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谦益《平蜀记事》辨伪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652472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丛书综录》《中国古籍总目》《清史稿艺文志拾遗》都著录有钱谦益《平蜀记事》一卷,《中国古籍总目》著录该书版本,一为《荆驼逸史》本,一为《中国内乱外祸历史丛书》本。《荆驼逸史》为清人“陈湖逸士”所编,道光时期刊刻;《中国内乱外祸历史丛书》为民国程演等人所编,大量采录晚清、民国种种丛书,《平蜀记事》应当也不例外,是采录自《荆驼逸史》。
  《荆驼逸史》本《平蜀记事》题“虞山逸民撰”,与钱谦益自署“虞山老民”有一字之差。但是该书文字,不计首句“天启辛酉”四字,与钱谦益《有学集》卷二八《中大夫光禄寺卿奉诏起南京工部右侍郎赠一级徐公墓志铭》自“奢崇明戕蜀抚于重庆”至“闻者服其心之公、論之平也”文字完全一样,区别仅仅是《有学集》文字因为是墓志铭,因此称徐如珂为“公”,《平蜀记事》单行,称“公”不词,因此称为“徐公”。末句“是时余官宫坊,班朝并马,知其行事甚悉云尔”,又是剪裁下文“天启初,余官宫坊,班朝并马,知其行事甚悉”文字,窜易而来。
  因此,《平蜀记事》并不是钱谦益的著作,而是《荆驼逸史》剪裁《中大夫光禄寺卿奉诏起南京工部右侍郎赠一级徐公墓志铭》一文,略事点窜后编成之伪书。
其他文献
我不认识陈丁沙。  陈丁沙是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的前辈 学者,资历相当老。二○○七年,国内话剧界正 筹备中国话剧诞生一百周年纪念活动,我发表文 章质疑中国话剧诞生于一九○七年的所谓“常识”。 促使我写这篇文章的,首先是材料,不仅有早期 话剧演出的大量史料,还有对江青一手炮制的“军 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指《中国话剧运动五十 年史料集》为“大毒草”的疑惑 ;其次是对张庚 的研究。张庚一九五四年初
二十五年前,在北大法律学系读研究生的时候,我经常在校园里看到一位老师:他总是背着一个很大的透明塑料袋,里面装的是各种地图。这位老师在大饭厅吃午饭,和所有的学生一样,或者蹲着,或者站着,在拥挤的环境里怡然自得,总会有学生凑过去与他说话。有时,他站在三角地书店前的宣传栏,一边看着那些墨迹淋漓的海报,一边抽烟,若有所思。  我永远不会忘记他的模样:戴着白色塑料框的眼镜,头发稀疏,穿白衬衣,个子不高,比较
将玛格丽特·尤瑟纳尔的小说L’(Euvre au Noir书名译为《苦炼》,是一个不得已的选择。书名原文出自欧洲中世纪炼金术术语,指的是以炼成点金石为目的的“大功”(le Grand CEuvre,译介西方炼金术的中文书籍大多译为“伟大的工作”)的第一个阶段,即在坩埚中对物质进行煅烧、熔解和分离,使物质达到“腐化”状态,以提炼出纯粹成分的过程。如果直译原文字面意义,也许不妨将这个术语译为“黑功”(
整整一百年前的一九二0年初,一本名为《荒野集》(Wilderness)的小册子在纽约出版。它的副标题是“阿拉斯加的宁静历险日志”(A Journal of Quiet Adventure in Alaska),书中的内容是一百二十篇长长短短的日志,记录父子两人在阿拉斯加七个月的隐居生活,还配有父亲的钢笔速写和儿子的涂鸦。  同年三月二十七日的《巴尔的摩太阳晚报》(Baltimore Evening
自一九五二年开始,英国的权威电影杂志《视与听》邀请世界各国的知名影评人,每十年一次,投票选出史上最伟大的十部电影。时至今日,它已成为最具代表性的影史经典评选。在一九六二年之后半个世纪的评选中,《公民凯恩》始终位列榜首,直到二0二年才退位让贤。不仅如此,在电影界的各项经典评选中,《公民凯恩》几乎从未缺席,常常独占鳌头。无论美国电影协会还是法国的《电影手册》,都长期将其视为“第一电影”。不过,一九四一
如果我说阅读是一种能力,你一定会发笑,觉得这又是学院派在痴人说梦,自以为是;但如果是小说家毕飞宇在“小说课”里告诉你的,你不禁会频频点头。这并不仅仅因为他是著名的小说家,而是他的确读出了我们阅读多年仍然没有读出来的内容,就像狂人能在历史的字里行间读出“吃人”一样,毕飞宇能够“通关”,能够打怪升级。在传递这些隐蔽于日常字词间的消息之时,他也悄悄地将他作为资深小说家的看家本领——阅读方法告诉我们,或许
二人转的美学本体    二人转至今有大约三百年的历史。早期民间称“蹦蹦”、“双玩意儿”,“二人转”之名最早出现在报纸上是在一九三四年的《泰东日报》,但在民间并没有叫开。直到一九五三年,在北京的一次全国汇演上,东北代表团把二人转作为正式名称,并确定下来(田子馥:《东北二人转审美描述》,4页,下引此书只标页码)。  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的二人转可以称为“传统二人转”。传统二人转完全是民间艺术,是行乞艺术
暮春时节,莺啼燕语,中西诗人都不免为此兴发感动,赋诗吟咏。周作人应是最早留意到英国禽鸟诗歌的中国学人。在一九二五年的一篇题为《鸟声》的文字中,他便引介了托马斯 ·纳什(Thomas Nashe)、珀西 ·比希 ·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等英国诗人的禽鸟诗,指出纳什名诗《春》中四声鸟鸣或各出自杜鹃、夜莺、田凫、猫头鹰—“cuckoo, jug-jug, pu-we, to-w
乙未年末,一只飞鸟的到来与离去掀起了翻译界、文学界、出版界以及公共讨论平台上的一场风波。诗人、作家冯唐新译的泰戈尔诗集《飞鸟集》一经问世,褒贬不一;最终书虽下架,却引来了学界与大众对其翻译的关注与热议。笔者做过翻译,也研读过不少译本,或为古代经典,或为现当代文学,故不免对此事心有感慨,却无关是非对错;只是感慨之余,倒是对“翻译”本身有了更多思量。一、 翻译即解释  自周朝有翻译文献之记载始,三千年
老一辈的人,提到五六十年代的鲁迅研究,都知道郭预衡先生。当年他写的《学习鲁迅的杂文》(《文艺学习》一九五六年第十期)、《对古典文学研究中几个问题的看法》(一九五九年五月)、《鲁迅论文学遗产的批判与继承》(一九六一年九月)、《鲁迅研究中国文学史的观点和方法》(一九六一年十月)、《研究文学遗产,不应脱离实际》(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等,影响都很大。一九六二年,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新编的《中国文学史》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