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早期阅读为幼儿形成科学合理的思维方式提供了空间,因为早期阅读教育不是机械看图书,而是让幼儿调动内部信息去观察、理解图书內容。它是培养幼儿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的有效手段。而区角表演游戏是深受幼儿喜爱的一种游戏活动。它是根据幼儿熟悉的儿童文学作品的内容,以表演的形式,通过角色对话、动作、手势、表情、词语等手段,创造性地表现和再现文学作品的一种游戏。如何将两者有效整合呢?我在这段时间课题研究中获得了一些经验,在此提出与大家共同分享探讨。
关键词:区角活动;故事表演;阅读能力提高 ;教育探索
早期阅读能力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早期阅读能力指的是幼儿3~6岁的阅读能力,这项能力的强弱,会给幼儿终身的学习能力带来重要影响。所以,要注意对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为其日后的学习和成长历程奠定基础。在多年的教学探索中,我对于在区角中开展故事表演与阅读活动,提高幼儿早期阅读能力有以下看法。
一、在区角活动中要为幼儿创设丰富多彩的阅读环境。
(1)为幼儿创设区角图书角或图书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提供各类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幼儿读物,并定期更换读物。每天保证一定时间,让幼儿自由选择读物阅读。
(2)创设阅读墙面环境。环境是幼儿的第三位老师,所以我们充分在教室墙面上(幼儿拿得到的地方)开辟“感知积累汉字”与“主动探索汉字”角。对阅读活动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字,放在“感知角”中;对在生活中遇见的常用汉字,由幼儿放人“探索角”中。幼儿可在空余时间随意翻玩、辩认,以激发幼儿感知认识汉字的积极性和主动探索汉字的欲望。
(3)创设阅读活动区域角。阅读内容通过看图编故事、木偶表演、画图创编故事等形式表现,在讲评时给幼儿表演的时间,培养幼儿勇于在集体中表演的大胆性格,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和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在区域活动中尝试表演角色特征,初步理解文本内容。
不同形式的手工技能的掌握,为幼儿与同伴自主地观察、学习,充分发挥概括性观察能力,准确抓住师徒四人的典型特征提供了支持,为制作道具、背景做好充分的准备。首先在美工区画国画"小猴吃仙桃",将画法技能编成趣味儿歌,孩子在边念儿歌边挥墨作画:湿墨半圆画猴头,棕色弧线画猴脸,浓墨一点耳半圆,一点一横猴头成,湿笔椭圆猴身体,弯线画出猴四肢,再画细长猴尾巴,最后桃子手中拿。然后利用家长资源招募会捏面人的家长,请家长到班级为幼儿进行捏面人展示,并指导幼儿将豆子当眼睛、袈裟上镶嵌的宝石,用牙签把头部、四肢连接起来,捏制师徒四人、钉耙、金箍棒等,最后在大家的提议下把师徒四人随机组合,编成了师徒西天取经故事。同时在表演区演唱歌曲《捏面人》、做律动《猴耍》,结合自己对角色性格特征的理解选择相应的音乐、创编动作和造型。
三、激发孩子参加区角公众演出激发孩子内在的情感
区角活动中排练情景剧是表达自己情感、理解和想象的过程,表演情景剧则是在分享自己创造的快乐。在大带小的表演中,让孩子们大胆自信的形象展现在弟弟妹妹的面前,激发了他们的优越感与自豪感,增强了跨龄之间的情感,同时表现出对情景剧表演的极大热爱。如演出前要合作制作班级精美的演出宣传海报,告知大家演出的时间、地点、出场演员;绘制家长、社区邀请卡;合作布置"剧场":舞台背景、舞台景观、座位摆放、制作座号;幼儿进行演出前的准备:检查服装、道具,对台词,进行自我装扮,明确分工(道具、音响、演员);选出演出主持人,介绍演出的剧目及顺序等。做好了一切准备后幼儿按顺序进行表演。
四、情境表演后置,深化幼儿对阅读内容的深层次理解。
幼儿在区角表演情景剧中不是简单、机械的再现作品,而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头脑的加工,进行再想象和创造想象。在初级阶段我们可以让幼儿熟悉文本情节后再表演,要求幼儿按照原文中的语句进行对话。到了后期,照搬内容不再满足幼儿的需要,他们热衷于自导自演。于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断为幼儿提供丰富的、能激发创造性想象的感性经验。如介绍区角中的各种新图书、讲述电视和生活中的事情,想象未来会发生的事情,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后,开始引导幼儿将作品内原型中的语言灵活的转化为更有创意、能代表幼儿思想的语言。幼儿可以创造性的运用动作与表情、增减情节与角色、删改对话、替换词语等,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和保护这种创造性萌芽,鼓励和指导幼儿进行大胆的创新。如启发幼儿结合已有生活经验新编西游记、西游记后传、假如我是孙悟空。鼓励幼儿寻找新的情境,创编新的故事情节。
五、在区角活动中创建表演舞台,提高阅读兴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和其他同伴交流,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而舒适有趣的阅读环境对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非常重要,也能延长幼儿持续阅读的时间,增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区角活动本身就是幼儿很自主的活动之一,于是教师根据幼儿的阅读材料,有意识地在区角中为幼儿创设一个小舞台,鼓励幼儿参与表演,使幼儿能在这样宽松自由的情境中展开活动。例如,在阅读《彩色的鸭子》后,发现幼儿对故事中美丽的梦兴趣较高,便在表演区与幼儿一起收集了大小不同的塑料袋、围巾、披风、塑料花、彩色布条、皱纹纸等。在幼儿区角活动时,他们利用这些道具,把场地布置得五彩斑斓,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接着我引导部分看书的幼儿进行讲述,部分幼儿进行表演,角色之间还可以互相交换,重复练习。连平时不太爱表演的孩子也都想来试一试这样轮流的表演,共同来体验表演的乐趣,幼儿积极参与,共同交往,探索角色表演,使他们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同伴合作关系,让幼儿在集体阅读表演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对教师的安全感、信赖感,使他们想说、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
情景剧在区角活动表演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选择比较贴近孩子的生活,故事情节简单有趣,容易引起幼儿学习兴趣的童话故事作文本,不断的引导他们欣赏、分析、练习,孩子们表演时的声音、表情越来越丰富,同伴的交流越来越自主,合作越来越协调,他们的表演能力、创造力、想象力得到了极大的发挥,语言的表现力大大地增强了。阅读区与表演区互相融合的尝试给我们一个学习探讨的机会,我们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以后更好地在区角中开展幼儿阅读与情景剧表演打下较好的基础。
关键词:区角活动;故事表演;阅读能力提高 ;教育探索
早期阅读能力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早期阅读能力指的是幼儿3~6岁的阅读能力,这项能力的强弱,会给幼儿终身的学习能力带来重要影响。所以,要注意对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为其日后的学习和成长历程奠定基础。在多年的教学探索中,我对于在区角中开展故事表演与阅读活动,提高幼儿早期阅读能力有以下看法。
一、在区角活动中要为幼儿创设丰富多彩的阅读环境。
(1)为幼儿创设区角图书角或图书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提供各类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幼儿读物,并定期更换读物。每天保证一定时间,让幼儿自由选择读物阅读。
(2)创设阅读墙面环境。环境是幼儿的第三位老师,所以我们充分在教室墙面上(幼儿拿得到的地方)开辟“感知积累汉字”与“主动探索汉字”角。对阅读活动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字,放在“感知角”中;对在生活中遇见的常用汉字,由幼儿放人“探索角”中。幼儿可在空余时间随意翻玩、辩认,以激发幼儿感知认识汉字的积极性和主动探索汉字的欲望。
(3)创设阅读活动区域角。阅读内容通过看图编故事、木偶表演、画图创编故事等形式表现,在讲评时给幼儿表演的时间,培养幼儿勇于在集体中表演的大胆性格,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和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在区域活动中尝试表演角色特征,初步理解文本内容。
不同形式的手工技能的掌握,为幼儿与同伴自主地观察、学习,充分发挥概括性观察能力,准确抓住师徒四人的典型特征提供了支持,为制作道具、背景做好充分的准备。首先在美工区画国画"小猴吃仙桃",将画法技能编成趣味儿歌,孩子在边念儿歌边挥墨作画:湿墨半圆画猴头,棕色弧线画猴脸,浓墨一点耳半圆,一点一横猴头成,湿笔椭圆猴身体,弯线画出猴四肢,再画细长猴尾巴,最后桃子手中拿。然后利用家长资源招募会捏面人的家长,请家长到班级为幼儿进行捏面人展示,并指导幼儿将豆子当眼睛、袈裟上镶嵌的宝石,用牙签把头部、四肢连接起来,捏制师徒四人、钉耙、金箍棒等,最后在大家的提议下把师徒四人随机组合,编成了师徒西天取经故事。同时在表演区演唱歌曲《捏面人》、做律动《猴耍》,结合自己对角色性格特征的理解选择相应的音乐、创编动作和造型。
三、激发孩子参加区角公众演出激发孩子内在的情感
区角活动中排练情景剧是表达自己情感、理解和想象的过程,表演情景剧则是在分享自己创造的快乐。在大带小的表演中,让孩子们大胆自信的形象展现在弟弟妹妹的面前,激发了他们的优越感与自豪感,增强了跨龄之间的情感,同时表现出对情景剧表演的极大热爱。如演出前要合作制作班级精美的演出宣传海报,告知大家演出的时间、地点、出场演员;绘制家长、社区邀请卡;合作布置"剧场":舞台背景、舞台景观、座位摆放、制作座号;幼儿进行演出前的准备:检查服装、道具,对台词,进行自我装扮,明确分工(道具、音响、演员);选出演出主持人,介绍演出的剧目及顺序等。做好了一切准备后幼儿按顺序进行表演。
四、情境表演后置,深化幼儿对阅读内容的深层次理解。
幼儿在区角表演情景剧中不是简单、机械的再现作品,而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头脑的加工,进行再想象和创造想象。在初级阶段我们可以让幼儿熟悉文本情节后再表演,要求幼儿按照原文中的语句进行对话。到了后期,照搬内容不再满足幼儿的需要,他们热衷于自导自演。于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断为幼儿提供丰富的、能激发创造性想象的感性经验。如介绍区角中的各种新图书、讲述电视和生活中的事情,想象未来会发生的事情,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后,开始引导幼儿将作品内原型中的语言灵活的转化为更有创意、能代表幼儿思想的语言。幼儿可以创造性的运用动作与表情、增减情节与角色、删改对话、替换词语等,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和保护这种创造性萌芽,鼓励和指导幼儿进行大胆的创新。如启发幼儿结合已有生活经验新编西游记、西游记后传、假如我是孙悟空。鼓励幼儿寻找新的情境,创编新的故事情节。
五、在区角活动中创建表演舞台,提高阅读兴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和其他同伴交流,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而舒适有趣的阅读环境对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非常重要,也能延长幼儿持续阅读的时间,增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区角活动本身就是幼儿很自主的活动之一,于是教师根据幼儿的阅读材料,有意识地在区角中为幼儿创设一个小舞台,鼓励幼儿参与表演,使幼儿能在这样宽松自由的情境中展开活动。例如,在阅读《彩色的鸭子》后,发现幼儿对故事中美丽的梦兴趣较高,便在表演区与幼儿一起收集了大小不同的塑料袋、围巾、披风、塑料花、彩色布条、皱纹纸等。在幼儿区角活动时,他们利用这些道具,把场地布置得五彩斑斓,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接着我引导部分看书的幼儿进行讲述,部分幼儿进行表演,角色之间还可以互相交换,重复练习。连平时不太爱表演的孩子也都想来试一试这样轮流的表演,共同来体验表演的乐趣,幼儿积极参与,共同交往,探索角色表演,使他们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同伴合作关系,让幼儿在集体阅读表演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对教师的安全感、信赖感,使他们想说、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
情景剧在区角活动表演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选择比较贴近孩子的生活,故事情节简单有趣,容易引起幼儿学习兴趣的童话故事作文本,不断的引导他们欣赏、分析、练习,孩子们表演时的声音、表情越来越丰富,同伴的交流越来越自主,合作越来越协调,他们的表演能力、创造力、想象力得到了极大的发挥,语言的表现力大大地增强了。阅读区与表演区互相融合的尝试给我们一个学习探讨的机会,我们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以后更好地在区角中开展幼儿阅读与情景剧表演打下较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