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缺陷动车底部悬挂控制台剩余强度分析

来源 :环境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0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仿真分析找出悬挂控制台薄弱环节,对比各运行里程的产品薄弱环节的强度变化,评估其完整件剩余寿命.此外针对带有不同缺陷类型动车组控制台,通过仿真分析,推测其剩余强度的变化情况,并对缺陷的最大阈值进行了分析研究.
其他文献
电解锌冶炼废渣收集、转移、贮存与利用处置过程的环境管理是困扰铅锌冶炼行业的瓶颈问题之一.对典型电解锌冶炼各工艺段废渣及原矿中的重金属组成与赋存形态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废渣的环境效应和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典型电解锌冶炼原矿中存在高含量的Zn、Pb等重金属元素,各工艺段废渣中Zn、Pb、Cd和M n等元素含量较高,且M n、Zn、Cd大量以可交换态存在,生物有效性也较高,Pb以可还原态和残渣态为主.焙烧工艺段废渣中硅酸盐含量较高而电解工艺段废渣中硫酸盐含量较高.焙烧工艺段废渣中的Zn,浸出工艺段废
温度冲击试验是考核装备在经受周围大气环境的极速变化时,装备外观、装备电性能等是否会遭受影响,或者失效的过程.使用的试验设备包括可以在其中建立并保持试验条件的两个箱(室),或者一个独立的双室试验箱,因此不同的试验设备及不同的试验方法就会造成不同的试验过程及试验结论.
塑料广泛用于国计民生的各个领域,但其气候老化导致的产品失效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导致气候老化的主要因素是日光辐射、温度和水.在日光光谱中,长波紫外具有相对更强的老化能力.在新材料、新工艺的开发中,耐候性的验证是必不可少的.相比自然老化测试,试验室加速老化具有周期短、重复性及再现性好的优点,但仍需不断提高测试的相关性.
印制电路板作为机载雷达等设备的重要组成器件,在高温、高湿、多盐的服役环境下更容易遭受腐蚀,诱发各种问题,严重影响设备的使用性和功能完好性.基于编制加速腐蚀试验环境谱,以典型PCB-HASL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开展湿热、酸性盐雾循环加速试验,以宏微观腐蚀形貌、绝缘电阻等性能参数,分析模拟海洋环境下PCB-HASL的腐蚀损伤行为,借助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仪等技术揭示其腐蚀失效机理.结果表明,实验室模拟海洋环境下,腐蚀初期,PCB-HASL诱发局部腐蚀,随着腐蚀周期延长,腐蚀不断加剧,腐蚀后期,发生严重腐蚀,焊接
本文利用碳钢在我国不同海域海洋大气环境为期1年的腐蚀速率数据和不同海域大气环境的温度、湿度、氯离子沉积速率、SO2沉积速率等环境因素数据,对我国渤海、东海、南海不同海域的大气腐蚀环境进行准确评级,结果表明,黄渤海和东海海域海洋大气腐蚀性等级相对较低,为C3或C4;南海海域海洋大气腐蚀性等级相对较高,为C5或CX.
通常轨道车辆的检修任务是以计划修为核心的传统预防性检修模式,这会导致一些诸如检修工作错误、欠修和过度检修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制定有效的检修策略十分重要,以可靠性为中心的检修(RCM)是世界各国普遍承认的科学的维修理论.本文意在阐述RCM的实施工作从而使轨道车辆的检修工作变得经济性.因此,本论文从轨道车辆可靠性角度开展关键子系统轮对的RCM实施分析,优化检修项点、检修周期、检修标准等,避免过度修,防止失修,降低检修成本、提高检修与运用效率、提升车辆利用率.
本文以GB 34660-2017对整车电场辐射发射要求为基础,结合车型开发综合评价需求.通过对法规需求分析以及整车电磁发射状态特点分析,从整车评价的角度对提出了一种整车电场辐射发射的数据分析评价方法.
为了研究GJB 150.11A盐雾试验与海洋气候环境盐雾腐蚀的加速关系.本文以碳钢Q235为研究对象,开展碳钢Q235在GJB 150.11A的标准试验条件下的长期盐雾腐蚀试验,并参考碳钢Q235在自然海洋环境试验场的腐蚀数据,以及GB/T 19292.1-2018的数据,给出碳钢Q235在GJB 150.11A的标准试验条件与自然海洋气候环境下盐雾腐蚀的加速等效性关系.结果显示碳钢Q235在GJB 150.11A盐雾试验环境下相对于湛江市东海岛距离海岸线200 m海洋环境试验场环境,加速系数倍.碳钢Q2
本文对国内环境应力筛选相关的标准进行了研究,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际产品的试验验证两个维度对环境应力筛选进行了优化.结合我单位电路板的实际情况,研究了组件级别温度冲击中温度保持时间,温变率,温度循环次数等因素.通过对几组电路板组件温度冲击筛选度的计算,提出了最优温度循环次数的试验设计方法.通过两箱法对我公司的通信电子产品进行试验,证明了10个循环次数的合理性.整机的环境应力筛选中参照了可靠性鉴定试验的综合应力剖面,进行了电压拉偏和三次重启再通电.在一个温度循环4 h不变的前提下,考虑到高温通电会导致产品升温时间
针对雷达导引头外部气动加热温度高,内部组件集成度高的情况,提出了一种隔热设计方法.通过选用导热系数低的材料,设计气凝胶-空气双隔热层,有效地增加了传热路径的热阻系数;通过设计半圆定位装配法,将雷达主机与弹架之间以凸台环抱的方式实现点接触连接,大幅减小接触热桥面积.结合数模仿真和实物试验加以验证,在工作时间300 s内,环境初始温度为55℃,经过一段时间加热后,导引头外部温度达到450℃,内部的雷达主机的温度为79.5℃,满足导引头内部组件的工作环境要求.这种隔热设计方法有效地实现雷达导引头的热防护要求,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