使学生的阅读面、知识面扩大,将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资源结合在一起,更好地学习语文。在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方面,效果尤为显著。在互联网里,有许多关于写作理论、技巧的文章和众多例文评点,作文课上,老师可以用此来指导学生写作,这样,学生的知识面扩大了,眼界开阔了,积累的素材也多了,这就为写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利于学生创作,特别是构思、利益方面的创新。并且,学生还可在互联网中收集更多例文和评论,广泛地吸收别人的经验教训,学生可以把自己的作品放到论坛中,让更多的人来评点、提意见、从中得到更好的建议,来提高写作水平。
  六、巧用多媒体,能够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作为一种高级的认知技能,同批评性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起构成了学生进行知识创新和学会如何学习的基础。信息素养不仅是一定阶段的目标,而且是每个社会成员终生追求的目标,是信息时代每个社会成员基本的生存能力。
  (一)信息获取、分析的能力。学生应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要求,主动地、有目的地去发现信息,并将获取到的信息进行筛选及鉴别,对有用的信息进行分类。
  (二)信息加工、利用的能力。信息技术带来的最大变革是高效率检索式阅读方式的出现,网上连通就能实现文本节点的跳跃,多重时空辐射和伸展,学生应具备网上获取知识、加工、反馈、结合的能力。
  (三)协作意识和使用网络语言交流的能力。通过互联网等平台拓展自己的交流范围,开阔视野,并能利用信息技术加强与他人的联系、协作。
  (四)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越来越爱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信息技术将深入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面对瞬息万变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创新”能力显得极为重要。
  七、巧用多媒体,利于拓展教学内容
  现代信息技术巨大的知识容量为语文教学内容拓展了无限的空间,学生的学习范围已不再局限于那好几年甚至数十年都一成不变的教材,从课堂学习,到课外阅读,只要鼠标轻轻一击,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英雄美女,战争硝烟,河流山川……尽收眼底。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ATP是否促进原代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s,As)发生类似反应性星形胶质化的变化以及嘌呤类受体P2X7在该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原代As的分离和培养;实时照相观察As形
在新课程推进的过程中,学科内与学科间的团队合作显得尤为必要。通过学习《学校、教师、学生管理课堂》,在学校管理等方面又有了一个理论上的提升,对自己今后的学校工作又有了一个很大的推动作用。下面就如何加强学校领导团队建设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共同承诺是团队建设的文化精髓  团队的精髓是共同承诺。共同承诺就是共同承担团队的责任。没有这一承诺,团队如同一盘散沙。作为学校领导团队,能聚
自己任校长已有多年,对学校的管理,本人感想挺多,体会也较深。通过多年的管理工作,使我对教育的内涵理解得更加透彻,对教育的未来更加充满了希望,对学校的管理理念、办学思路更加清晰。我同时感受到《纲要》的制定和实施是一个新的起点,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任重而道远。  在此,本人就对学校的管理理解及工作实际谈谈我的心得体会,和各位老师交流提高。  一、以人为本,促成和谐的校园氛围  教学管理也好,教师管理也
创新精神指的是力求发现和解决新问题的进取精神,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百折不挠、实现目标的奋斗精神。创新能力指的是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课程标准》强调:"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作文教学就是对学生进行认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在教学中充满着创新的契机。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
目的建立化学物职业接触评估3种方法,比较其准确性。方法以某橡胶厂车间空气中苯浓度的历史监测资料为基础,用3种方法分别评估工人接触苯的水平。资料法直接使用工厂的职业卫
【摘 要】回顾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经历,我觉得我没有什么经验可谈,平平淡淡、没有大的作为。要说我的经验就是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我平时只强调学习兴趣,我认为,有了兴趣就有了一切。是给你知识,给你快乐,给你幸福。每次我都重复一句话,那就是:我是好样的,你们也是好样的,我们大家并不比别人差,这一次虽然没有考好,下一次应该能够考好。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当然,我说的自信是在勤奋的土壤中,在汗水的浇灌下长出的花
期刊
文章就传统翻译教学的局限性提出了。劝能。翻译教学模式,这一模式以德国学者的功能翻译理论为基础,摆脱了传统“对等”翻译理论的束缚,将翻译纳入跨文化交际的范畴.以谊模式为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