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患者解脲脲原体、沙眼衣原体和淋球菌感染特点及相关性分析

来源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w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18435例疑似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患者解脲脲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和淋球菌(NG)感染特点及相关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1年5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疑似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患者18435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采集尿液或分泌物标本,采用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技术测定患者UU、CT、NG,分析患者UU、CT、NG感染情况、单一感染及混合感染检出情况,比较不同年龄段UU、CT、NG感染率;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软件对UU、CT、NG患者阳性率与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发生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8435患者中共采集尿液标本12145例,分泌物标本6290例;NG阳性患者382例(检出率2.07%),CT阳性标本2552例(检出率13.84%),UU阳性标本8856例(检出率48.04%);NG阳性主要集中在<20岁、20~29岁,分别占16.28%和50.00%;CT阳性主要集中在20~29岁和30~39岁,分别占24.85%、23.95%;UU阳性主要集中在20~29岁和30~39岁,分别占41.53%、32.96%;不同年龄段UU、CT、NG检出率具有统计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发生率与UU、CT、NG阳性率均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 门急诊收治的泌尿生殖系感染患者较多,多发于20~30岁人群,且UU、CT具有较高的检出率,而混合感染以UU+CT较为常见,与疾病发生存在相关性,可指导临床诊疗.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复方金沙利胆颗粒的最佳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研究.方法 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芍药苷进行定量测定;通过正交实验结合处方中药材所含主要成分的性质对提取条件进行了筛选优化.以成型率和吸湿率作为评价指标,选择稠膏密度、稠膏和辅料配比、乙醇浓度作为考察的3个影响因素进行优选,每因素设置3个水平,以L9(33)正交表进行正交实验.结果 根据测定结果优先出最佳成型工艺为A2B2C2,即稠膏常温下浓缩密度为1.19~1.21 g/ml,取糊精与乳糖比例为1.5:1,等量递增法混合均匀,制成混合辅料.以85%乙醇作为
目的 分析临床药师在狼疮性肾炎合并药物性肝损伤(DILI)患者药学监护中的作用.方法 分析1例狼疮性肾炎合并DILI患者的病例资料,评估患者DILI的类型和程度,根据患者用药史,采用纳兰霍药物不良反应概率模型对可疑药物致DILI进行评分,判断DILI与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片有关,建议停用该药,给予护肝治疗,同时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用药教育、电话随访等药学监护,并探讨DILI的作用特点.结果 医师采纳临床药师建议,在给予护肝治疗并且严密监控的情况下患者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结论 当患者出现DILI时,临床药师应协
目的 观察注射用醋酸曲普瑞林治疗儿童中枢性特发性性早熟对患儿激素水平与生长指标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于莆田市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中枢性特发性性早熟女性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编号单双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醋酸甲地孕酮片治疗,观察组予注射用醋酸曲普瑞林治疗.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性激素[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水平、生长指标(生长速率、骨龄指数、预测成年终身高)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6个月后,2组E2、LH、FSH水平
目的 采用液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大鼠机体中杠柳毒苷药代动力学与三七总皂苷的关系.方法 将18只大鼠分为A组(给予杠柳毒苷)、B组(杠柳毒苷联合低剂量的三七总皂苷)、C组(杠柳毒苷联合高剂量的三七总皂苷),连续给药7 d,以补骨脂素为内标,采用液相色谱—质谱法对大鼠体内杠柳毒苷的含量进行测定,并计算待测物的药动学参数.结果 杠柳毒苷在1~5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精良,该方法学非常符合生物样品分析和探究的标准.药动学结果表明,杠柳毒苷与三七总皂苷配伍后,杠柳毒苷在大鼠血浆中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
目的 观察浓缩生长因子CGF对慢性牙周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2月三明市第二医院接受浓缩生长因子治疗的慢性牙周炎患者62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予牙—骨间隙内加入Bio-Oss骨粉行引导骨再生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联合浓缩生长因子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后1周边缘骨吸收标志物含量[Wnt信号通路相关配体(Wnt3a)、骨保护素(OPG)、人核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相关炎性因子[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
目的 分析不合理静脉药物配伍现象及控制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20年6月江苏省邳州市人民医院药剂科数据,随机抽取2017年7月-2018年12月(干预前)和2019年1月-2020年6月(干预后)临床有争议的静脉药物配伍配方各40份,比较干预前后不合理静脉药物配伍情况、不良反应、投诉率及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 干预后,不合理静脉药物配伍发生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及投诉率均低于干预前,患者满意度评分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剂科存在的不合理静脉药物配伍现象包括药物
目的 观察雌激素软膏联合电刺激与生物反馈治疗围绝经期性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8月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围绝经期性功能障碍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进行Kegel训练,研究组进行雌激素软膏联合电刺激与生物反馈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盆底肌肉肌力、阴道内压力、性生活质量评分、负性情绪评分.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88%,高于对照组的81.25%(χ2=4.010,P=0.045).治疗3个月后,2组盆底肌肉肌力、阴道内压力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 IGIV)是一种生物制剂,是经低温乙醇法纯化制备的免疫球蛋白制剂,其一方面能中和致病性自身抗体;另一方面具有免疫替代和免疫调节的双重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原发性或继发性免疫缺陷、自身免疫性疾病及感染性疾病.近年来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 IGIV除了用于说明书中的儿童疾病中,IGIV也被广泛用于血液系统、皮肤及神经系统.如神经系统格林巴利综合征、慢性炎症性脱髓鞘多发性神经病、多灶性运动神经病及重症肌无力的治疗[1] ,IGIV也被广泛用于自身免疫性脑炎[2].但随着IGIV使用量不断增加,
目的 观察白细胞介素-6(IL-6)与C反应蛋白(CRP)在新生儿窒息后感染中的变化,分析IL-6与CRP联合检测用于新生儿窒息后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3-10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州市第一医院出生的新生儿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窒息、感染分为窒息感染组(n=32)、窒息非感染组(n=22)和对照组(n=46).利用ELISA法检测IL-6、CRP水平,比较3组IL-6、CRP水平,分析IL-6、CRP对感染诊断的影响程度并绘制ROC曲线.结果 (1)3组IL-6、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
目的 分析血压变异性与经尤瑞克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月玉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接受尤瑞克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于治疗前测定患者24 h舒张压标准差、收缩压标准差、舒张压变异系数、收缩压变异系数,治疗后统计患者尤瑞克林不良预后发生情况,分析血压变异性与经尤瑞克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60例患者中,出现不良预后24例,发生率为40.00%.2组患者24 h舒张压标准差、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