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如何指导有方

来源 :出国与就业·就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lijuan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千方百计地扩大就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高校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的棘手问题。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就业指导工作已日显其重要性。那么如何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呢?笔者主要从观念转变、机构人员和措施应对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理论探讨。
  
  1.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1.1 国际就业形势对中国的影响
  据国际劳工组织的研究报告显示:全世界30亿经济活动人口中,失业人口有1-5亿,不充分就业人口有7.5至9亿,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如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一样,就业形势依然严峻。[1]同时,严峻的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劳动力市场造成强劲冲击。
  1.2 改革进入攻坚期和近几年持续低迷的经济形势的影响
  我国的经济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GDP的增长速度明显放慢,传统产业的调整升级使原有岗位数大大减少,而新兴产业所新增的岗位远不能满足就业的需求。
  1.3 高校扩招与就业制度改革的影响
  高校连续几年的扩招,大学生就业高峰与全社会就业高峰重叠,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新的压力和难度。艰难的就业形势下,而大学毕业生普遍择业能力不强。而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又没有有效地跟上,在这种背景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有资料显示,2007年,我国研究生初次就业率为95%,与90年代中期相比,下降了14个百分点;本科生初次就业率为70%,同比下降了10个百分点;专科生则下降了40个百分点。[2]可以预见,今后大学生就业状况将持续低迷,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将更加突出,大学生就业工作将更加任重而道远。严峻的就业形势是对全社会的一个考验。如何最大限度地克服严峻的就业形势带来的负面影响,实现理想的就业率,除大学毕业生自身努力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并提供政策支持外,高校的学生工作者,特别是就业指导工作人员责无旁贷。
  
  2.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必要性
  
  2.1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十八届大会通过《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建议》中指出“学习和职业的方向指导,应看成是一个连续过程和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帮助每一个人在教育上和职业上作出正确的选择。大学生就业指导是帮助大学生认识自己,给他们介绍职业知识,解答择业问题,提出职业选择建议,指导他们规划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2008年,新华社发表了题为《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的评论员文章。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各高校都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采取措施,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渠道。”因此,本着服务最广大毕业生和为其切身利益着想,必须对大学生进行正确有效的就业指导。
  首先,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现了高校关心学生、服务学生的宗旨,代表了广大学生的切身利益。众所周知,目前高校的收费已经完成了与市场的接轨。本科大学生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已经超过了1万元,这对并不宽裕的普通家庭来说实在是一笔相当沉重的负担。对大学毕业生及其家人来说,如果一毕业就面临着失业意味着无情的打击和社会的残忍。由于大学毕业生社会经验不足、心理不成熟,更由于其是初次就业,相当多的大学毕业生缺乏对自我的客观、系统、科学的认识,他们获得职业信息的能力不强,同时职业规划能力也十分地欠缺,择业能力不强。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是人生的一大转折,能否在此转折之际,尽快地对社会形成准确地认识,从各方面做好准备,是大学生能否顺利完成向社会人的转变,逐步走向成功的关键。
  其次,大学生就业指导是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加快发展的需要。大学生就业指导促进了教育与社会的结合,沟通了学校教育与社会的联系。就业指导就像纽带、桥梁一样,将学校、学生、社会紧密地联系起来;同时,又像杠杆和指挥棒一样,对学校的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就业指导,学校既可以向社会宣传学科及其发展方向,向社会推荐毕业生,又可以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和反馈中,消除学校的教育培养与社会实际需要相脱节的现象,增强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适应能力,指导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3]大学毕业生是高等学校向社会输出的“教育产品”,毕业生能否受到社会的欢迎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声誉、地位乃至生存和发展。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切入点,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高校通过就业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将直接促进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最后,大学生就业指导是我国参与全球经济竞争和开发人力资源的最根本要求。人力资源,特别是高层次的人力资源配置的合理与否,是关系到一国政治、经济、科技及文化诸方面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盲目择业和就业不足将造成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大学毕业生就业是高层次人力资源配置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有效的就业指导,能够帮助大学毕业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为他们事业成功和幸福生活提供一个良好的开端,以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及社会价值;有效的就业指导能帮助用人单位选择到所需要的劳动者,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为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企业发展提供前提条件;同时,有效的就业指导能实现理想的就业,提高一次就业率,减少社会中存在的不稳定的因素,有利于维护高校和社会的稳定,也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2.2 目前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据广东省一项对就业指导服务项目的效果和满意度的调查反映:虽然各高校普遍开展了毕业生就业指导,但有近六成的大学生认为作用“一般”和“没有作用”;有近五成的大学生对高校的就业指导表示了不满意,认为高校提供的就业指导系统性不够,专业性不强,个体指导欠缺。[4]
  上述个案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全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我们认为造成以上情况的原因主要表现为:(1)虽然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但仍有一部分高校不重视就业工作,没有采取实际的行动或措施,实际效果差强人意。(2)一部分就业指导人员的水平不高,就业指导能力欠缺。就业指导人员远远没有达到“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要求,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许多高校就业指导人员大多数由学校的政工人员兼任,专职人员较少,而专业人士(就业指导师)更是凤毛麟角。(3)就业指导的内容空洞,手段落后。一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走过场,缺少实质性的内容;理论脱离实际,内容陈旧,可操作性和指导性不强;少数学校仍停留在几条标语和几场讲座的形式上,缺乏现代化的指导手段。(4)针对毕业生个体的指导力度不够。相当多的大学毕业生没有得到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服务。
  
  3.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
  
  3.1 高度重视、转变观念
  高校就业工作不仅仅是大学毕业生个人的事情,也不仅仅是用人单位的事情,它也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各高校的重要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各高校都要本着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从维护高校和社会稳定的高度,认识到就业工作的重要性。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大学生“就业难”已经引起了各级党委和政府、各高校的重视。有关政府部门已经采取了一定的措施缓解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
  在现阶段,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主要由各高校承担,因此高校的毕业生工作者在扩大毕业生就业率方面担负着特别重要的责任。各高校必须从实践“三个代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要从服务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角度出发加强和改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当前,要特别摒除那种要不要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无所谓的极端错误思想。实践证明这种观点是极端短视和不负责任的。当前各高校应认清形势,明确责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就业指导工作,尤其是要重点做好家境贫寒、品学兼优的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3.2 机构健全、人员到位
  “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美国、日本等国家都存在这一就业难题,而且出现得比我国早。他们在就业指导方面已经有了一套较为成熟的经验,对我们不无借鉴意义。在国外,大学生就业是整个社会的事。政府、高校、社会中介在这个过程中各有分工,自成体系。如美国,加州大学的一家分校只有2000人学生,但就业指导中心的专职老师就有16人。中心除了提供就业信息外,还开设就业指导训练课程。日本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由厚生劳动省下属的“学生职业中心”负责,各高校的院系都设有“就业指导课”。[5]
  目前,各高校就业指导中心一般都设在学生处或与招生部门结合在一起。就业指导工作没有一个单独的部门,人员和资金方面都受到较大限制。高校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基本上由两部分教师组成:一部分是德育课的专职教师,另一部分是大学生思政治工作者。缺陷是就业理论与实际工作脱节。就业指导师资不强是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弱点之一,指导效果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影响。
  由于大学生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稳定,更关系到高校的生存和发展。各高校应高度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加强就业工作指导力度。综合性、规模大的高校应设立单独的“就业指导中心”或就业指导处,并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给予适度倾斜。就业指导工作专家化,加强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培训,建立一支专职为主、兼职为辅,专兼结合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
  3.3 创新措施,提高绩效
  首先,创新就业指导内容,引入终身学习观,转变就业观念。大学教育关键在于培养他们的就业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讲求通识教育。从国际经验来看,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和不发达地区,以及选择灵活就业方式各国都有先例。我国大学生也应该转变择业观念。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的教育水平必然普遍提高,大学生不应特殊化,而是应该像普通劳动者一样,凭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参与劳动力市场的公平竞争,按照市场竞争的规则解决就业问题。为了帮助大学生尽快转变就业观念和多渠道就业,建议在大学生中开展“国情教育”,结合个人专业和自身特长,有系统地介绍新农村建设和西部开发,并通过实地考察和实习,使大学生了解农村和西部在国家发展中的前景。
  其次,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就业指导课的内容,除了分析就业形势和宏观政策以帮助学生及时了解职业市场的变化和提高他们的职业兴趣和职业定位意识外,还应该包括一些具体的操作性强的求职技能。如通过职业测评,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以确定适合自已的职业种类;还包括面谈,社交礼仪、发型服饰等求职技巧,以及如何撰写简历和求职信,怎样获取工作机会和信息,怎样与用人单位就工资待遇问题谈判,怎样表示接受或拒绝用人单位的要约,如何签约等等。就业指导课还应该包括创业教育。毕业生创业不仅可以创造大学生自身的就业机会,同时也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大学生是知识精英,鼓励他们自主创业,引导他们到边远地区和农村地区创业,对于发挥他们的技能,推动当地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是未来扩大就业,缩小地区差别、城乡差别的重要手段。政府和各高校应加强学生创业教育,出台相关政策积极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
  再次,加强就业指导。目前,各高校一提到就业指导就是就业形势分析和形势政策报告会等。诚然,形势政策分析是必要的,但这种“快餐”式的就业指导缺乏针对性,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毕业生更欢迎人性化的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人性化就业指导对指导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导人员不仅要熟悉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情况和方法,而且要掌握毕业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特点,还要有相当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能为学生解决思想和心理问题。高校的就业指导部门应配备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有针对必于从事毕业生指导工作。通过提供政策咨询服务、心理测试、职业生涯指导、求职应聘技巧等人性化的服务,保证每一个在求职中遇到困难的毕业生能够得到帮助和支援。[6]
  最后,积极与用人单位沟通,拓宽就业渠道。当前应进一步完善就业信息(毕业生的信息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登记制度。所有用人单位,必须先上报需求信息。在此基础上,尽快建立功能完善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实现信息共享。[7]高校要加强与社会,特别是用人单位的联系,注重就业市场的信息反馈,把人才的培养方向和质量置于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检验和评价之下,适时调整专业结构,改革课程,促进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融合,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8]高校必须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与其保持良好的关系,并不断向它们介绍优秀的学生以及成功毕业生的事例,积极拓宽就业渠道,获取更多的工作岗位。高校应主动与用人单位联系,以互利互惠的原则,建立就业基地,既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实习机会,又增进就业双方的了解,为毕业生充分就业创造条件。通过组织学生参观企业,从企业聘请客座教授、建立实习基地和就业基地等方式,加强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特别是工作场所的联系,以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燕斌.世界就业形势及其主要特征[J].人口与经济,2001:29.
  [2]丁元竹.正确认识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J].宏观经济研究.2003.3.
  [3]赵任凭.加入WTO与大学生就业指导[J].教育探索.2003.3.
  [4]薛彪.广东省大学生就业相关问题的调查与分析[J].高教探索.2003.2.
  [5]李萍.中外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比较分析及启示[J].大学生就业研究.2002.5.
  [6]水平.侯贵生.对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2.11.
  [7]房欲飞.国际视野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J].江苏高教.2003.2.
  [8]袁敬伟.陈军.关于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中国高教研究.2002.6.
  
  作者简介:林畅(1978—),男,武汉大学政治与管理学院博士,三峡大学政法学院讲师,研究生处学工办主任,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和政治学理论。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在当前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重视国有企业的发展是非常关键的.对于国有企业的职工,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利于更好的保持他们思想的时代
品牌的建立一直是中国轻纺城经久不衰的话题。早些年,虽然柯桥区的面料企业“防止被仿织”和“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意识很浓,但不少企业的品牌建设缺乏实质性的突破。近几年,
【摘要】随着我国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既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用人单位找不到满意合适的高技能人才,另一方面部分高职生找不到相应的工作岗位,产生很不协调的局面,造成这一局面的关键因素是高职生就业竞争力的缺乏。因此,高职院校在改革发展过程中,要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努力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高职生;就业竞争力;教育;建设    近年来
本文系统地论述了淡水资源的重要性、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严峻形势、国际水法和外国水法可资借鉴的一些特点、中国必须坚持"以法治水"的理念等问题,并对中国应怎样贯彻"以
本文主要分析了预拌混凝土企业中成本的特点和构成,并针对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途径。 This article mainly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ompositi
产能过剩问题曾导致很多行业的企业因拖欠贷款而濒临破产,如今,化纤行业也似乎遇到了产能阶段性过剩的困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何在寒冬中寻求突围?“消化过剩产能,实现产业
农村土地整治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农村的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与否也具有重大意义.但是,现阶段我国在农村土地整治工作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因而对相
期刊
五四运动产生的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核心的“五四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丰富,但永不磨灭的是它薪火相传带给我们的警示与激励.一个时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不断加快,但是随之而来的也有环境问题,这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两大问题,对可持续性发展进程起到了一定的制约,这就需要在城市规划时,做好保护环境的规划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