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士和解虎头蛇尾的停战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xuej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轰轰烈烈持续四个多月的雷士风波,到了十月份终于“告一段落”。而且一反之前你死我活的搏杀,相敬如宾成了如今的主旋律——风波中的三巨头于近期频频接受采访,高调亮相。吴长江、阎焱和朱海的如此表现,让大家觉得雷士风波已经大结局了,“误会”和“只是斗气”成了对之前纷争的注脚。从各方反应来看,“雷士和解”赢得的是广泛赞扬和对公司前景的看好。
  但是,和解肯定是好事,可如果这次旷日持久的风波,没有以一种制度性的和解作为终结,那么战争远没有结束,公司管理也难以步入长期稳定发展的轨道。
  从这个角度看,这持续小半年的“战争”,迎来的只是个虎头蛇尾的结局,甚至可能是一次从热战向冷战转化的开始。
  “雷士和解”的隐患
  隐患一:矛盾没有解决
  雷士战争正酣之际,阎焱曾对吴长江声明了三点:第一,必须对股东和董事会解释清楚被调查事件;第二,处理好所有上市公司监管规则下不允许的关联交易;第三,必须严格遵守董事会决议。可是,在这次和解中,没有出现关于这些重要问题的交待和协议性规定。
  隐患二:规则没有确立
  一直强势的吴长江和阎焱如今之态,是一种为挽救企业的示弱,还是为重新夺回公司的卧薪尝胆?我们无从判断。但在这次“战争”结束之际,如果没有给往后可能出现的类似“风波”确立下规避规则,那么“创”、“投”之间的战争仍存变数。
  隐患三:文化没有“落地”
  吴长江说:“客观上讲,过去(几个月)不是争权力,其实是斗气。”阎焱也表示:“我们不是利益、权力之争,而是观念、文化冲突。”但是,管理文化冲突其实是更高层面的冲突,既难以调和又会最终具化到利益和权力上来。
  从目前的和解情况看,双方更多的是“释然”和“理解”,而没有真正对文化冲突的内容进行踏实的制度性安排。要知道,释然和理解有太大的主观性,建立在释然基础上的和平是脆弱的。
  隐患四:砝码还在争夺
  雷士在全国有36个运营中心、3000家专卖店,这是雷士的生命线,也是博弈中的砝码。但是,运营中心一直在雷士上市公司的“体外”。所以,和解时阎焱表示:除了将收编核心分销商,今后雷士还会逐步收购关联公司。那么,如果它们被逐步“招安”,可能是雷士“创”、“投”之间对博弈砝码的一次争夺,也是雷士的又一次大考。
  学会“结束战争”
  战争不是我们希望的,但一个不能带来日后稳定发展的战争结局,更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
  以二战为例,二战结束的最大亮点并不是德日投降,而是国际社会通过一系列协定和新机构,为日后世界的长期稳定发展打下了基础。这包括成立联合国。
  而如果仅是“无奈式”停战,就如同朝鲜战争以三八线为界的“休战”,两国的继续博弈贯穿半个多世纪,成了永无止境的国力消耗。
  对于雷士风波而言,衡量“创”、“投”战争真正结束的标准是:公司能否在新管理体系基础上迎来新繁荣。而当下最重要的,显然是以规范的形式将和解内容具体化。而只是不再“斗气”、消除“误会”,这场战争则还远未修成“正果”。
  其实,对于任何一个机构而言,都存在“战争”,只不过强度不同、表现形式不同。但任何战争的结束,都要避免“雷士和解”的出现。而应给未来一个踏实的新开始。
  (本文作者系资深法制记者)
  责任编辑:李 靖
其他文献
根据2003年7月台风发生期间工厂化虾池生态系中的实测数据,重点分析了不同养成密度虾池生态系中COD的变化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台风气候对虾池生态系中COD的影响较大,
辞职了,厌倦了,迷茫了……春节似乎就是职业生涯中的那个逗号,每年节后职场大军中都会有不少进入停顿期。但是,停顿归停顿,当被问及下一步的打算时,大多数人都并没有明确的想法。  难道职业倦怠也像更年期一样,如约而至,而且越来越早吗?    是什么让人倦怠  到底是什么让职场人倦怠,HR不可不知。说到底,职业倦怠伤害的是员工状态,以及企业的竞争力。尤其是企业中的骨干力量,其状态影响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有周
太多情况下,身居领导要职的人如果觉得委屈,下意识的反应便是义愤填膺,要求报复雪耻。然而,变革型领导人真正区别于能力平平者的一大因素就是“宽容”——驱散心中的怒气、愤恨和责备,进而将原本负面的情绪转化成某种有建设性作用的管理工具。  杰出的领导人深谙和解的艺术。在南非种族隔离即将宣告终结的最后时期,曾经历27年牢狱之灾的纳尔逊·曼德拉原谅了那些曾经压迫过他的人:“当我走出囚室迈向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
CODOG动力装置中的3S离合器的动作性能及安全可靠性直接影响该动力装置的切换性能,文章用机械系统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对3S离合器进行建模、仿真,可以求解出离合器切换时间,
“为什么要转型?很简单,市场的压力,我们希望去做更有价值的业务。”深圳腾邦国际票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铎对此直言不讳。  作为中国首家在A股上市的在线商旅企业,诞生于1998年的腾邦国际,多年来主要专注于航空分销领域,已经成为继携程之外行业中的第二大企业。但去年2月上市之后,整个航空分销产业由于国际业务增长开始放缓,国内业务又受到各个航空公司管理制度收紧的影响,很难快速扩张。业绩的压力使得业务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