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究复方精油结合刮痧疗法治疗非细菌感染性小儿高热效果。方法 纳入非细菌感染性高热患儿合计112例(2019年3月—2021年5月),将患儿分成两组,对照组56例患儿冰袋降温+口服布洛芬混悬液治疗,观察组56例患儿治疗方法同对照组+复方精油刮痧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疗效、开始退热时间、解热时间及完全退热时间、治疗前后患儿中医证候(高热、咳嗽、疲乏、食少纳呆、呕吐腹泻等)积分变化、不良反应。结果
【基金项目】
:
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2020ZB298);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究复方精油结合刮痧疗法治疗非细菌感染性小儿高热效果。方法 纳入非细菌感染性高热患儿合计112例(2019年3月—2021年5月),将患儿分成两组,对照组56例患儿冰袋降温+口服布洛芬混悬液治疗,观察组56例患儿治疗方法同对照组+复方精油刮痧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疗效、开始退热时间、解热时间及完全退热时间、治疗前后患儿中医证候(高热、咳嗽、疲乏、食少纳呆、呕吐腹泻等)积分变化、不良反应。结果 较观察组[96.43%(54/56)],对照组患儿有效率[85.71%(48/56)]较低,P<0.05;与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患儿开始退热时间、解热时间及完全退热时间更长,P<0.01;治疗前,两组患儿中医证候(高热、咳嗽、疲乏、食少纳呆、呕吐腹泻等)积分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儿中医证候(高热、咳嗽、疲乏、食少纳呆、呕吐腹泻等)积分均降低,观察组患儿治疗后中医证候(高热、咳嗽、疲乏、食少纳呆、呕吐腹泻等)积分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率均较低,分别为0.00%、3.57%(2/56),P>0.05。结论 复方精油结合刮痧疗法治疗非细菌感染性小儿高热效果显著,可一定程度提升患儿临床疗效,改善患儿病情,促进患儿退热,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应用。
其他文献
劳务派遣是一种灵活的用工方式,用工单位与劳动者之间没有劳动合同关系,通过与派遣单位之间的劳务派遣协议实际使用劳动者。用工单位在享受用工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法律关系、竞业限制、同工同酬等方面的法律风险。用工单位应树立风险意识,选择资信良好的派遣单位,签署好劳务派遣协议,制定好规章制度,依法合规使用派遣工,降低法律风险。
微分中值定理构成了微分学基础理论的重要内容,并作为连接函数及其导数之间的纽带,是学习其他知识的基础。其次函数的微分中值定理构成了数学分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加深学生对微分中值定理的认知,更深刻的了解微分中值定理的相关应用,使学生增加学习的兴趣,本文阐述了微分中值定理的内容,以及三者的证明,并在证明中展示了三者的联系和区别,并讨论了中值定理在各方面的应用。
媒介逻辑与政治逻辑高度交织的政治媒介化,使得“以传播为中心”的媒介逻辑正上升为建构社会现实的存在,孕育着新的治理体系。媒介化治理不同于媒介治理、信息治理、舆论治理和技术治理,而是蕴含了独特的价值和实践体系,推动治理模式的结构性再造和范式变迁。媒介化治理的价值内涵表现为媒介理念与治理观念共通的媒介化、治理工具与治理场景互嵌的媒介化、治理结构与治理效能共融的媒介化,从而在价值转向上体现出治理主体与治理
以2012—2018年A股上市公司的并购事件为样本,研究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对并购商誉减值幅度的影响。研究表明,若企业并购前一年度或当年存在内部控制缺陷,并购当年确认的新增商誉在并购后年度会面临更高幅度的商誉减值。机制分析表明,内部控制缺陷导致确认超额并购商誉、降低业绩承诺完成率,从而导致大幅商誉减值。进一步分析后发现:首先,基于内部控制缺陷特征视角,公司层面的内部控制缺陷更容易导致并购后的大幅商誉减
针对前视车载雷达实时成像的问题,利用鲸鱼优化算法减少天线阵元数目来缩小真实阵列孔径。首先,提出系统指标及目标模型计算系统参数;然后介绍了鲸鱼优化算法的过程,选择合适的适应度函数,计算经过鲸鱼优化算法优化后的阵列布局;最后计算雷达系统测量更新率。结果表明,利用鲸鱼优化算法后将阵列优化为L形,其中,发射阵元数为12,接收阵元数为25,能够准确检测距离、速度和角度值,满足系统指标要求,系统的总发射时间为
认知符号学是20世纪90年代初新兴的跨学科,旨在探索意义的多方面现象,它的兴起受到了认知语言学的启发。本文首先以“三个轴线”和“三个层面”为线索回顾了认知语言学的发展,随后又论述了从认知语言学到认知符号学的过渡,并说明了认知符号学所具有的学科独特性和拓展性,最后阐述了认知符号学的哲学基础和两个主要的符号与意义的生成观。本文的目的是说明认知符号学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提出我们未来的研究有必要从认知
现代舞中的舞蹈构图虽打破以往人们对美的认知,但基本上还是符合一般的构图原则的。在舞蹈作品Left Right Left Right中就存在着明显的几种不同的构图方式,文章主要从舞蹈构图中的"点、线、面"对该舞蹈作品进行解读。
本文梳理与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交互式纪录片及其特性,从叙事结构与视觉符号两个方面对美国公共广播制作的《边境之地》与加拿大电影局推出的《罗克珊路》两部以边境移民新闻为题材的作品进行案例研究。通过对作品文本与内容的分析,研究认为,交互式纪录片在技术支持下将个体与集体经历叠合,让自身与公共领域交织,通过对呈现结构编排与文本符号的再构,唤起并联结情感,进而形成数字时代表达社会议题的多元化公共叙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