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杖苷减轻大鼠创伤性颅脑损伤后的肠损伤:基于激活Sirt1介导的SOD2和HMGB1去乙酰化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d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虎杖苷(PD)对创伤性颅脑损伤(TBI)后大鼠肠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液压冲击损伤(FPI)方法用SD大鼠复制TBI动物模型,分别在TBI后12、24、48、72 h收集标本,每组5只;另将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n=5,除了FPI操作其他均进行)、TBI+NS组(n=5,TBI后给予和PD组等容积的生理盐水)和TBI+PD组(n=5,TBI后给予30 mg/kg的PD).记录大鼠体质量和粪便含水量,观察空肠组织病理,检测D-乳酸(D-LAC)、二胺氧化酶(DAO)、ZO-1和claudin-5水平,测定活性氧自由基(ROS)、过氧化脂质(LPO)和超氧化物岐化酶2(SOD2)含量,检测空肠促炎因子表达水平,检测Sirt1活性,SOD2和HMGB1乙酰化水平.结果 TBI大鼠体质量下降,粪便含水量减少,血清D-LAC、DAO水平进行性升高(P<0.05).空肠组织损伤加重,ZO-1、claudin-5、SOD2、Sirt1活性明显下降(P<0.05),LPO、ROS、促炎细胞因子、SOD2和HMGB1乙酰化水平增高(P<0.05);与TBI+NS组相比,TBI+PD组大鼠体质量恢复,粪便含水量增加,D-LAC和DAO水平降低(P<0.05),空肠组织病理损伤减轻,ZO-1、claudin-5、SOD2表达水平、Sirt1活性增加,ROS、LPO、促炎细胞因子、SOD2和HMGB1乙酰化水平降低(P<0.05).结论 PD通过激活Sirt1介导的SOD2和HMGB1去乙酰化减轻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改善TBI大鼠肠粘膜损伤.
其他文献
1987年,Mark D.B.通过分析Duke大学医学中心2842例患者平板运动试验的资料,总结并提出预测患者是否患有冠心病及其严重程度的复合指数,称为“Duke Treadmill Score”,简称Duke评分.rn[定义]Duke评分采用评分量化表的形式,分析平板运动试验中患者的运动时间、ST段的偏移和运动中出现心绞痛症状等因素,结合冠脉造影的结果计算评分,主要用于评估患者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目的 构建偶联CD133核酸适体载紫杉醇的聚乳酸-乙醇酸-聚乙二醇(PLGA-PEG)纳米载体(N-Pac-CD133)拟清除肺癌干细胞.方法 采用乳液/溶剂蒸发的方法制备N-Pac-CD133,同时对N-Pac-CD133进行表征,利用磁珠分离法分离出CD133+肺癌干细胞后并对该群体的肺癌干细胞特异性进行检测,同时对肺癌细胞的靶向性和杀伤活性进行检测.小鼠体内接种A549肿瘤后,肿瘤治疗分组:生理盐水,空纳米载体链接CD133核酸适体(N-CD133),紫杉醇,负载紫杉醇的纳米载体(N-Pac)和N-
目的 探究棕榈酸(PA)对心肌细胞自噬功能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 提取大鼠乳鼠心肌细胞(NRCMs)并体外培养24 h,分别加入10%BSA以及不同浓度的PA(0、0.1、0.3、0.5、0.7 mmol/L)共培养24 h.Western blotting检测NRCMs中自噬指标(PINK1、Parkin、p62、LC3Ⅱ/LC3Ⅰ)以及cGAS、STING、p-IRF3/IRF3的蛋白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筛选0.7 mmol/L PA用于后续实验.进一步将cGAS siRNA转染入NRC
目的 应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发现治疗心肌梗死(MI)效果较优的中药,并进一步探讨其药效物质及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SP数据库,根据指定的标准,筛选含有治疗MI的活性成分较多的中药.利用Genecards、OMIM、PharmGkb、PharmMapper数据库获取中药与MI的相关靶标,采用Venny2.1.0软件建立药物靶标与疾病靶标的共同靶标网络.通过R语言对共同靶标进行GO及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通过STRING数据库对共同靶标进行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构建;通过Cytoscape3.7
目的 探究补肾化痰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主要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等药理学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出补肾化痰方中药物的主要活性成分,使用PubChem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预测活性成分相关作用靶点;应用GeneCards、OMIM筛选治疗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作用靶点;将药物靶点与疾病靶点通过Uniprot校正后,取交集靶点;结合STRING构建蛋白-蛋白互作(PPI)网络,并利用Cytoscape3.7.2中的CytoNCA插件对交集靶点
目的 探讨TRIM21基因在肝癌侵袭表型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利用siRNA敲低肝癌细胞MHCC 97H,HCC LM3中的TRIM21、β-catenin基因,将肝癌细胞分为对照组:转染对照siRNA;TRIM21敲低组:转染siTRIM21 RNA;CTNNB1敲低组:转染siCTNNB1 RNA;双敲低组:共转染siTRIM21 RNA及siCTNNB1 RNA.利用Western blotting验证敲除效率及相关通路的激活或抑制情况.通过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肿瘤细胞的侵袭性.通过尾静脉
目的 应用分子对接技术及分子动力学模拟,探讨隐孔菌中倍半萜类成分抗肿瘤作用对应靶基因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基于该类成分化学结构,利用在线反向找靶网站Pharm Mapper、SEA、Target Hunter及相关文献研究对可能的抗肿瘤靶标进行初步预测.运用Discovery Studio 4.0(Libdock功能)和Maestro12.3将隐孔菌中倍半萜分子与潜在可能靶标进行分子对接,根据打分情况,推测可能结合靶标;通过2D相互作用图对倍半萜分子与靶标相互作用情况进行分析;结合实验测得活性数据,推测
目的 探究比索洛尔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的疗效.方法 回顾收集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入院治疗的448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组,224例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为对照组,224例采用比索洛尔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肱动脉血流介导内皮舒张功能(FMD)、颗粒膜蛋白-140(GMP140)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
目的 探讨大叶冬青叶中三萜类活性成分27-P-香豆酰基-乌索酸(27-P-CAUA)对乳腺癌细胞增殖抑制的作用机制.方法 27-P-CAUA处理HCC-1806细胞24、48、72 h后,CCK-8法检测HCC-1806细胞存活率;集落克隆法检测27-P-CAUA对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JC-1检测线粒体膜电位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细胞免疫荧光观察C-Caspase-3、P62表达;氯喹预处理后,Western blot观察27-P-CAUA对LC3I/II、P62以及HER2信号通路蛋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前额叶皮层(PFC)树突棘及突触发育障碍,诱发自闭症(ASD)小鼠核心症状的机制.方法 将C57小鼠按照完全随机设计,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组),ASD模型组(VPA组),溶剂对照组(DMSO组)和Wortmannin抑制剂组(Wortmannin组),10只/组.旷场实验,青年玩耍实验和三箱社交实验评价小鼠的ASD样行为;高尔基染色观察小鼠PFC树突棘密度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小鼠PFC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以及突触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