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晚期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后不良反应的护理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51089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肝癌发病率占恶性肿瘤的第3位.随着肝癌手术方法的改进,我国肝癌5年生存率不断提高.但患者就诊时多属中、晚期,由于手术切除率低,术后复发率高,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已被公认为是非手术疗法中的首选治疗方法[1].介入治疗虽是微创性治疗,但目前仍存在不少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发热、排尿困难等.肝癌介入治疗栓塞后不良反应主要是由化疗药物毒性、肿瘤组织坏死、感染或穿刺损伤等引起[2].现将我院2003年3月至2005年12月76例中晚期肝癌患者介入治疗栓塞后不良反应的护理报告如下。

其他文献
目的检测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对常见抗生素的敏感性及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表型的表达。方法标本接收后分别划线接种于不同平板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及鉴定,对分离出的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依据CLSI 2013进行判断。药物敏感性检测采用K–B纸片扩散法,β内酰胺酶耐药表型检测采用Etest法。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不同产酶组间药物敏感性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
消化道肿瘤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临床确诊时75%属于中晚期,手术难以切除.我科自2003年10月采用奥沙利铂(艾恒)、卡培他滨(希罗达)治疗中晚期消化道肿瘤,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2003年6月至2005年6月,我科共收治40例胃肠道肿瘤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术后20例采用早期肠内营养,20例采取传统的肠外营养.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