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尔仁尼琴:从流放到回归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jhm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知道,自己早晚都会回去,就算自己回不去,他的书也会把他的思想带回去。
  
  莫斯科时间2008年8月3日,以《古拉格群岛》和《癌症楼》等著作著称于世的俄罗斯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索尔仁尼琴因心脏病突发去世。这位一生充满坎坷的作家,走得平静,安详,正如他希望的那样——在家里,在夏天。
  
  在苏联
  
  索尔仁尼琴生于1918年12月11日,在索尔仁尼琴出生前,他的父亲在一次打猎时意外身亡,他在母亲和姨妈的抚养下长大成人。
  大学时期,索尔仁尼琴在罗斯托夫大学学习数学,同时学习了莫斯科哲学文学和历史学院的课程。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他作为军官被派往前线,战争期间还受到两次嘉奖。但1945年2月,因为在与朋友的通信中批评斯大林,索尔仁尼琴在东普鲁士被捕,并被判8年劳改。劳改的第一阶段是在几个不同的劳改营工作,第二阶段则在一个由安全部门控制的特殊的科学研究所工作,这正是1968年出版的《第一圈》所描述的内容。1950年,索尔仁尼琴被送往哈萨克斯坦一个专门为政治犯设立的特殊营地。在这里,他做过矿工、泥瓦匠,还做过铸造工,这些经历为创作《伊凡·杰里索维奇的一天》积累了素材,该书对苏联监狱生活的描写也引起了西方社会的注意。
  1953年3月,索尔仁尼琴开始了流放的生活,他被流放到哈萨克斯坦南部的一个小镇。这一年年底,他的癌症恶化,几度濒临死亡。然而在1954年,他获准入院治疗,在塔什干的医院里,他的病居然痊愈了。这段经历成了他的著作《癌症楼》的素材。在此期间,索尔仁尼琴放弃了原有的信仰,开始深入研读哲学和宗教——这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西伯利亚时的经历十分相似,并转变为一个具有哲学头脑的基督徒,关于这一点,在《古拉格群岛》第四部中也有记述。
  其实苏联根本没有“古拉格”这么个地方,古拉格是俄文“劳动改造营管理总局”的缩写,“群岛”则是指古拉格下辖、散居于苏联各地的劳改营。“古拉格”通过刑讯制造出大量冤狱,30年间竟夺去无数人命。所以,索尔仁尼琴在《古拉格群岛》的开篇称“献给没有生存下来的诸君,要叙述此事他们已无能为力。但愿他们原谅我,没有看到一切,没有想起一切,没有猜到一切”。他表示,自己是在“用血写作”。
  
  在西方
  
  1970年,索尔仁尼琴因《古拉格群岛》一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他同时也因此被苏联政府驱逐出境,开始了流亡国外的生活。在此期间,他先后在瑞士、德国和美国居住过。曾有记者问索尔仁尼琴的小儿子斯杰潘:你父亲在美国生活得习惯吗?是不是把那里当作自己的祖国?对此,斯杰潘说:“对于像我这个年纪就到国外,可能会把那里当作祖国,但我父亲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在俄罗斯度过的,他们在那里经历了水火的考验,总是把美国当作暂时的落脚之地。他知道,自己早晚都会回去,就算自己回不去,他的书也会把他的思想带回去。但实际上,他从没有放弃亲自回到俄罗斯的希望。
  从《谁之罪》、《怎么办》到《俄罗斯要向何处去》,从赫尔岑到车尔尼雪夫斯基,自古以来,俄罗斯的知识分子素有以探究国家和社会的问题作为创作任务的傳统,索尔仁尼琴更以其卷帙浩繁的著作称为当代俄罗斯有责任感的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对于这样的知识分子来说,西方的确不是久留之地。
  
  叶落归根
  
  1994年,索尔仁尼琴终于回到祖国。但他并没有就此收敛自己的锋芒,仍然一如往昔地针砭时弊,往往语出惊人。不过这一次,俄罗斯人民接受了他。他被普京总统授予最高荣誉国家奖章,被奉为俄罗斯的“国宝”。
  索尔仁尼琴晚年因忙于编纂30卷本的索尔仁尼琴作品集而深居简出,在妻子和三个儿子的陪伴下,过上了一生中少有的平静生活。索尔仁尼琴还用《古拉格群岛》的全球版税成立了索尔仁尼琴基金,该基金由他的夫人负责管理,用于帮助那些因流放而改变了一生命运的人。如今,许多受助的人已经老迈,许多人的生活更加悲苦,虽然没有能力使所有的流放受害者得到救助,但索尔仁尼琴夫妇还是决定:能帮多少就帮多少!
  这位年近九旬的老人见证了近一个世纪来俄罗斯的波折和坎坷,他的一生与俄罗斯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在他去世后,俄罗斯总统、总理都表示了悼念,许多俄罗斯民众悄悄地把鲜花摆放在他寓所的门口。从遭排斥到受爱戴,要理解这种戏剧性的变化,还需要细细品读索尔仁尼琴的作品。
  
  索尔仁尼琴式的言论
  
  
  虽然一生颠沛流离,受尽苦难和折磨,但是索尔仁尼琴的本色却没有丝毫衰减。他在以85岁高龄接受采访时,仍然激评时政,锐气不减当年。
  关于财富
  叶利钦时代,通过无耻的掠夺产生了许多富人,今天唯一合理的出路就是修正这种情况——要摧毁大型企业,这些大企业的所有者如今正在努力进行有效的管理——而是应当让中小企业能够自由成长,要保护公民和小型企业免受垄断和腐败的损害,要把收入投入到国民经济中,投入到建设和卫生保障中,要学会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保障国家财产不会遭到无耻的掠夺。
  关于民主
  俄罗斯还不是民主国家,这是不言而喻的,她只是刚刚开始建立民主,还有什么比列出一张关于这个国家后退和破坏情况的长长的清单更简单的呢!
  关于反对派
  非常遗憾,俄罗斯还没有形成有建设性的、人数众多的反对派。很明显,反对派的形成和其他民主制度的成熟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尝试。
  关于普京
  普京接过了一个财富被抢劫的赤贫国家,我们注意到,他接手以来,俄罗斯正在慢慢恢复。你能从历史中找到外来力量使国家得以恢复的例子吗?是的,普京是做过俄罗斯在国外的情报工作,但他既不是克格勃的侦查员,也不是古拉格营地的长官,他只是从事国际服务,无论如何也不应指责他。
  关于西方
  1994年,我回到俄罗斯的时候,这里几乎把西方世界神化了,北约轰炸塞尔维亚以后情势开始转变,后来北约力图把前苏联分裂出来的国家纳入自己的范围。民主骑士变换了策略,那就是在西方政治的基础上,采用自私贪婪的实用主义手法。与此同时,西方庆祝着冷战的结束,也观察着俄罗斯在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统治下长达十年半之久的无政府状态,他们非常迅速地习惯了这样一个令人放松的思想——那就是俄罗斯现在几乎已经沦落为第三世界国家。当俄罗斯重新开始在经济上和国家力量上巩固强大的时候,西方开始惊慌失措。
  关于死亡
  有人祝他创作生命长青时,索尔仁尼琴说:“不,不,现在已经足够了。我有30-40年的创作时间足够了,我已经可以平静地看待死亡了,感觉死亡是自然的规律,而不意味着人的思想的终结。
其他文献
儿子长大以后,会理解、欣赏父亲过了这么一段特别的奥运生活,他会祝福我的。    我以前无论如何想不到,如此难得的2008年奥运,我会跟4位奥运主体工程的农民工共度:一起爬长城,住五星级酒店,去鸟巢看比赛。  几年前的某日,我在报上读到一则未经有关方面证实的消息,说奥运期间北京将对外来流动人口数量严加控制,尤其外来工,对相关建设项目施工的农民工更可能“劝返回乡”。这个消息一直盘闪于我的脑际间,几年来
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国的青少年和体育迷们会不会穿上中国人自己设计生产的运动服装?或者中国的体育明星会在多大程度上引领中国民众的生活时尚。    当今世界,体育运动服装在体育明星的大力推动下,很快渗透到民众的寻常生活之中,并成为风靡全球的时尚性服饰。特别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的历届奥运会,借由体育明星展开的商业竞争越演越烈,不亚于赛场的搏杀。同时,体育运动服装掀起的色彩浪潮,也会更快地席卷世界,引领衣着休闲
2008年的時尚潮流受到了奥运的影响,更多的都市人已将马术装视为2008年最为流行的潮流服饰。    现代奥林匹克已不仅是一个展示体育运动魅力的舞台,更是一个流行时尚的秀场。历届奥运会成了世界时尚的风向标和各大品牌商家追逐的名利场,悉数近几年的奥运,我们不难发现,由“奥”而生的时尚产物不胜枚举,奥运也随着时尚的包装推广走进千家万户。    街头篮球从奥运走向世界    在1992年的巴塞罗那,“梦
“高考移民”是个永远的痛:年年有人为此铤而走险,岁岁有人因此命运多舛。据媒体报道,由于青海省文科高考状元被当地考試管理中心查明是“高考移民”,今年被取消了其在青海的高考录取资格,没被清华大学录取。目前,青海省已查处、取消了38名“高考移民”考生今年的录取资格,报道说,“他们将永远被取消在青海参加高考的资格。”同时,从内蒙古自治区教育招生部门传来消息:今年内蒙古共有3700多名考生因“高考移民”或涉
无论是恐怖襲击还是个人报复社会,将无辜的老百姓当作袭击目标,都是要受到强烈谴责的。在北京奥运会即将举行的时候,发生昆明的公交车爆炸案,令民众很担心,这是否一次恐怖袭击,也会联想到奥运会的安保工作。这种担忧可以理解。我们更应该相信,经过警方侦查,可以得到破案,在破案之前,无须作过多猜想,保持正常生活就可以了。  我们现在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各类社会矛盾存在是个现实,各级政府都将维持社会稳定作为自己的主
英國执政工党于苏格兰补选中新尝败绩,英国首相戈登·布朗面临的党内压力又进一步增加。英国《独立报》援引工党反布朗派人士的话说,布朗有4周时间拯救自己的政治生涯。如果布朗不能提出清晰战略,挽回颓势,他们将在月底发难。工党眼下公众支持率低迷,自5月初以来,在地方选举中接连失利,党内矛盾加剧。“他(布朗)如今没什么其他招数了。”一名没有公开姓名的工党前内阁成员说,“他需要实行内阁改组……需要按既定计划成功
法国左翼历来比右翼更具“侵略性”,无论是实质性的还是思想上的。    以激进反华而著称的法国左翼《解放报》“中国专刊”的社论中有这样一句话:“民主是否正在变成一种相对的、有争议的——总之一句话——地区性的理念?”“眼下的第二大超级大国的中国向西方扔下了这一挑战。中国期望从长远的角度将西方从世界版图上边缘化。”“其力量不仅仅在于人口、经济和军事。而且也在于意识形态……”这份已被右翼实力财团罗斯切尔德
韩国传媒不时用“又一个马其诺心理防线被冲破”来形容韩国经济所处的险境。    李明博上台以后,韩国号经济航船并没按这位青瓦台新主人指引的航向行驶。当下韩国经济全面亮起了红灯,各项经济指标陆续跌至1997年韩国金融危机(韩国政府和学者多称外汇危机)以后甚至是韩国经济有统计以来最糟糕的水平。韩国传媒不时用“又一个马其诺心理防线被冲破”来形容韩国经济所处的险境——  其一,消费价格(CPI)高企。韩国政
韩国传媒不时用“又一个马其诺心理防线被冲破”来形容韩国经济所处的险境。    李明博上台以后,韩国号经济航船并没按这位青瓦台新主人指引的航向行驶。当下韩国经济全面亮起了红灯,各项经济指标陆续跌至1997年韩国金融危机(韩国政府和学者多称外汇危机)以后甚至是韩国经济有统计以来最糟糕的水平。韩国传媒不时用“又一个马其诺心理防线被冲破”来形容韩国经济所处的险境——  其一,消费价格(CPI)高企。韩国政
在美国经济风雨飘摇之际,小布什政府的救市措施能否救楼市于水火呢?    上周,美国政府终于出台了一揽子楼市救援方案这对处于泡沫破裂中的美国楼市和众多“房奴”来说,无疑是一场及时雨但在美国经济风雨飘摇之际,此举能否救楼市于水火呢?    房市泡沫破裂根源    在历时一年的美国次贷危机中,美国楼市一直是重灾区  一个最新的悲剧是:上周在马塞诸萨州,一位老妇人开枪自杀因为欠债,她的房子即将被房贷公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