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唐代选人守选制度

来源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代,通过科举、门荫以及流外等途径获得吏部铨选资格以及大量停替待选的六品以下前资官组成了选人这一庞大的群体。选人能否被注授官职,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唐代选人都是要经过一定的守选期才能被正式注授官职,因此,守选制度是唐代的一项重要制度。由于唐代选人守选的实际情况以及选人守选制度在唐前、后期有不同变化,因此研究这些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唐代选人的守选制度。
其他文献
在苏南农村,真正源于民间的“草根民主”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无论是从草根权威的产生方式还是从村民们的参与程度看,它都要比政府倡导的基层民主更符合民主的要求,更能体现民意。但
十七大上,胡锦涛所作的重要报告对新时期中国对外工作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论述。不仅为正在稳步崛起的中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而且昭示了中国大外交的美好蓝图。在这种背景下,本文
医疗体制改革是全国人民受益的大事,也会对现存的利益群体产生冲击。如何在新形势下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做好医院政治思想工作,是面临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