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迂曲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中华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颈动脉迂曲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医院神经外科自2011年1月至2016年6月行颈部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的单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73例患者资料,男性51例,女性22例,年龄48~90岁,平均(65.9±9.5)岁;左侧颈动脉狭窄38例,右侧颈动脉狭窄35例;狭窄程度30%~90%,中位狭窄程度44.0%(25.5%)。按颈动脉狭窄程度分为轻度狭窄组43例,颈动脉平均狭窄程度(37.5±5.4)%;中重度狭窄组30例,颈动脉平均狭窄程度(65.6±10.9)%。测量患者的双侧颈总动脉(CCA)迂曲指数、颈内动脉(ICA)角和颅外段颈内动脉(EICA)迂曲指数,采用配对t检验或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比较狭窄侧与正常侧颈动脉各项迂曲参数值的差异。

结果

73例患者狭窄侧与正常侧颈动脉的CCA迂曲指数、ICA角及EICA迂曲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584,P=0.559;t=0.278,P=0.781;Z=-0.377,P=0.706)。轻度狭窄组患者狭窄侧颈动脉的ICA角大于正常侧[39.0°(19.0°)比30.0°(15.0°)](Z=-2.439,P=0.015);中重度狭窄组患者狭窄侧颈动脉的ICA角小于正常侧[(31.5±11.7)°比(39.1±16.2)°](t=-2.529,P=0.017);两组狭窄侧与正常侧颈动脉的CCA(Z=-0.720,P=0.472;Z=-0.013,P=0.990)和EICA(Z=-0.349,P=0.727;Z=-0.114,P=0.909)的迂曲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同正常颈动脉相比,轻度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颈动脉的CCA-ICA分叉部更迂曲,而中重度狭窄颈动脉的CCA-ICA分叉部更直;CCA和EICA的迂曲程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无明显相关性。

其他文献
达芬奇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心脏外科、泌尿外科、妇科及普通外科手术中,在甲状腺外科领域虽起步较晚,但呈蓬勃发展的态势。根据国际上的研究进展及实践经验,对于经过严格选择的甲状腺癌患者,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辅助甲状腺手术具有与传统开放手术同样的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本文对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辅助甲状腺手术的手术指征、禁忌证的把握,手术入路、手术流程及手术并发症的处理等问题进行系统阐述,以促进机器人外
目的系统评价垂直与平行双钢板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垂直双钢板、平行双钢板、后入路、肱骨远端C型骨折为关键词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MB、CNKI、Medline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5年12月。收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随机对照研究,使用RevMan 5.2软件对所选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随机对照研究文献,共284例患者
期刊
在甲状腺外科领域,射频消融最初主要用于治疗甲状腺癌术后颈部孤立淋巴结转移,近年来逐渐用于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然而,目前国内存在随意扩大适应证、盲目开展射频消融的现象,将其用于可手术甲状腺癌的初始治疗,现有甲状腺结节射频消融共识和甲状腺癌治疗指南均对此持反对态度。因此,在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的指南推荐颁布之前,应避免将射频消融用于可手术甲状腺癌的初始治疗。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转移性睾丸非精原细胞瘤化疗后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PC-RPLND)的疗效及淋巴结病理为坏死的相关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3月至2014年12月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泌尿外科接受PC-RPLND治疗的43例转移性睾丸非精原细胞瘤患者资料,年龄12~58岁,平均(29.0±11.5)岁。临床分期Ⅱ期22例,Ⅲ期21例。睾丸原发灶病理类型:含精原细胞瘤成分19例,胚胎癌成分22例,卵黄
目的探讨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的初步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17年2月共150例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甲状腺外科接受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的病例资料。男性12例,女性138例;平均年龄(31.7±7.6)岁。分化型甲状腺癌(T1或T2≤3 cm、cN0或cN1a、M0)108例,良性病变(实性结节最大径≤6 cm)42例。总结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手术方式、手术时
近年来,随着甲状腺肿瘤发病率的升高及基层医院甲状腺手术的广泛开展,临床上需要再次手术的甲状腺肿瘤患者比例持续增高。尽管需要再次手术的原因各不相同,但与首次手术相比,再次手术会增加术后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无疑对医师的手术方案制定和操作技巧提出了新的挑战。非首次甲状腺手术策略的制定应充分考虑手术的获益和风险,尽量在规范化治疗的基础上选择个体化治疗,力求达到完善手术、肿瘤根治与功能保护、提高生存质量的和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