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籽粕蛋白源抗氧化肽的纯化、结构鉴定及体外抗氧化活性

来源 :中国粮油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inlp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对紫苏籽粕蛋白的闪提工艺进行优化,将所获蛋白通过碱性蛋白酶酶解,酶解物经超滤、DEAE-32离子交换色谱和SephadexG-25凝胶层析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并将纯化后抗氧化活性最好的多肽进行液质分析.结果表明,紫苏籽粕蛋白提取的最优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20(g/mL)、闪提pH 10、闪提时间30 s和闪提转速3 000 r/min;酶解物经分离纯化后,得到G1组分的抗氧化活性最好,活性肽G1对DPPH、ABTS、02-,·OH自由基清除率及铁离子还原能力依次为98.97%、85.11%、91.83%、93.40%、0.477;通过LC-MS-MS对活性肽G1进行鉴定,G1主要由15个氨基酸组成,荷质比m/z为672.39,分子质量为1 718.82 u,其氨基酸序列为 Glu-Met-Pro-Tur-lle-Ala-Ser-Met-Gly-lle-Tyr-Val-Val-Ser-Lys.
其他文献
通过实验室模拟富营养化水体进行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鲴(Plagiogathops micrloepis Bleeker)混养,结合同位素标记与微生物检测,研究其中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的变化及其对氮素迁移转化的影响,揭示鲢鳙鲴混养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鲢鳙鲴混养增加了沉积物中氨化细菌(芽孢杆菌属与假单胞菌属)的数量,实验结束时,与其它组相比,鲢鳙鲴组的芽孢杆菌属(Bacillus)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总占比最高
阐述了国内外针对胶体在饱和多孔介质中运移模拟方法的研究进展:胶体在多孔介质中由于对流和弥散作用发生运移,而由于表面沉积和筛滤作用滞留在多孔介质中,通常采用含有滞留项的对流弥散方程对胶体的运移行为进行宏观描述,并通过拟合得到胶体运移和滞留的宏观参数,但是对流弥散方程是对试验曲线的宏观描述,无法解释其背后的微观机理;胶体的运移和滞留作用由胶体的微观受力决定,包括胶体在水中的布朗运动和有效重力,胶体-胶体/胶体-固相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流场作用在胶体上的力3个部分;为了实现从微观受力到宏观参数的升尺度计算,研
以TiO2光阳极结合自养型生物阴极,构建双室微生物光电合成(MPES)系统,以光能作为主要的能量来源,探究MPES还原CO2合成乙酸的性能及其限制因素.结果表明,光阳极取代纯电化学阳极显著降低了MPES生物阴极对外电压的需求.MPES能持续稳定运行,平均产乙酸速率为(1.18±0.11)mmol/(L·d),法拉第效率为45.75%±3.97%.光阳极驱动阴极产生氢气,推测阴极微生物倾向于利用氢转移的方式来进行电子传递.外加电压通过影响光阳极的给电子能力从而对MPES的性能产生显著的影响,当外电压从0.4
综合Landsat和国产高分2号遥感影像反演地表温度、划分地表覆被类型,通过划分100m×100m~1000m×1000m等多个网格单元,分析北京市五环内热环境影响因素的粒度效应;并基于最优粒度分析城市景观组分和构型特征与热环境特征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随粒度增加,网格单元内平均地表温度和不透水地表(IS)、植被水体(GWS)面积比的相关系数先减小后逐渐上升,相关系数在600m×600m处趋于平缓,说明北京市五环内热环境对景观的响应特征在此粒度下最敏感;基于最优粒度的1796个网格中,温度平均值(Tm)与
基于MODIS卫星遥感数据,计算了中国284个地级市2018年的年平均地表城市热岛强度,分析了中国地表城市热岛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空间集聚模式.结合多元遥感数据、气象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了日间和夜间地表城市热岛强度主要驱动因素的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中国地表城市热岛强度的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地理加权模型相比传统的普通最小二乘模型,极大地提高了驱动因素的解释程度,日间和夜间的决定系数分别由最小二乘模型的0.659和0.189提高到了0.876和0.651并且具有更低的残差平
为实现堆肥过程N2O、CH4和NH3的同步减排,在双氰胺和氢醌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磷石膏和过磷酸钙添加对猪粪堆肥温室气体和NH3排放的影响.以猪粪和玉米秸秆为堆肥原料,设置3个堆肥处理:只添加双氰胺和氢醌(HD)、添加双氰胺、氢醌和磷石膏(HD+P)和添加双氰胺、氢醌和过磷酸钙(HD+S),在60L的发酵罐中进行40d的堆肥实验.结果表明:在双氰胺和氢醌的基础上添加磷石膏和过磷酸钙可提高堆肥腐熟度,降低碳(7.58%~11.33%)和氮(25.03%~33.42%)的损失.3种添加剂联用可同步减少15.21
利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测度中国大陆地区30个省市自治区(不含西藏)2003~2016年的绿色增长水平,并构建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实证考察了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驱动省际绿色增长的空间效应.结果表明,知识创新对绿色增长水平产生显著的正向空间影响,直接效应为2.35×10-5,间接效应为3.75×10-5;本地区技术创新水平对本地绿色增长水平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影响系数为0.1590,而周边地区技术创新水平对本地绿色增长水平的空间影响并不显著;本地制度创新对本地绿色增长水平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影响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对白洋淀水体、沉积物以及7种底栖动物中喹诺酮类抗生素(QNs)进行检测,并探究QNs在底栖动物中的生物富集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白洋淀水体中,ΣQNs浓度为0.7380~2004ng/L,其中氟甲喹(FLU)平均浓度最高(168.0ng/L),而在底栖动物中,氧氟沙星(OFL)和诺氟沙星(NOR)的检出率最高(Freq=100%),其次为FLU和恩诺沙星(ENR)(Freq≥50%),其余QNs检出率小于40%(Freq≤40%),底栖动物中
以深圳、湖北、广东、上海及北京5个碳交易中心2015~2020年的日交易数据为基础,设置了Ave、Med、Max、Min4种交易情境,采用TGARCH-VaR模型对不同情境下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风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情境下碳排放交易市场风险存在差异,各情境的市场稳定性、政策响应度均存在一定规律:Ave情境碳现货收益率波动幅度最小,而Max情境与Min情境碳现货收益率波动幅度较大,意味着Ave情境下碳市场的风险最小.4种情境下碳市场都存在风险杠杆效应,坏消息对市场波动的冲击要大于好消息的冲击;Med情
以早籼米为原料制成米饭并将其干燥研磨成粉末分别以不同比例与生大米粉末混合,通过对大米粉的糊化和凝胶等理化特性以及粉条的蒸煮损失和拉伸性能进行分析,并结合感官评价研究米饭添加量对大米粉性质及粉条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米饭添加量糊化特性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主要是大米粉的糊化温度与米饭添加量成正比,峰值黏度、衰减值与米饭添加量成反比;其中添加量为15%的大米粉凝胶硬度、弹性、咀嚼性和回弹性最大,均显著(P<0.05)高于其他样品;溶解度和膨胀力则受米饭添加量的影响不显著.在粉条品质方面,米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