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提高小学生语文写作能力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opel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章提出“读写结合,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的论题,主要论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一点感悟——“劳于读书,逸于写作”,以期与同仁们共同探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新途径。
  【关键词】
  小学语文 作文教學 读写结合 写作能力
  有人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比喻为“采花”与“酿蜜”。阅读是吸收、是输入,写作是倾吐、是输出。语文新课标也肯定并强调阅读与写作的关联,读写结合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但普遍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读写结合的策略有待优化,亟待我们不断探讨和创新。
  一、注重语言素材,为写作积累语言材料
  读写结合,首先应注重课堂阅读,课堂阅读应改变一直沿袭解决生字词、理解为主、背诵重点段落、做课后练习的低效行为,应从语言材料的积累上下工夫,引导学生积累自己喜欢的格言、名句,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积累优美词语、优美句段,为写作提供了语言材料。
  如阅读教学《秋游》时,笔者让学生自主读课文,在初步感知阶段就找出文章中自认为比较好的词语或者句子,要求学生大声说出来,同同桌交流或组内、组际间交流,同学们会找出“一望无边”“蓝蓝的天空”“渐渐凉了”“奔跑追逐”“有的……有的……”等,有的说喜欢“稻子黄了、高粱红了、棉花白了”,如此的引导,学生从词、到句子、到段落,学习文本的精彩之处,为以后自己写法,不论是遣词还是造句,不论谋篇还是布局,都积累了经验,为写作打下基础。
  二、设计阅读问题,促使阅读向写作的过渡
  阅读能力的提高,阅读策略的形成,教师的问题引导起决定性的作用。教学《秋游》时,笔者用多媒体呈现给孩子们秋游的情境,根据情境提出问题:同学们在哪儿玩的?玩得开心吗?看到了哪些秋天的美景?再让学生阅读课文,在阅读后,提出讨论性的问题,开展小组讨论,或者同桌两人一组的讨论。如课文总共有几段,每一段写了什么内容?请用一句话或者一个词描述一下这段的主要内容。这个教学环节,旨在引导学生注意写作时每一段段意应独立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并且不段与段之间也彼此联系,拥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每一段之间各不相同又彼此联系,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
  教师针对这篇文章的句式特点,引导学生学习,为以后的写作借鉴。如让学生找到“有的……有的……有的……”句子,并大声读出来,体会句式的整齐和精炼,再让学生仿造课文的句式,用“有的……有的……有的……”完整说一段话,说话、写话是写作的雏形、写作的基础。
  三、读中悟写,引导学生学会表达的方法
  在阅读的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在学习表达、学会方法。
  如对于场景的描写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描写方法,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在学生反复朗读这两段时,教师可以提出讨论性的问题:这两段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者又是怎么描写这个场面的?从而引导学生讨论、得到感悟:写法上从“面”到“点”,作者观察全面,突出重点,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进行淋漓尽致地描写,作者高度概括了人们等待总理灵车悲痛急切的场面,并加以强调点面结合是场面描写的要领,是场面描写的主要方法。
  然后,布置仿写任务,仿照这两段描写,对一次班级集体活动,如一次春游、一个跳绳比赛、一次捐款活动、一个小小的生日派对等,都可以用细腻、白描的手法进行描写。
  这样,通过重点篇目的重点段落的赏读,提高学生的感悟力,在感悟的同时,将获得的知识和体验,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也突出“即学即用”的理念,实现“读中悟写”“读中学写”。
  四、以写辅读,感悟阅读文章的精彩之处
  顾名思义,以写辅读,就是从“写”开始,通过自己的习作与阅读文本进行比较而感悟阅读文本的精彩之处以及高明所在,让学生通过比较和感悟,而发现作者的高明所在,以写促读是促使学生感悟阅读文章的精彩之处的主要途径。
  如教学《触摸春天》时,笔者改变开门见山、直入阅读教学主题的方法,而是停下阅读教学的脚步,将以前学生的一篇习作呈现给学生,让学生阅读,说说这篇习作的优与劣,再让学生以“春天”为题,人人写一篇短文,之后,再阅读《触摸春天》,让学生将文章进行纵横对比,经过比较学生会发现文章的题目“触摸春天” 就很奇怪,触摸一词,及其吸引人。通过对比,学生感受文章《触摸春天》之精彩之余,也感受到自己的习作之拙劣,再结合文章的赏读,再重新写一篇类似的作文,学生的习作将会主题鲜明、中心突出、情景交融。
  五、读后练写,多样化练写提高写作能力
  1.续写
  续写是写作训练的主要方式之一。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训练时,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安排续写任务,其中,多以续编故事和想象结果为主要形式。如阅读《坐井观天》,让学生想一想:有一天,青蛙跳出了井口,会看到什么?
  2.想象习作
  阅读教学时,根据教材中的一些细节,而让写学生想象心理活动、语言和动作描写等等。
  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阅读时,笔者这样引导学生开展说话活动,并加以想象,写成一篇短文,如班级里的学生听了周总理的这句话,议论纷纷……学习了《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之后,让写学生想象结果,并进行习作:几年后,小钱与捐献给他骨髓的那个台湾青年见面了……阅读《触摸春天》,让学生想象盲童眼睛复明的那一刻……
  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而进行对文章的扩写,如《中彩那天》让写学生想象如果自己中奖了,会不会把汽车开走;学习《快乐是给予的》,让学生说说、写写自己给别人快乐的一件真人真事。
  读写结合是语文作文教学的改革之道,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找准阅读和写作的相互融合的切入点,使两个环节结合在一起,做到以读促写、以写练读,并进行各种各样的写作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将逐渐提升,语文教学会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王彩霞.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素材积累的途径【J】.小学生作文辅导,2016(12)
  【2】符秋霜.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策略分析【J】.亚太教育,(11)
  【3】刘公兰.小学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研究(下旬),2014(9)
其他文献
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动力,是发展思维的前提。符合兴趣的学习能使学习达到最优化的效果。如果学生对某一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执着的追求,勤奋的思索。小学是教育基础,而语文教学又是培育新苗的一方重地。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掌握学生心理,培养学习兴趣  当一个人有某种需要时,他必然会对有的事物优先地给予注意,并且对它有向往的心情。这就是说:只有学生对
新型农业科技推广对我国农业产业的发展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及作用,既能够弥补传统农业在科技方面的不足,也能够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力。但我国在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上仍存在较多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部纲领性文件。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这一科学体系的内
【摘 要】  我国教育正在不断进行深入改革,这使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在初中学习階段,语文是一门极其重要的学科,作为一项教学重点,教师应该对初中语文教学形式进行改革和创新,不断在教学过程中渗入一定的人文素养,这样不但能够使学生们掌握更多的知识,还能够促进其全面发展。本文主要介绍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的意义,阐述了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素养的方式。  【关键词】  初中 语文 教学
在当今市场经济形势下,企业文化建设要考虑到企业所处地区、所在行业、发展状况、员工素质以及管理层的管理意识等相关因素。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集团公司马兰矿从实际出发,持之以
随着"两山"理论的提出与深入,生态环境的概念逐渐渗透到经济发展中的各个方面,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还要注重与经济效益相协调的生态效益。基于此,以福建省闽侯县
在石楼隧道中,下穿土沟谷浅埋段经常会存在严重积水、流水的问题,致使沟谷内的淤泥层过后,同时,隧道洞身是由粉质粘土构成的,且土质松软,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因遇到水后洞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