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玉:父母恩情不能忘

来源 :时代报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rimpdrag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12月2日上午,王春玉家院内人头攒动,国歌嘹亮,又一次吸引来街坊邻居的目光:王家咋又这样热闹啊?原来是全国十佳孝贤组委会为这个“红色家庭”举行“全国十佳孝贤模范家庭”挂牌仪式哩。
  王春玉、赵占芳这个“红色家庭”之所以被评为“全国十佳孝贤模范家庭”。说起来他们的故事来非常感人,事迹可以说在当地也是绝无仅有的。
  几十年来,作为王家长子的王春玉和大媳妇赵占芳,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积极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和孝道精神,以孝治家,率先垂范,孝敬父母,关爱幼童,善待家人,树家风、正家规,德理服人,联手建起了和谐幸福的大家庭。王春玉、赵占芳夫妇对老人的赡养照顾更是无微不至。考虑到老父亲退休后在老家寂寞,也是为了更好地照顾父亲,他专门在市区为父亲买了一套房。逢年过节,他们兄弟姊妹都要带着孩子孙子去老人那儿。老人病重住院期间,王春玉每天都记录父亲的病情变化,细化到几点见分。老人病逝后,他在老父亲居住过的地方守孝三年……这些事儿曾被亲戚和乡邻传为佳话。还有让乡邻赞不绝口的是,每逢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节日,王春玉还要回到老家及周边乡村看望村里的老人,同时为老人送上别样的礼物。
  在挂匾仪式现场,王春玉的老同学陈湛业说:“春玉是我们同学中入党最早、进步最快的同学,无论是工作还是孝道,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今年重阳节,春玉还为我们村的80岁老人送上了唐装、围巾等过节礼物,我们村有他这样的人,是我们老年人的福份呀……”前来参加挂匾仪式的王大爷也凑上来说道。
  王春玉的为人和家教也得到社会上其他人的赞誉。85岁的登封籍郑州市老干部王耀先手书条幅这样称赞他:本本分分生活,兢兢业业工作,实实在在做事,诚诚恳恳交友,坦坦荡荡为人。
  一位居民慕名用竹筒专门为王春玉做了一个礼物送到他家,竹筒上写的是一首藏头诗:“王家风范留,春雨贵如油,玉润如其人,甘为孺子牛。”
  除了全国十佳孝贤组委会为王春玉、赵占芳家庭颁发的“全国十佳孝贤模范家庭”牌匾外,2018年11月5日,王春玉的老家登封市大冶镇吴庄村委还授予他们家“传承红色教育四代革命家庭”榮誉称号。
  王春玉的父亲病故后,王春玉带领众兄妹收集整理父亲住院相关资料,回访舅家、叔婶和伯母家,寻根不忘本;逐一答谢父亲生前看望过他的好友同事和众乡邻;还组织家人到医院为父亲治病护理过的医生和护士送去“好医生”“ 好护士”奖牌。
  在父亲病故后的3年时间里,王春玉、赵占芳带领姊妹们坚持天天到父亲的住处打扫卫生,父亲的物品原封保留不动,并收集整理父亲日记和父母亲遗物,拜访父亲生前的同事、学生、乡邻150余人,收集整理照片2000余张,录像资料22盘,物件52件,又教育全家写日记15本,深刻理解父母亲为家庭为子女们的辛勤付出,谨记王家“勤俭、善良、责任”的家风和家规。
  2017年12月份,王春玉在父亲病逝三周年时,号召全家人书写回忆先人文章80余篇,并评出“孝道之家、好媳妇、好女婿”进行表彰。
  2018年5月13日是母亲节。这天,王春玉以“王家全家人”的名义写了一首纪念已故母亲许梅荣的“打油诗”:“ 母亲已故十八年,儿女节日把她念,荣貌劳动常回忆,精力功德往下传。做人做事按规矩,公正家情记心间,只有团结去生活,认真过好每一天。”而赵占芳代表赵家人为她母亲景凤英写的是这样一首:“党员母亲景凤英,忠诚善家心底正,为国为党出大力,教育儿女善行听。节日儿女把她念,品德做事要礼行,儿女以她为榜样,党性家教要继承。”
  两首打油诗,代表两家人,道出的是一个道理:党的恩情不能忘,父母的恩情不能忘。
  谈到家教,王春玉深有体会地说,通过不断总结王家家教经验,学习好的作风、人品,教育子女们时刻记得父母亲的名字、出生年月、政治面貌、工作单位、病故时间等,并认真传下去,真正做到不忘党,不忘国家,不忘家庭,不忘父母,不忘自己的职责,以实际行动报答党组织和父母亲对自己的培养和教育。
  2018年10月,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贯彻河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宣传改革开放40年在各行各业取得的辉煌成绩与成果的精神,在省委宣传部的统一部署下,河南广播电视台卫星频道重磅推出大型文化纪实节目《全家福来了》,节目组在全省挑选了5家最有代表性的家庭,王春玉家便是其中之一。
  11月24日,《全家福来了》栏目组定于这天录制王春玉一家“全家福”的故事。于是,11月23日下午4点,王春玉家人分乘三辆车前往郑州,24日顺利地参加了录制。王春玉在节目中讲述了王家三件“传家宝”。一是爷爷留下来的镰刀头;二是父亲给他的一封信;三是他的日记本。3个故事一个比一个精彩,各个故事讲述中都有掌声,精彩处更是持续不断。节目结束后,王春玉一家人还被主持人庞晓戈邀请到《梨园春》录制现场看戏,在现场和一些明星合了影。该栏目自2018年10月2日起开播,到12月25日至共13期,历时3个月,每期50分钟。
  王春玉的二妹王玉香参加了录制的全过程,事后她还写了录制活动纪实。“家和万事兴,共圆中国梦,我们一直在行动。让我们一起加油!”
其他文献
李桂英,临颍县王孟镇陈留东村人,63岁。30多年来,李桂英与丈夫胡书现精心照顾了两位非亲非故、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使他们享受人生幸福,演绎了一段人间大爱,在当地传为佳话。  1981年12月29日,和李桂英一个生产队的66岁孤寡老人曹朋因无儿无女无法安置。当时身为陈留东村妇联主任的李桂英就把曹朋接到自己家中,一天一天细心照料,这一住就是16年,直到1997年,81岁的曹朋因病去世,李桂英、胡书现两
期刊
許建国,男,河南洛阳人,现年55岁。1980年8月参加教育工作,历任民办教师、教导主任、副校长、校长、镇教办主任,1998年3月任新安县教育副局长,从事教育工作30年。2010年2月调任新安县县委统战部工作任工商联主席,2016年9月主动申请退居二线,发愿后半生全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10年起,许建国开始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努力践行中非常受益,实现了身心和谐及家庭和谐。  2011年
期刊
2015年3月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期为2015~2025年。《规划》涵盖并跨越广西、贵州、云南3个省(区)所辖的8个市(州)59
期刊
总想在年少时抓住从树间吹走的风。木子第一次收到风季的信是在一个明朗的冬日。无风的天气里,晕白的天空微微透下一些阳光,久违的生机在干枯的树间躁动,搅动着潮湿的空气。
期刊
吴保珍,河南省信阳市新县箭厂河乡竹林村曹门人,著名革命烈士吴焕先(红二五军军长)的侄孙女,乡亲们公认的信阳市乡村“好媳妇”。  吴保珍年少时就听父亲讲,爷辈吴焕先领导穷人闹革命,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家中先后献出了七位亲人的生命。母亲教导她,“为人处事要谦让,不能逞强,不给先辈脸上抹黑”,父母的话都在她心里留下了深刻印记。  1998年,吴保珍经人介绍嫁给箭厂河仁畈村胡畈北组肖万将。当时肖家只有四间
期刊
期刊
经济的发展进步促进我国社会不断建设,而且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也在逐渐加快,在各个城市中都在进行房屋建筑工程的大量的施工建设.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房屋建筑的施
6月12日,河南省濮阳市非公党委、濮阳市个私协会、濮阳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举办了“濮阳职业技术学院 2019 年夏季校园招聘会”.此次招聘会共有229 家企业(其中,有非公党组织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