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建党百年,做好科技主题出版

来源 :出版广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2173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  键  词】主题出版;科技主题出版;科技出版社
  【作者单位】钱方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中图分类号】G237.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1.12.009
  自2003年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实施主题出版工程以来,主题出版发展迅速,全国各类优秀主题出版物不断涌现,在出版行业结构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传播正能量的同时呈现鲜明的时代特色。
  基于十多年的发展,主题出版以自身的实践进一步拓展了外延空间,被赋予更丰富、更深刻的内涵。主题出版关注的应当是时代的主题,即每个时代最核心的课题。主题出版应坚持问题导向和现实关怀,关注我国社会中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和重大战略需求,涵盖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社会建设等广阔领域,这也是近年来学界和業界对主题出版内涵逐渐形成的共识。
  近年来,中宣部的导向也说明了这一点。如2021年,中宣部明确了主题出版五方面的选题重点,阐释了主题出版的主要方向。其核心已经不再是单纯地讲党史等传统的主题出版内容,而是延伸至经济、文化、科学、生活等方方面面。这为出版社结合自身优势,围绕建党百年,主动策划主题出版图书创造了条件。
  
  一、 科技主题出版的意义
  1.科技主题出版是近年来主题出版内涵拓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党的十八以来,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中的科技精品频频出现,如2012年的《翱翔太空:中国载人航天之路》,2015年的《青藏铁路》《开往世界的中国高铁》《十的负九次方——中国首款国产喷气客机诞生记》 ,2016年的《中国高速铁路隧道》,2017年的《大国之翼——C919大型客机研制团队采访报告》,2018年的《科技强国建设之路:中国与世界》、“中国高铁丛书”、《大国启航——中国船舶工业战略大转折纪实》、《极地征途:中国南极科考日记档案》,2019年的“科技改变中国丛书”、《中国儿童太空百科全书·中国航天》,2020年的《查医生援鄂日记》等,这些选题无不彰显了这个时代核心的科技课题。
  2.科技主题出版的发展,与科技成就密不可分
  回望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光辉和伟大业绩,科技成就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我国老一代科学家为实现科技救国梦做出了非凡的努力,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以“两弹一星”科学家为代表的科技工作者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科技强国梦而无私地奉献,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取得了零的突破:1952年,我国第一台国产火车头问世;1955年,我国第一艘海客货轮下水;1956年,“歼-5”首飞成功;1964年,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上天……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在创新精神的鼓舞下,我国在基础科学、技术科学以及重大工程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高铁、中国桥隧、中国盾构、“中国蛟龙”、中国大飞机……应运而生。中国人民真真切切感受到科技改变了中国、重塑了中国、成就了中国。换言之,建党百年取得的科技巨大成就和其中的典范人物,为科技主题出版提供了宽广的内容选择空间。
  3.科技主题出版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科技战略导向
  2018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讲话指出:“当科学家是无数中国孩子的梦想,我们要让科技工作成为富有吸引力的工作、成为孩子们尊崇向往的职业,给孩子们的梦想插上科技的翅膀,让未来祖国的科技天地群英荟萃,让未来科学的浩瀚星空群星闪耀!”这也是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做好新时代科技主题图书出版的着力点,是科技主题出版的时代意义所在。
  二、 科技主题出版的特质
  从历年入选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选题的项目可以看出,科技主题出版涉及学术前沿、科技文化、科技人物等内容,既不同于学术出版,也不同于一般科普图书,表现出以下特征。
  1.主题性
  主题出版必然要把主题性放在首位,因此科技主题出版必然要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紧扣时代的科技核心课题,聚焦科技重点领域、重大工程、重大计划和重大热点事件,深入解读其部署实施的战略意义,剖析决策其背后的科学依据,科普关键核心科学技术,用出版物引导公众理性、科学地认识国家战略部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营造良好的氛围。
  2.可读性
  华中师范大学范军教授曾用两个简单的标准来评价主题出版:“有意思”和“有意义”。“有意思”是指作品可读性强,行文晓畅流利,包含人类普遍感兴趣的元素,结构安排巧妙精致,能吸引人持续阅读下去;“有意义”是指作品蕴涵着丰富的认识价值和道德感召力量,能陶冶情操,使作者和读者在价值观层面达成深度共识。对科技主题出版来说,“意义”因为“有意思”的呈现而更加吸引人、感染人,“意思”则因为“有意义”的内容支撑而不至于低俗无聊,流于浅薄,通俗地说,就是对读者具有吸引力、感召力、亲和力。
  3.学术品质
  学术品质指的是主题出版的内涵和底蕴,主题出版物要在智识深度和逻辑力量上吸引新一代的年轻受众,就必须具有良好的学术品质,无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经典理论,还是当代社会发展的新动态和新理论,都需要结合历史视野和新时代背景做出深刻的阐释。良好的学术品质可以吸引读者进行深度阅读,如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科技重塑中国》《科技成就中国》等就具有这个特点,从熟悉的科技成就引入深层次的学术剖析,严谨而有深度。
  4.媒体融合
  媒体融合是信息时代背景下的一种媒介发展理念,是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基础上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有机整合,其中既包括技术的融合,也包括经营方式(如媒体功能、传播渠道)的融合。媒体融合促进了出版的多元化发展,形成了“一种内容、多种载体,一次生成、多次发布”的发展趋势。随着主题出版内涵的拓宽,与媒介的多维融合成为必然,这不仅有利于内容呈现的创新,而且有利于传播的多元化,为主题出版物更便捷地触达读者打下基础。出版“走出去”要借助数字化,因为数字化打破了国家、文化和阅读习惯的界限,更容易实现一体化传播。   5.国际视野
  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向世界更好地传播中国声音,是主题出版的特质之一。优秀的科技主题出版不仅要讲好国内故事,还要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近年来出版的科技主题类图书都具有这个特性,如2020年出版的《查医生援鄂日记》已向外输出9个语种,《厚土中国》已向外输出5个语。
  三、 如何做好科技主题出版
  做好主题出版是每个出版社的使命和担当,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作为一家大学出版社,一直结合自身优势,以高度的政治站位和敏锐的出版意识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积极探所主题出版机制,专注上海交通大学特色,积极发挥科技主题出版优势。
  1.注重主题出版的内在机制建设
  2018年,一方面由于国务院机构改革,即中央宣传部统一管理新闻出版工作;另一方面源于社内出版专业化发展需要,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专门成立了主题出版中心,打造了良好的主题出版平台机制。
  主题出版中心成立后出版的最具代表性著作是《查医生援鄂日记》,该书的策划出版在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发展史上取得五个突破:一是交大社事隔五年又有选题入选“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二是交大社图书选题首次入选“优秀现实题材文学出版工程”;三是交大社图书选题首次入选全国有声读物精品出版工程;四是交大社图书选题首次入选《作家文摘》“十大非虚构好书”榜;五是交大社图书首次被日本岩波书店引进。此外,《查医生援鄂日记》还入选了“2020百道好书榜年榜” 和“2020百道原创好书榜年榜”。可见,好的机制有利于精品出版物的打造。
  2.注重顶层设计,凸显科技特色
  仔细研究每年中宣部颁发的关于做好主题出版工作的通知,结合自身优势,寻找选题策划方向,找准主题特色是出版社的重要工作。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以科技出版见长,近年来在航空航天、船舶与海洋、能源与环境、生物力学等领域曾多次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在业内有着良好的声誉。如何在科技图书方面做好主题出版,是出版社长期以来不断思索的问题。优势的板块往往基于时代核心课题而启动和发展,不仅主题意识强,而且拥有良好的素材基础和作者资源,容易产生高品质的主题出版物。事实也正是如此,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陆续推出了《问天之路》《翱翔太空:中国载人航天之路》《科技成就中国》《科技重塑中国》等科技主题精品图书。
  3.围绕建党,提前谋划
  展现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光辉历程和伟大业绩,需要全景式、多角度讴歌党领导人民矢志奋斗、接续奋斗的历史过程和伟大创造,展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担当作为。建党百年中的科技成就和先进典型,是科技主题出版的重要内容。2018年,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结合自身出版优势和交大母体学校学科特长,确定了三个科技主题方向——“钱学森系列”“致敬科技脊梁系列”和“国之重器系列”,希望通过楷模的风范带动全社会见贤思齐、积极向上、奋发进取。2021年,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继续扬长避短,凸显科技特色,将陆续推出《翱翔:中国大飞机在崛起》《雪龙探极:新中国极地事业发展史》《于无声处:黄旭华传》等科技类主题图书。
  4.系列打造,多元呈现
  2021年是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5周年,也是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110周年诞辰。上海交通大学是钱学森的母校,出版社主题出版中心为此策划了相关系列图书,以弘扬钱学森“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崇高精神。这些图书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大众图书,如《钱学森画传》《两个身份一个信仰:钱学森的选择》《党的科技功臣:钱学森》,主要向大众传播钱学森精神;二是修订学术著作“系统工程三部曲”——《创建系统学》《论系统工程》《工程控制论》,主要为满足时下工程领域对系统工程的需求。其中,《钱学森画传》是“钱学森系列”的第一本书,是在钱学森唯一权威的官方传记《钱学森传》基础上,基于钱学森图书馆多年研究改编而成,既保留了原书的严谨纪实,又增添了新的细节内容和时下图书的新元素,其看点在于:一是收录了近500张图片,披露了更多的细节内容,尤其是钱学森在上海交通大学的际遇,如百分试卷的故事;二是首次采用纸质图书与音视频互动技术,该书三分之二的章节都配有音频,还收录了钱学森的原音,录制了钱学森之子钱永刚深情讲述父亲人生故事的视频,不仅在呈现形式上实现了可读、可看、可听,还实现了线上线下交融互通。
  5.注重内容分发与传播
  主题出版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而策划,不仅内容表达非常重要,分发与传播也同样重要。2021年,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的主题出版中心以“钱学森系列”图书为例做了一些新的尝试。一是借力专门机构进行传播,如通过“全国中小学‘钱学森班’工作联盟”向全国100个钱学森班进行宣传,缩短了中间的传播渠道。二是和书展结合。2021年是钱学森110周年诞辰,全国各地都有巡展,图书和展览可以相并而行。
  此外,针对主题出版类图书的分发与转播,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还从以下几方面做出了努力。
  第一,内容的源头策划把关。因为内容的选择和呈现形式决定了后期的分发和传播能走多远,如《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念,虽无系统分发,但销售亦逾百万。第二,借力优势图书板块进行专业渠道传播。如2018年获“中国出版30本好书”的《科技重塑中国》,充分发挥了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科技见长的优势,拓宽了传播渠道,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第三,借助良好的国际合作平台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是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拥有良好的国际合作平台,近年来很多主题出版图书都是通过这个平台向海外传播。如《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外交卷)》向外輸出了18个语种,积极向世界传播中国的外交理念。第四,融合新媒介进行多元传播。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的重点主题出版物都含有电子书、音频、视频,使其可以在新媒体上广为传播,可见性更强。
  总而言之,主题出版是新时代出版的重要发展方向,每个出版社都应结合自身优势,制定主题出版发展战略,积极响应时代所需,主动创新,让主题出版更有温度、深度和广度,向国内外传播正能量。无论当下还是未来,科技主题出版都应紧扣时代特征,彰显科技特色,弘扬科学家精神。
  |参考文献|
  [1]韩建民,熊晓明. 新时代主题出版的八大转变[J]. 出版广角,2018(6):6-8.
  [2]韩建民. 今天我们怎样重新看待主题出版?:关于主题出版的内涵拓展和出版之变[N]. 中华读书报,2019-05-01.
  [3]何军民. 科技主题出版三题[J]. 科技与出版, 2020(4):46-50.
  [4]范军. 主题出版的“意义”与“意思”[J]. 出版科学,2017(3):1.
  [5]《辉煌中国》编写组. 辉煌中国:科技强国梦[M].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
  [6]黄庆桥. 科技重塑中国[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
  [7]黄庆桥. 科技成就中国[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0.
其他文献
学校体育法律法规体系问题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其中对现行学校体育法律法规体系构建的研究,从微观层面揭示了其在立法、执法、守法和监督层面的问题。研究认为:构建属于动词,主要针对“立法”领域,不应涉及到执法、守法和监督等运行层面。针对我国学校体育法律法规体系的构建,应该注重明确学校体育法律法规体系的基本架构、学校体育法律法规体系现存在的突出特征和学校体育法律体系构建的可能路径等三个核心议题。基于以上认识,对我国学校体育法律法规体系的构建进行探索,以期与学界朋友商讨。
【关 键 词】 “十四五”全民阅读;全民阅读理论;阅读推广技术;阅读推广专业化;阅读文明  【作者单位】张文彦,青岛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袁继慧,青岛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基金项目】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共产党红色图书出版史(1921—2017)”(18BXW044)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24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
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视角,对我国冰雪体育旅游营销的现状及发展中凸显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合理等共性问题进行梳理,提出我国冰雪体育旅游靶向营销策略的建设性思路.研究
【关 键 词】实体书店;总编辑制度;北京“书香之城”建设  【作者单位】程洲,北京发行集团校园书店。  【中图分类号】G239.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1.12.004  《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中提出:“构建以公共图书馆、综合书城、特色书店、社区书店等为支撑的十五分钟
在我国体育强国建设中,把举办冰雪旅游节、冰雪文化节、冰雪嘉年华、赏冰乐雪季、冰雪马拉松等冬季项目品牌赛事活动,推广滑雪橇、冰上自行车、冰上龙舟、雪地拔河、雪地足球等冰雪娱乐项目纳入到重大工程建设当中,标志着发展民俗特色的冰雪产业已成为主流趋势。辽宁省的满族民俗冰雪资源丰富,拥有大力发展满族民俗冰雪产业的突出优势。针对满族民俗冰雪运动装备缺失严重的现状,通过设计与构建满族民俗冰雪运动装备产业的供应链,以期实现对辽宁省满族民俗冰雪运动装备产业发展的促进与规范,为促进满族民俗冰雪运动的推广与普及提供科学的建议与
【关 键 词】数字化转型;城市阅读空间;价值创造  【作者单位】刘小旭,亳州学院中文与传媒系;张振鹏,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实施路径和协同机制研究”(21ZDA082);亳州市“十四五”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编制(横向课题)。  【中图分类号】G249.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
北京冬奥会为我国滑雪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研究我国滑雪产业发展战略的现实困境与实施路径。我国滑雪产业存在体制机制不健全、产业链不完善、投资与回报不成正比,以及面对国外滑雪强国的挑战等现实困境。提出建构完善的体制机制、打造具有我国地域特色的滑雪产业、加强滑雪配套设施的建设、培养我国滑雪产业专业人才等发展策略,为推动我国深入发展滑雪产业提供合理的实施路径。
近年来,冰雪运动在我国得到较好的推广和普及,推动了冰雪旅游业的发展.为了对现阶段我国冰雪旅游业发展的内部和外部环境进行审视分析,采用SWOT态势分析法分别从冰雪旅游业发
文章结合《2020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的统计结果,对3.0时代网络文学内容创作的主流化与精品化、体系化与规模化、融合化与国际化趋向进行了客观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网络
大力发展冰雪产业不仅是冰雪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振兴辽宁经济的重要途径。全面整合辽宁省冰雪产业的资源,以全产业链模式为基本架构,对辽宁省满族冰雪游戏项目进行挖掘、整理、分类与筛选,探讨辽宁省满族冰雪游戏产业化发展对策。充分发挥辽宁省满族冰雪文化底蕴深厚、资源丰富、特色突出等优势,培育彰显适应性与实效性的辽宁省满族冰雪游戏全产业链,打造多元化的发展布局,实现辽宁省满族冰雪游戏的产业化发展,并提供必要的政策扶持和建立健全评价体系,为打造独具辽宁省满族民族地域特色的冰雪品牌产业,促进辽宁省冰雪产业的多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