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铁路辖区餐饮具消毒效果分析与监管探讨

来源 :食品安全导刊·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slc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了解武汉局管辖范围内餐饮服务单位的餐饮具消毒效果,依据不同单位中餐饮具消毒情况,分析消毒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进一步督促本局内餐饮服务单位的卫生意识提高,明确食品卫生安全状况。方法:依据国家相关食品安全标准对采集的样品进行大肠菌群和沙门氏菌检测。评估餐饮具消毒效果。结果:武汉铁路局辖区内总共抽取了147个单位,其中合格单位为138个,合格率为93.88%。共抽取了920件餐饮具,合格餐饮具件数为885件,合格率为96.20%。所有餐具均未检出沙门氏菌。总体情况较好。6月份、7月份合格率较高。碗、盘和其他(碟、汤碗、筷子、杯子等)的合格率较高。一次性餐具和塑料材质的餐饮具合格率较低。结论:结合消毒效果分析原因,制定改善措施,针对性加强卫生知识宣贯工作,增加监督管理的频次和力度,督促做好餐饮具消毒工作。
  关键词:餐饮具;大肠菌群检测;合格率
  本文通过对武汉局管辖范围内2020年度餐饮服务单位的餐饮具消毒效果的监测工作,了解不同单位中餐饮具消毒效果情况,分析消毒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主旨为进一步完善本局内餐饮服务单位卫生意识,防范旅客和职工在餐饮环节中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样品来源为武汉铁路局卫生监督所在2020年抽取武汉铁路局管辖内的餐饮单位。包括食堂、餐车和独立经营餐饮单位共计147家,各类餐具样品共计920份。现场随机抽取包括碗、盘、一次性餐具及其他(碟、汤碗、筷子、杯子等)各种餐饮具采样。大肠杆菌检测材料为每个地点采样6~10件,每件快速检测纸片2张。沙门氏菌检测材料为微生物一次性含0.85%生理盐水采样管1根。
  1.2 方法
  试验依据国家标准GB 14934—2016[1],采用纸片法,使用大肠菌群食(饮)具快速检测纸片(25 cm2×2/份,由南京三爱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出品)检测大肠菌群,每件样品内贴2张(1份),每张纸片用无菌生理盐水湿润大肠菌群检测纸片后,立即贴于食具内侧表面,30 s后取下,置于原塑料袋内。5只筷子为一件样品,用毛细吸管吸取无菌生理盐水湿润纸片后,立即将进口端(约5 cm)抹试纸片,每件样品抹拭两张,放入原塑料袋内。将已采样的纸片置37 ℃培养箱培养16~18 h,若纸片呈均匀紫蓝色为大肠菌群阴性;若纸片变黄,在黄色背景上呈现红色斑点或片状红晕的为阳性。
  依据国家标准GB 14934—2016[1],将棉拭子用无菌生理盐水湿润后,分别在2个25 cm2均匀涂抹整个方格3次,去除与手接触部分,无菌操作放回采样管内。将已采样品参照GB 4789.4—2016[2]沙门氏菌检验步骤操作,鉴定。沙门氏菌检出情况通过生化试验判定。
  1.3 数据整理和分析
  用EXCEL软件统计数据,数据属于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餐饮单位餐饮具的检测结果分析
  如表1所示,武汉铁路局辖区内总共抽取了147个单位,其中合格单位为138个,合格率为93.88%。所有餐具均未检出沙门氏菌。检测结果数据无显著性差异(χ2=1.53,P>0.05)。共抽取了920件餐饮具,合格餐饮具件数为885件,合格率为96.20%。不同餐饮单位单位食堂、公寓食堂、列车餐车和经营单位,餐饮具检测合格率分别为94.81%、91.43%、91.30%和100%,所有单位合格率均较高(>90%)。
  检测结果数据无显著性差异(χ2=7.58,P>0.05)。
  2.2 各月份餐具检测结果分析
  2020年因新冠疫情原因,监测主要集中在下半年。如表2所示,下半年各月份餐饮具消毒结果显示,6月份、7月份合格率最高,为100%;到9月后监测数量有所下降,9月合格率最低,为83.33%;到10月份合格率有所升高为93.18%。检测结果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数据有显著性差异(χ2=60.35,P<0.01)。
  2.3 不同种类餐饮具的检测结果分析
  不同种类餐饮具检测结果中碗、盘和其他(碟、汤碗、筷子、杯子等)的合格率较高,为96.40%、96.70%和100.00%;而一次性餐具的合格率较低,为91.10%。不同种类餐饮具结果不同,数据有显著性差异。(χ2=13.35,P<0.01)见表3。
  2.4 不同材质餐饮具的检测结果分析
  不同材质餐饮具检测结果中不锈钢、陶瓷、纸制品和其他的合格率较高,为95.58%、97.95%和98.39%;塑料材质的合格率较低,为88.66%。不同材质餐饮具检测结果不同,数据有显著性差异。(χ2=19.72,P<0.01)见表4。
  3 结论与讨论
  本次餐饮单位餐饮具消毒效果监测,所检结果分析显示现阶段总体合格率较高,其中沙门氏菌均未检出。因为疫情原因2020年度一次性餐具占比较大,样品总数较往年有所提升。其他材质餐具也同样因为疫情原因加大了消毒频次,较往年合格率有进一步的提高[3-4]。部分单位存在有同时采样不锈钢样品较陶瓷样品消毒效果更好的情况,但从整体结果分析,陶瓷与不锈钢两种材质在消毒效果合格率无明显差距。
  3.1 原因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食品监督管理部门对餐饮行业食品安全监管力度的不断提升,使得餐饮具消毒效果合格率也呈现不断上升的势态。目前,武汉铁路局辖区内餐饮服务单位常用的餐饮具消毒方式分为以下几种:①高温消毒柜或低温紫外线消毒柜消毒,多见于单位食堂、公寓、酒店、教育培训学校等餐饮服务单位;②化学消毒,列车餐车和体积较大的餐用具多采用此种消毒方式;③煮沸、沸水浇淋(烫)。
  结合日常食品安全监督检查以及现场调查掌握的情况,分析导致餐具大肠菌群不合格的原因主要包括:①消毒设备未规范使用。餐饮具消毒操作人员在使用消毒设备前,应充分了解设备参数与性能,按设备使用说明操作。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某些单位食堂从业人员对消毒设备操作不规范、不准确,有可能导致消毒效果不到位。个别酒店和大型单位食堂将数量过多的餐饮具叠放后置于消毒柜内进行消毒,可能导致热力传导不足,部分接触直接入口食品或口唇接触的部位未达到消毒效果;②没有采用高效的消毒工艺。对一次性餐具通常采用开水浇淋(烫)的方式进行消毒,沸水作用时间短或一次性餐具出厂时大肠菌群不合格等情况均对消毒效果产生影响;③未妥善保存消毒后的餐饮具或未定期清洁保洁设备。消毒后的餐饮具应定位存放在专用的密闭保洁设施内,保持清洁。定期清洁保洁设施,防止清洗消毒后的餐用具受到污染[5]。某些列车餐车将清洗消毒后的餐具放置在操作台面上,一些单位食堂、酒店、公寓等餐饮服务单位存放消毒后餐具的保洁柜内有污渍,均可造成消毒后的餐饮具被污染;④从业人员手部卫生不达标。在搬运、转移消毒后的餐饮具过程中,从业人员未佩戴手套或未清洗消毒手部,导致已消毒的餐具被二次污染。
  3.2 改善对策
  (1)加大监督管理的频次和力度,督促做好餐饮具消毒工作。根据武汉局的监督计划,每季度对辖区内所有餐饮服务单位进行一次全面监督检查,对于餐饮具消毒效果不合格的单位,除了帮助其找到原因、及时整改外,应将其调整为哨点,增加监督监测频次,消除食品安全风险,形成闭环管理。
  (2)启动餐饮从业人员食品安全培训年活动。武汉局将今年定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培训年,今年9月底之前完成辖区内所有餐饮服务单位的食品安全培训课程和餐饮管理人员全员线上考试,力求提高食品安全知识的知晓率,提升铁路餐饮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3)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开展食品安全自查。各餐饮服务单位要增强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意识,定期开展食品安全自查,重视餐饮具消毒工作,积极寻找各方面可能存在的隐患,努力做到餐饮具消毒效果百分百合格。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消毒餐(饮)具:GB 14934—2016[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6.
  [2]中華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GB4789.4—2016[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6.
  [3]彭沛.旅客列车餐饮具消毒抽检结果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7,17(10):1846-1847.
  [4]万爱玲.旅客列车餐饮具及食品容器消毒抽检结果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2,23(1):108-109.
  [5]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EB/OL].(2019-2-26)[2021-05-03].http://www.samr.gov.cn/spjys/tzgg/201902/t20190226_291361.html.
其他文献
摘 要:在钦州海鸭蛋主要生产基地,不同海岸范围内随机采集具有代表性的养殖场地的产品,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方法进行检测,了解钦州海鸭蛋中重金属铅、镉的含量水平,分析钦州海鸭蛋中鉛、镉的含量特征。  关键词:钦州海鸭蛋;铅;镉  钦州海鸭蛋,是钦州农产品地理标志之一,其营养价值高,产品风味好,深受消费者喜爱,远销全国各地。海蛋鸭主要生活在沿海滩涂,以鱼、虾、蟹、藻类为主要食物[1]。近年来,随着沿海城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平均经济水平逐渐提升,与此同时人们逐渐加大了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对此,我国相关政府部门也逐渐加强了对食品安全的管理,但就当前形势而言,我国食品安全管理方面仍存有一些缺陷,本文就此展开分析,提出完善食品安全管理机制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食品安全;管理体制;缺陷与完善  为创建“健康”社会、“健康”中国,整体提升人们生活的幸福感,就必须保障食品的安全,同时这
摘 要:食品安全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各地的食品管理部门也逐步加大了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积极创新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解决现有食品安全检测体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有针对性地列举了几点影响食品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因素,并结合笔者自身经验给出解决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食品检测;检测方法;检测策略  1 食品检验概述  食品检测工作主要针对的是在食品正式流入市场之前,确保其符合相应的品质标准,并将没
摘 要:学校的食品安全将会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体健康,因此在学校食品安全监管中应注重细节的把控,避免由于食品不健康导致的学生消化道疾病或者食物中毒现象发生。但目前,学校食品不安全导致的学生消化道疾病的事故常发,主要是由于食品原料来源不明、食堂管理混乱、卫生管理质量较差等问题。因此在学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过程中,应注重细节把控,力争为学生提供更多有营养的食品。基于此,本文将重点分析我国学校食品安全监管
摘 要:本文重点对市场监管部门在儿童青少年肥胖中的防控措施进行研究,希望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加强部门联动,大力宣传、科学普及、加强监管,在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中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儿童青少年;肥胖;市场监管;防控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好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精米、精面、粮、油、肉、蛋、奶的充足供应,我国居民的日常膳食已经从解决温饱转变为享受美食,但其生活习性、饮食习惯没有
摘 要: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越来越多的农产品走进人们的视野,种类繁多的农产品让人们应接不暇,同时其安全问题也成为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近几年,农产品质量问题的事件频繁发生,对人们的健康安全造成了威胁,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本文从当前农产品安全监督管理中的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策略,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当前食品安全问题受
摘 要: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养殖鱼中的乙氧基喹啉进行快速测定。基于QuEChERS技术,样品用乙腈和水提取,盐析分层离心。经增强型基质去除固相吸附剂(Enhanced Matrix Removal,EMR)净化后,通过电喷雾电离源(Electrospray Source Ionization,ESI)的正离子模式电离,结合多反应监测(Multiple Response Monitori
摘 要: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食品中甜蜜素的分析方法。利用甜蜜素在强酸环境下经过衍生、萃取等工艺处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结果表明,在1.0~10.0 mg/L范围内,甜蜜素标准溶液线性回归方程y=3 896.1x+1 668.3,相关系数为0.999 3。样品添加回收率为84.3%~105.0%,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6)1.66%~1.81%,检出限为0.5 mg/kg。该方法快速、简
摘 要: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測定茶叶中7种儿茶素类茶多酚,通过调整流动相乙腈-0.1%甲酸溶液梯度,优化了分离度,进行了加标回收试验,结果表明,在10~100 μg/mL范围内,7种儿茶素的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不低于0.999,检出限为6.1~97.8 mg/kg,加标回收率93.1~96.8%,相对标准偏差在1.7%~3.3%。该方法具有分析时间短,回收率、精密度高的优点。  关键
摘 要:为提高微生物实验室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能力,于2020年参加乳粉中金黄色葡萄球定量检测能力验证,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 4789.10—2016)进行检验,同时应用科玛嘉金黄色葡萄球菌显色平板和3M金黄色葡萄球菌测试片作为对照手段进行实验,并应用VITEK2进行生化鉴定,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样品CODE TF02490061结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