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的思考与设计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H61655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其他文献
[摘 要]“先学后教”模式在地理教学中的实施,改变了原有课堂以教师为主的教学形式,强调学生的开放合作与探究学习。而“先学后教”模式下的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融合更是实现了地理教学动态化,让学生体会到地理学习的乐趣,提高了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也极大地促进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和自主分析能力的培养,符合新课改的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先学后教”;地理教学;信息技术
[摘 要]阅读教学是英語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深度阅读注重学生高阶思维的参与。文章从教师、学生和课堂教学活动三个方面,阐述了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  [关键词]思维品质;深度阅读;初中英语;阅读课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07-0037-03  思维品质作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摘 要]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要突出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微写作以其更日常、更大众、更迅速、更精练的文字表达特点,使写作训练日常化、生活化,从而成为提升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助推器。文章从“微写作激活学生写作思维”“微写作与课内阅读相结合”“基于微写作拓展课外写作训练”三方面入手,论述如何通过微写作训练落实核心素养的要求与内容,高效地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而提升其学科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微写作
[摘 要]近年,考查“人地协调观”的试题在高考卷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文章以2016—2020年高考文综全国卷为例,从考查水平、试题情境、试题结构、考查思维四个方面分析高考地理试题中人地协调观的考查特点。  [关键词]高考;地理;全国卷;人地协调观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25-0080-03  21世纪新一轮
【名师简介】刘哲,男,1970年生,吉林市人,北华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省级优秀课程组成员。主要从事中国近代史、高校历史批判性思维教学与研究。发表CSSCI论文2篇,省级论文5篇,出版编著1部,参编教材1部,参与省级立项1项,校级立项4项,指导国家级大创项目1项。  [摘要]教育部考试中心于2019年12月推出的《考试蓝皮书:中国高考报告(2020)》指出,批判性思维将成为本轮高考命题改革的主攻
[摘要]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传统文化教学是现代教育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初中各学科的教学中,有利于學生了解并传承传统文化。文章结合教学实际,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作用以及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渗透;建议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
[摘要]“前置性学习”,是生本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一种体现。将教学目标前置,促使学生提前介入学习的“问题”,可以比较好地催生“鱼”与“渔”共得的教学场景,这是对传统课堂“先教后学”的一种革新。“前置性学习”方便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基点”,使教学更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关键词]前置性学习;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
[摘要]作文写作对于语文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多种因素的干扰,初中作文教学出现了一些误区。文章重点分析了描写同一主题的两篇作文,并提出了一些能够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写作;对比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 2020)16-0014-02  这次作文的主题是“暑假趣事”,看似容易写,其实要写好并不容
[摘要]以天祝一中高中历史教学研究为依托,对高中历史教学策略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研究和总结,提出了“以作促学,以作促教”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以作促学,以作促教”教学模式力图适应新课改提升学生能力的要求,以促进高中历史教学,引领高中所有学科的教学改革,推动新课改的实施,为提升学生学科素养寻求途径。  [关键词]大数据;高中历史;以作促学;以作促教;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5
[摘 要]针对初中生的认知特点,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设计过程中,切实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直面他们成长中遇到的问题,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进而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生活实际;教学实践;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34-0045-02  在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设计中,如何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