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黄浦江水系污染问题研究(1963-1976)

来源 :中国经济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lovech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襟江带海,“以水兴市”.1963年,黄浦江首次暴发“黑臭”,并一直延续至20世纪八九十年代,标志着上海城市水系遭遇灾害性污染,其根由在于经年累月积聚的工业排放,可谓“百年之债”.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治理黄浦江污染并未停歇,1968年还发动了群众性的“向黄浦江、苏州河污水宣战”的活动,虽然处于“边治理边排放”的状态中,但还是有所收效.20世纪70年代工业持续增长,企业强调“三废难治”“污染难免”,且上海老工业基地的设施陈旧,跑冒滴漏现象普遍,导致三废治理出现倒退.同时,城区工厂有毒、有害产品向郊区社队企业转移,“合围性”地侵扰了黄浦江水系.计划经济的生产任务落实于生产单位,“单位为重”的生产任务与环境治理的配比不能平衡,以邻为壑地向单位以外的天地排放工业污染的现象便屡屡发生,成为那个时期黄浦江治理未能取得成效的根本原因.
其他文献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满足数量庞大的老年群众多方面需求,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
期刊
长沙市人民政府,省直机关各单位:省直单位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关于省直单位广厦(安居)工程实施意见》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Changsha Muni
一rn2020年9月26日,“中国企业史研究的未来”专题学术对话会召开.本次对话会由《中国经济史研究》编辑部、《中国经济史评论》杂志社、山西大学晋商学研究所、福建师范大学
期刊
本省地方财政工作,仅是初步建立。各个地区,几年来虽各有成就和经验。但均未很好总结起来,因此,对地方财政的管理还没有一整套办法,致好多问题,未能得到适当解决。由于历史
王先生通过“某道地产”买了一套带有租约的二手房,交房过后多日,租户依然无意离开,王先生只好自己掏钱让租户离开,这都让王先生窝了一肚子火。面对不负责任的卖主和持事不关
香港古称香江、香海,明代万历年间因转运东莞所产香木始有香港之名,地处南海之滨,珠江口东侧,三面环海,拥有众多优良的海湾,很早之前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香港自
期刊
[2005]2 号地块 该地块位于留下板块,在天目山路主干道上,北边为西溪湿地,南面为老和山和五台山,连接闲林和城西,地块位置相当好,1.1~1.3的容积率很低。目前楼面价已达7547
玛丽之死的启示在美国中西部的一个小养老院里住着一名叫玛丽·法朗西斯的老太太。她性格温顺,对谁都和蔼可亲。她为因关节炎手指不能动的老妇补衣服,为眼睛不好的人代写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