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式上升:“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概念的演变与发展

来源 :中国行政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73897736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是一个功能型的“梁”和赋能型的“柱”相互搭配的梁柱结构.本文采取“结构-时间”分析方法,通过分析官方文献,来刻画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概念的发展过程和演变轨迹.研究表明,以2003年抗击非典、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2018年应急管理部组建为标志,“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概念在我国先后主要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以分类管理为主的酝酿期(2003年抗击非典之前),以应急管理体系为统领(“4+1”结构)的创立期(2003年抗击非典后至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公共安全体系为统领(“4+1+1”结构)的拓展期(2012年党的十八大后至2018年应急管理部组建),以应急管理体系(2.0版)为统领(“1.5+0.5+1”结构)的调整期(2018年应急管理部组建后),整个概念的演变过程呈现螺旋式上升的特点.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推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重新调整为“2.5+1+1”结构,未来是否会调整为“3+1+1”结构甚至“4+1+1”结构有待进一步观察.
其他文献
随着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网络空间时代的“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动了政府治理的系统变革,全面塑造了地方发展软环境。在赋权-增能分析框架下,“互联网+政务服务”赋予了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更加广泛、自主、充分的行动权,全面提升了政府治理能力和服务功能,对软环境的改善具有显著影响。对浙江、江西、贵州三省的案例分析进一步从微观经验层面验证了“互联网+政务服务”有助于打造地方发展软环境。为此,要统筹做好信息网络技术与政府治理改革的融合,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的赋权与增能持续深入,为经济社会高质量
刑事辩护全覆盖,这是刑事辩护量的追求;刑事辩护的有效性,则是刑事辩护质的追求.刑事辩护的有效性其实也包含刑事处理的公正性.近年来,公、检、法机关都纠正了不少冤假错案,
期刊
旧城改造不仅使居民有房住,还要住得好;不仅要促进城市发展,还要关注社会保护.政党主导旧城改造超越对社区问题的局部回应型治理,化被动为主动,通过整体规划和统筹治理促进社
绩效考核和问责制度诱发的政府回应策略是公共管理学的经典议题之一.本文以J市政务热线满意度考核为例,总结政府部门应对考核与问责的策略,并发展出相应的解释逻辑.研究发现,
协商不仅与协商民主的语境相关,更广义地理解,它也是治理和决策中的一种工具.学界对中国古代的协商文化传统和协商制度兴趣日增,然而中国古代历史中的深度案例探索却相对缺乏
当前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各级党委政府不断创新乡村社区治理机制,增加对乡村振兴的资源输入,以实现乡村治理有效。但从现实来看,由于村庄各类组织尚未发挥各自应有功能,组织错位、职责不清、权威弱化,很多乡村区域的基层治理存在结构性张力,导致下沉到村庄的国家与地方公共资源遭受侵蚀,乡村振兴资源投入的治理绩效递减。破解乡村治理结构性张力的发力点和关键应从组织振兴入手,一核多元、两级架构、各归其位、各负其责,强化党组织对乡村的掌控力,重塑乡村治理秩序。
国家公共资源的不断输入为基层治理能力的提升带来新的契机,然而,如何建构起自上而下的资源输入与自下而上的公共品需求表达之间的联结机制,如何避免“分利秩序”的出现,是当
健康码是数字社会基于重大危机的技术治理创新,构成了人口数字化识别、服务的信息入口。随着社会回归常态,健康码在公共服务领域出现常态化和延展化的发展趋势。健康码及其延展应用离不开对个人数据的使用,与个人权利息息相关,面临着一系列的正当性思考。对此,引入数据正义的分析视角,探究数据使用的可见性、事先约定及反对不公平对待等正当性原则,以三元主体的关系均衡、技术赋权的功能定位、数据权力的法治应对奠定健康码应
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入全面发展新阶段,“块块”体系末端呈现的“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任务情境可能会进一步强化,作为“条条”的职能部门又会如何竞争基层政府对其
在2021年4月25日召开的省委法治浙江建设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袁家军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打造法治浙江建设“金名片”,努力建设人民群众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