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按自己的方式过一生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j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浙江钱塘,袁枚呱呱坠地,给家人带来了无限欢乐和希望。随着年龄的增长,袁枚逐渐展现出“幼有异禀”的天赋,人生如开挂一般:12岁考取秀才,23岁金榜题名,先是供奉翰林,然后外调做官。
  跟所有文学青年一样,袁枚初入官场时也立志要“致君尧舜上”,一心一意做官。为官期间,他更是秉公办事,颇有政绩,努力践行着“此去好修《循吏传》”的志向。
  但官场毕竟是官场,免不了互相倾轧。再加上清代官场格外注重繁文缛节,比如:下级参见上级须先在一定距离内跑步上前,作小跪姿势,而且不能发出声响,获准后才能起身入座;参见的名帖上,书写职衔的字迹要小,否则将视为不敬……这些条条框框让袁枚很不习惯,他忍不住吐槽:“然士大夫宁为权门之草木,勿为权门之鹰犬,何也,草木不过供其赏玩,可以免祸,恰无害于人;为其鹰犬,则有害于人,而己亦难免祸。”
  既然不愿受束缚,不如换种活法。
  于是,乾隆十四年(1749年),33岁的袁枚在事业顺遂之际做了一件令人咋舌之事——辞官归隐。他对上称父亲去世,自己要服丁忧,归家赡养老母。朝廷无法拒绝,只好批准。
  但这显然不是真正原因。
  千年前,生发了“莼鲈之思”的张季鹰感叹:“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然后辞官。千年后,袁枚感叹:“人生不得行胸臆,纵年百岁犹为天。”他也辞官,去追求想过的生活。
  王羲之有兰亭,王维有辋川别业,袁枚则有“随园”。辞官前一年,他就用300两银子买下了金陵城郊的一座废旧庄园,经过修葺改造后更名为“随园”。
  其实,随园大有来头,原为曹雪芹祖父曹寅园林、《红楼梦》里大观园的前身。为何叫随园?原因有三。
  其一,曹家没落后,园林归于接任江宁织造的隋赫德,袁枚将“隋园”更名为“随园”。其二,袁枚修葺此园时就势取景,随心随性,“随高置楼、随溪建亭、随涧搭桥、随流作舟”。其三,袁枚在经历宦海沉浮后,人生态度转变。此时,他追求的不再是仕途,而是听从内心、无问西东的生活。他在修葺随园的同时,也是在营造自己的精神家园。
  正是在与随园的相依相伴中,袁枚完成了他个性的塑造。
  在随园,无案牍之劳形,袁枚可以尽情看自己想看的书。
  袁枚自幼好書,但“家贫难致”。为此,他曾写过一首《对书叹》:“我年十二三,爱书如爱命;每过书肆中,两脚先立定。苦无买书钱,梦中犹买归。”
  可以想象,小袁枚路过书肆窗外,恰好瞥见里面陈列着几本慕名已久但无缘拜读的书,欲望驱使他步入书肆,而他未发育成熟的个头恰巧又不会引起掌柜的注意。在如饥似渴地翻阅后,他抬起头时发现天已经黑了,这才回家。当晚他做了个梦,梦里书就摆在他枕边,近得可以闻到墨香。
  正因为儿时的这段经历,他才对借书有一番独到见解:书非借不能读也。
  脱贫之后,袁枚看到好书就买。尽管他如此爱书,但只要有人来借阅,袁枚必慷慨借予。他的家中藏书多达40万卷,晚年却捐掉了十之六七。
  苦心收藏,缘何散去?因为智者不藏书啊!三国儒将周瑜家中的书房就空无一卷,有人问他原因,他回答:“读完一卷烧一卷,反而都牢记于心了。”袁枚身为一代文豪,当然不会如此简单粗暴地对待书,他觉得最好的方式便是“散”,即看完就捐赠给他人。这样一来既可敦促自己快速读完,又惠及别人。
  袁枚不仅好书,而且好吃。
  袁枚的好吃不似苏东坡的好吃。苏东坡是箪食瓢饮,而不改其乐。苏东坡小时候没口福,吃的是“三白”,即一碗白米饭、一碟白萝卜、一勺白粗盐。但对苏东坡来说,足矣!包括后来苏东坡被贬惠州,他又把热带水果当饭吃,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的佳话。
  后世推崇苏东坡的好吃,更多是他那种“以食解闷”的豁达。
  袁枚不同。袁枚追求色香味俱全,他曾在《品味》一诗中写道:“平生品味似评诗,别有酸咸世不知。第一要看色香好,明珠仙露上盘时。”
  他遍集天下美食名点,编辑成册,名为《随园食单》。《随园食单》记述的菜肴、饭点和茶酒共326种,堪称提升吃货自我修养的百科全书。
  就以茶叶蛋这样的平民化食物为例,按书中烹调指南,需“两枝线香”,约四小时。后人依此法烹煮,果然煮四个小时左右的茶叶蛋,能恰到好处地腌入滋味。
  有时,为求得食谱,袁枚不惜屈躬。一次,某蒋姓朋友请袁枚吃了一道色泽美观、味道不俗的豆腐。袁枚当即索要食谱,朋友却不愿给。袁枚不甘示弱,表示愿重金买下,朋友仍不给。袁枚急了,当场给朋友鞠了三个躬。朋友见状大笑:“子才(袁枚字)不曾折腰事权贵,而今却折腰为豆腐!”说完,把豆腐食谱赠予了袁枚。
  而且,袁枚还会识人,堪称烹饪界的伯乐。
  袁家有位大厨,别人重金挖他,他却不愿离开袁家。有人问他原因,大厨答:知己难,知味尤难。正是因为袁枚懂他以及他烹饪的美食,所以大厨觉得袁枚就是自己的伯乐,说什么也不离开袁家。
  直木奖得主杉森久英所著的《皇室料理番》中,主角笃藏有句名言:
  “怎么能把我当个普通的厨师!我倾注了热情、气魄与美的菜肴,绝不逊于美术馆里的艺术品。”
  是啊,顶级厨师做的都是艺术品!大厨做的艺术品,当然需要由袁枚这样的艺术家来品鉴!
  袁枚不但好书、好吃,还好名。
  袁枚一位朋友的儿子年轻好学,拿着诗作来请教袁枚。袁枚读后,赞叹了几句。不料此人告别时却说:“本人不好名,先生千万别把我的诗拿给别人看。”袁枚听后,十分鄙夷:“此人矜情作态,格局太小。”在他看来,能以诗文扬名天下,理所应当,没什么见不得人。
  有位官人自称不好名,袁枚听后说:“孔子曾说过‘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圣贤尚且如此重名,何况你呢?”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对于这个道理,袁枚也深表认同。   由于他的文采和笔耕不辍,名望也日渐高涨。在时人眼里,袁枚与纪晓岚并称“南袁北纪”,又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嘉三大家”,而三人中首推袁枚。
  有了这样的咖位,袁枚的诗文集“上自朝廷公卿,下至市井负贩,皆知贵重之”,甚至连高丽也有人前来求购。而且,袁枚的润笔费有时高得离谱,某次他替人撰写墓志铭,对方随手一打赏就是万金。
  袁枚的孙子袁祖志在《随园琐记》中炫耀这件事:“……五十年中,卖文为活,竟有一篇墓志赠银万金者,以故可以扩充园圃结构。”袁枚的稿费收入不但能养活全家几十口人,还能拿出一部分用于扩建随园。对于此事,袁枚当然会毫不避讳地说:“别羡慕,这是我应得的”
  除好书、好吃、好名外,袁枚还好游。
  年轻时,袁枚遵循“父母在,不远游”的规矩,待在随园,陪伴母亲享受天伦之乐。及至母亲逝世,他已64岁高龄。守孝三年后,他开始了壮游。
  别人劝他说,你都一把年纪了,安安心心居家养老,不是更好吗?袁枚表示我不听,我不听。他立志要做一个背包的诗人,活到老,游历到老,创作到老。
  袁枚对大自然的钟爱,使他战胜了肌体上的衰老。67岁那年,他登天台、游雁荡,渡钱塘、過兰溪,且吟且行,不亦乐乎,并写下了《周孝侯斩蛟台》《立夏日过天姥寺》等诗作。此外,他还绘制了《游雁荡图》,并装裱长轴,带回随园,悬挂壁间,供人观赏。
  袁枚四十多岁时,曾请相士算过一卦。相士预言,袁枚63岁得子,76岁寿终。到63岁时,袁枚果真老来得子。他就觉得相士算得准,料想76岁时大劫难逃。于是到了这一年,他深居简出,坐等人生最后一刻到来。
  没承想,他竟挺过了这年除夕,这一挺,又多活了六年。既然向天借到六年,岂能不好好度过?于是,次年起,袁枚又开始了壮游。直到去世前一年,他还重游扬州、苏州,到无锡,过慈溪。
  某作家曾写过这样一段话:在路上看到一对老情侣。老爷爷身穿墨绿色绒外套,是老克勒式打扮。老太太拄着拐杖,上衣是皮夹克,下身穿着浅蓝色牛仔裤,夹着一根烟,边走边抽……结论就是,我才不要推着轮椅看夕阳呢,我要健康、聪明、矫健且酷酷地老去,没入土前坚决不做尘,只成为风。
  可以说,在如何老去这件事上,袁枚教会了我们不少。
  而且世俗如此强大,强大到生不出改变它们的念头来,袁枚也给出了答案:不必太在乎世俗的看法。
  袁枚14岁时就写下了名篇《郭巨埋儿论》。在他看来,郭巨为孝母而埋儿的行为不近人情,如此观点自然与当时的旧礼教相去甚远,但袁枚仍要说出来。年长以后,他公开招收女弟子,开女子教育之先河。这在当时也是惊世骇俗的大胆创举。要知道,封建时代,女子无才便是德。
  天下士人觉得老老实实当官才是正道,袁枚却选择辞官归隐,徜徉于书与美食间;别人劝他安心养老,他偏要做一个背包的诗人。就是这样一个不太在乎世俗看法的袁枚,活成了清代集大成者。
  所以说,如果非要追究怎样过完一生才算成功,答案恐怕只有一种: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度过。
  编辑/夏涵
其他文献
马尾辫怎么绑才好看?  神回复:绑马尾秘籍,只要三步——1.长得好看;2.长得好看;3.随便绑。  你听过的表面上无比向上其实背后无比凄凉的话是什么?  神回复:其实,你是个好人。  什么群舞适合两个男生和25个女生跳?不是需要跳什么舞,而是应该跳什么主题,什么情节。班上只有两个男生,要照顾他们。  神回复:跳绳。  为什么一杯清水因滴入一滴污水而变污浊,一杯污水却不会因一滴清水而清澈?  神回復
二十世纪中期,随着经濟形势的转变,欧洲主妇们更加注重健康,她们常常一边做家务,一边利用手中的工具健身,堪称多面手主妇。
王建是唐代中后期诗人,一生只做过秘书郎、县尉、太常寺丞等小官,因而了解民生疾苦,写了大量乐府诗。  王建和大宦官王守澄是同宗,两人还颇有交情。王建当渭南县尉时,曾到王守澄处喝酒。酒喝多了,话就说偏了,王建居然在王守澄面前说起东汉灵帝信任宦官,兴起关、杀正直大臣之风,最后造成了东汉的覆亡。王守澄听后非常生气,认为他这是在讽刺、映射自己,就想找机会害王建。  于是王守澄说:“老弟你写了大量的宫词,天下
电影《倩女幽魂》里,聂小倩和宁采臣没能在一起,小倩去投胎,宁采臣继续收账,实在悲摧。原著《聂小倩》则要欢喜得多,蒲松龄给了他们一场美好的大团圆。尤其是宁采臣带聂小倩回家后,苦尽甘来的家庭关系让人羡慕、引人反思。  原著中的宁采臣很硬气,是一枚钢铁直男,经常把“生平无二色”挂在嘴上,不纳妾、不蓄婢、不嫖娼。在兰若寺,他完全不受诱惑,由于没有和被妖怪控制的小倩发生关系,最终保了一命。后来,在小倩的请求
“皇上有旨,刀下留人!”公元559年一个炎热的夏日,一骑如飞闯入胶州城(今属山东潍坊),特使一路挥舞着特赦令高喊。可惜晚了一步,胶州市长杜弼已经被先到的钦差奉诏以谋反罪诛杀。  杜弼出身于北魏低级官吏家庭,“家贫无书”,12岁才争取到去公立学校读书的机会。小杜天性聪敏,勤学苦思,能举一反三,被老师视为奇才。几年后,教育局局长到校考查学生学业,面对局长所抛出的问题,不少同学支支吾吾不知所云,唯独小杜
1561年,28岁的奥兰治亲王威廉(即威廉一世,荷兰奥兰治王朝的开国执政)与17岁的安娜缔结良缘。这桩婚姻备受当时欧洲上流社会的瞩目,因为安娜是萨克森选侯(萨克森一維腾堡公国的君主继承者)唯一的孩子,是欧洲最显赫最富有的女继承人之一。威廉的出身虽然和安娜相去甚远,但他是西班牙国王查理五世最喜爱的青年才俊,是查理五世眼前的红人。  因为威廉结过一次婚,其妻子亡故,安娜的监护人——她的叔叔一开始不太赞
现代人爱穿满身logo的高定来体现高贵的身份,古代人也爱规定什么阶层穿什么衣服,以体现身份,比如皇帝。  古代的帝王们受《周易》的影响,崇尚“九五之尊”,《易·乾》中说:“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意思是说这条龙已经飞上天了,表示达到了最高境界。所以皇帝的龙袍上一般都绣九条龙,而且无论从前还是从后看,龙的数量都是五条,正好象征着“九五之尊”。不过也有超过九条的,嘉靖的“燕弁服”仅领子和袖子上的龙
卖药广告酷毙了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湖广和云贵地区出现了可怕的疟疾,而特效药奎宁丸還未普遍使用。边远地区的百姓多用乞求仙婆施法驱邪,或请巫医服符水来治病,因此死亡率甚高。广州名医梁培基以他特有的眼光,大胆地推出了一种自制的治疟疾药物,疗效显著。为了让老百姓尽快了解并接受这一新生事物,梁培基动了不少脑筋。  不久,在广西、贵州、云南的一些地方出现了一批行迹独特的人,他们专在闹市的醒目位置的墙上书写
1939年,二战开始没多久,德国高层就着手谋划研制原子弹,用以夺取战争的决定性胜利。为了尽快研制出原子弹,德国成立了一支由众多诺贝尔奖得主组成的庞大专家团队,还让著名的诺贝尔奖得主、量子物理學的主要创始人沃纳·卡尔·海森堡担任首席专家。  为了完成任务,海森堡带领专家团队,没日没夜地泡在研究室,一遍又一遍地演算公式,计算原子弹的各种成分、用量。  尽管如此,原子弹的研制却始终没有重大突破,一直卡在
西汉时,汉朝北方疆域常年受匈奴骚扰,双方战事不断。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秋,汉武帝派贰师将军领兵讨伐匈奴,另派一人为其押运辎重。这人便是“飞将军”李广之孙一一李陵。  习得李家传世弓法的李陵一心想要建功立业、光耀门楣,自然不屑于只做后勤工作。于是,李陵上奏折说:“我的兵士都是力大无比、剑术优良的勇士,只做后勤是不是有点儿大材小用?”但汉武帝的态度很坚定,说精兵好马都派给主战场了,实在没有多余的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