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取工钱

来源 :第二课堂(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ths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朝康熙年间,有一个吝啬的大财主雇佣了一个新工人。讲定每月工钱100文,可是到了第一个月底付工钱的时候,大财主为了赖账,想出了一个刁钻的主意。他拿出一条由七个密闭的铁环组成的链子,把每月应付的100文工钱分别穿在铁环上。然后对工人说:“这是给你准备的七个月工钱,你每个月可以取走一个铁环上的工钱,但是在这七个铁环中,只许你砍断一个,而且每月的工钱不能多拿,也不许少拿,如果违反了这些条件,那么这些工钱我将全部收回。”
  这位工人思索了一会儿,就点头答应了。七个月以后,大财主的阴谋破产了,聪明的工人顺利地把工钱全部拿到了手。
  同学们,你知道这位工人是用什么巧妙的方法把工钱取走的吗?
  
  【取法】
  
  为了叙述的方便,我们先将穿有工钱的铁环按顺序编上号(如右图)。第一个月砍断第3个环,取走。第二个月放回第3个环,取走l、2环。第三个月取走第3个环。第四个月放回l、2、3环,取走4、5、6、7环。第五个月取走第3个环。第六个月放回第3个环,取走1、2环。第七个月取走第3个环。 (编辑 孙世奇)
其他文献
现行中学语文新教材中有着丰富的审美内容,这些内容特别注重学生的知、情、意的全面发展。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科学技术的创造发明以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都贯穿着审美的追求。未来社会更崇尚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中学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力和审美创造力。这样看来,审美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