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独生子女的增多,许多教师普遍认为当今的学生越来越难管。于是,有一些教师,当学生难以管教或不听话时,动不动就会对学生说:“等着,我叫你班主任来。”(因为一般来说学生都怕班主任)这本是吓唬学生的手段,当然有时也真的会叫班主任来收拾“残局”。这样一两次无可非议,但是每次学生不听话时都是用这招,难免就有些不灵了,而且从中还会出现不少“负面作用”。
怎么说呢?我认为理由有五。
一、这是吓唬学生的手段,成效不大,只得一时,不得长久。我们都知道,如果一个老师动不动就对学生说:“叫你班主任来。”(班主任有时来有时不来)久而久之,学生就会“麻木”了。特别是那些调皮的学生,听多了也知道老师是在吓唬他们。也有班主任真来的时候,但又能怎么样呢?大不了班主任教训他们一通,他们也是慑于班主任在而变“乖”,可班主任不可能时刻都能来帮你管啊,班主任一走,学生们还是现出他们的“庐山真面目”,这样一来,学生会越来越难管。
二、这是教师教育水平有待提高的表现。求助于班主任,多少都是自己难以应付的最后对策。做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但要教学生知识,而且还要教学生怎样做人。当你把一班学生治得服服帖帖,学生又认真学习时,你是一名成功的老师,当你的教学水平不错,但学生不听你的话,甚至跟你作对时,这说明你还不是一名成功的教师。因为我认为,教学,首先要教学生做人,纪律都管不好的老师,又怎能说他(她)的水平高呢?纪律是根本,只有纪律好了,学生的成绩才有可能提高。动不动就“叫你班主任来”,这只能说明自己还没有办法管教学生,让学生服你,自己的教育水平有待于提高。
三、会令领导、同事小看你。本来教学生和管学生是分不开的,但当你把管学生的任务交给班主任时,久而久之,同事、领导、班主任都会认为你无能,因而在心里小看你。我没当班主任时,一次上课,有一位学生老是在下面讲话,我多次批评他,他也不予理睬。当时的我束手无策,放下所有的学生就去办公室找到他的班主任。让我没有想到的是,这位班主任脸色很难看,极不高兴,而且嘴里说着很不好听的话。虽然最终解决了事情,但我却有一种异样的感觉:班主任觉得我无能,学生也会看不起我。所以,从那时起,我就下决心要像那些有经验的班主任一样,在处理学生问题时,要依靠自己。再说,班主任本来就有许多事情要做,如果每个科任老师管教不了学生都“叫你班主任来”,班主任怎么会支架得住呢?而且,你如果爱用这招,你的教育教学水平很难有质的提高。因为很多教育教学经验都是靠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独自摸索而得来的,这个经验移交给班主任时,你又何来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
四、在学生中会缺少威信。学生的眼睛是雪亮的,当你用自己的独特方法使学生听你的话并认真学习时,学生会在心里由衷地佩服你,当你管教不了又总是用“叫你班主任来”狐假虎威时,你在学生心目中就会缺少威信。而当一个老师对学生缺少威信时,又怎能叫学生听你的话呢?特别是那些调皮的学生,他们会认为你无能,总是用班主任来吓唬他们,你在他们心目中就难以找到以往的威信。而有较高的威信,同时又能获得绝大多数学生的尊重、信赖,是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是做好一名教师的理想境界,由此看来,如果在学生中缺少威信,你就永远达不到这个境界了。
五、使师生关系僵化,教学工作不能顺利开展。当今的学生对人对事对物常用一双非常挑剔的眼光来看待。当一个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失去威信时,学生会认为你无能,动不动就向班主任打小报告,不懂得尊重人,不懂得包容。无形中他们会渐渐地疏远你,甚至不理会你,不配合你的教学。而教师的劳动对象永远是学生,师生关系的和谐直接决定教育质量的高低。特别是在素质教育呼唤全球的今天,学生聘老师上岗,教育部也号召全体教师要争取做个学生喜欢、欣赏的老师,跟学生搞好关系。在这种形势下,我们教师可谓是任重道远。因此,在管理学生时我们要讲究艺术,多看书多虚心学习,不要动不动就叫班主任来管,如果长此以往,你就会威信扫地,导致师生关系僵化,教学工作就无法顺利有效展开,更不要奢望教学质量的提高了。
因此,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当学生难以管教时,要自己竭力解决,不应该总是把希望寄托在领导或班主任身上,应冷静,应耐心、细心地去寻找原因,想办法解决,即使遇上一些必须班主任亲自出马解决的问题,自己也不能回避。应时刻把自己假想成班主任,积极参与班级管理,主动认真地去学习,去摸索,去总结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学生的方法,让学生由衷地佩服你,我觉得这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事实上,科任教师作为教育的实施者,要同样担负起教书和育人的双重任务。翻阅新课标,我们会看到这样的描述,各科教学是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进行德育的最常用的途径,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况且,非班主任教师如果想提高本学科的成绩,不是单纯依靠课堂教学就能解决的,而且要对学生实施爱的教育。要做到关心爱护学生,就必须对学生事事关心,要时常与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兴趣、爱好及家庭等各方面情况。尽管这些工作表面上看来都是班主任的职责,但是,一旦非班主任教师做了这样的实际工作,就会使学生产生亲近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可见科任教师有班主任的“心”,积极参与班级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可亲、可敬、可近、可信任的知心人,使教育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
(责任编辑 黄 晓)
怎么说呢?我认为理由有五。
一、这是吓唬学生的手段,成效不大,只得一时,不得长久。我们都知道,如果一个老师动不动就对学生说:“叫你班主任来。”(班主任有时来有时不来)久而久之,学生就会“麻木”了。特别是那些调皮的学生,听多了也知道老师是在吓唬他们。也有班主任真来的时候,但又能怎么样呢?大不了班主任教训他们一通,他们也是慑于班主任在而变“乖”,可班主任不可能时刻都能来帮你管啊,班主任一走,学生们还是现出他们的“庐山真面目”,这样一来,学生会越来越难管。
二、这是教师教育水平有待提高的表现。求助于班主任,多少都是自己难以应付的最后对策。做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但要教学生知识,而且还要教学生怎样做人。当你把一班学生治得服服帖帖,学生又认真学习时,你是一名成功的老师,当你的教学水平不错,但学生不听你的话,甚至跟你作对时,这说明你还不是一名成功的教师。因为我认为,教学,首先要教学生做人,纪律都管不好的老师,又怎能说他(她)的水平高呢?纪律是根本,只有纪律好了,学生的成绩才有可能提高。动不动就“叫你班主任来”,这只能说明自己还没有办法管教学生,让学生服你,自己的教育水平有待于提高。
三、会令领导、同事小看你。本来教学生和管学生是分不开的,但当你把管学生的任务交给班主任时,久而久之,同事、领导、班主任都会认为你无能,因而在心里小看你。我没当班主任时,一次上课,有一位学生老是在下面讲话,我多次批评他,他也不予理睬。当时的我束手无策,放下所有的学生就去办公室找到他的班主任。让我没有想到的是,这位班主任脸色很难看,极不高兴,而且嘴里说着很不好听的话。虽然最终解决了事情,但我却有一种异样的感觉:班主任觉得我无能,学生也会看不起我。所以,从那时起,我就下决心要像那些有经验的班主任一样,在处理学生问题时,要依靠自己。再说,班主任本来就有许多事情要做,如果每个科任老师管教不了学生都“叫你班主任来”,班主任怎么会支架得住呢?而且,你如果爱用这招,你的教育教学水平很难有质的提高。因为很多教育教学经验都是靠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独自摸索而得来的,这个经验移交给班主任时,你又何来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
四、在学生中会缺少威信。学生的眼睛是雪亮的,当你用自己的独特方法使学生听你的话并认真学习时,学生会在心里由衷地佩服你,当你管教不了又总是用“叫你班主任来”狐假虎威时,你在学生心目中就会缺少威信。而当一个老师对学生缺少威信时,又怎能叫学生听你的话呢?特别是那些调皮的学生,他们会认为你无能,总是用班主任来吓唬他们,你在他们心目中就难以找到以往的威信。而有较高的威信,同时又能获得绝大多数学生的尊重、信赖,是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是做好一名教师的理想境界,由此看来,如果在学生中缺少威信,你就永远达不到这个境界了。
五、使师生关系僵化,教学工作不能顺利开展。当今的学生对人对事对物常用一双非常挑剔的眼光来看待。当一个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失去威信时,学生会认为你无能,动不动就向班主任打小报告,不懂得尊重人,不懂得包容。无形中他们会渐渐地疏远你,甚至不理会你,不配合你的教学。而教师的劳动对象永远是学生,师生关系的和谐直接决定教育质量的高低。特别是在素质教育呼唤全球的今天,学生聘老师上岗,教育部也号召全体教师要争取做个学生喜欢、欣赏的老师,跟学生搞好关系。在这种形势下,我们教师可谓是任重道远。因此,在管理学生时我们要讲究艺术,多看书多虚心学习,不要动不动就叫班主任来管,如果长此以往,你就会威信扫地,导致师生关系僵化,教学工作就无法顺利有效展开,更不要奢望教学质量的提高了。
因此,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当学生难以管教时,要自己竭力解决,不应该总是把希望寄托在领导或班主任身上,应冷静,应耐心、细心地去寻找原因,想办法解决,即使遇上一些必须班主任亲自出马解决的问题,自己也不能回避。应时刻把自己假想成班主任,积极参与班级管理,主动认真地去学习,去摸索,去总结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学生的方法,让学生由衷地佩服你,我觉得这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事实上,科任教师作为教育的实施者,要同样担负起教书和育人的双重任务。翻阅新课标,我们会看到这样的描述,各科教学是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进行德育的最常用的途径,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况且,非班主任教师如果想提高本学科的成绩,不是单纯依靠课堂教学就能解决的,而且要对学生实施爱的教育。要做到关心爱护学生,就必须对学生事事关心,要时常与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兴趣、爱好及家庭等各方面情况。尽管这些工作表面上看来都是班主任的职责,但是,一旦非班主任教师做了这样的实际工作,就会使学生产生亲近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可见科任教师有班主任的“心”,积极参与班级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可亲、可敬、可近、可信任的知心人,使教育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
(责任编辑 黄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