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两新”组织的历史方位,认识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改革开放以来,“两新”组织从经济社会生活中的“有益补充”逐渐成长为“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力量”。作为一个执政党,如果看不到“两新”组织所处的历史方位,必将犯下历史性的错误。
由于国家及政府权力不能直接掌控“两新”组织,党组织更不能以领导者的姿态进入,因此有的同志对“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有畏难情绪。正确把握形势,准确分析党心民心,有利于我们坚定搞好“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信心。
从党中央的政策导向看,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政策环境越来越好。党的十六大报告审时度势,把“两新”组织中包括私营企业主在内的从业人员,定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尔后又作出了发展私营企业主中的优秀分子入党的英明决策。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央充分肯定重庆把“两新”组织作为一个专门板块分类指导的做法,在全国推而广之,使“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第一次与其他传统板块的党建工作并重共抓。由此可见,党中央对“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定位越来越明、要求越来越高、措施越来越实、力度也越来越大。
从人民群众的感情趋向看,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群众基础越来越坚实。人民群众的主流情感对党是越来越有信心的。“只有共产党有能力带领人民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成国人共识。对“两新”组织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人民群众更是迫切要求党加强工作,予以及时解决、正确引导,使其更好地规范行为,造福社会。
从“两新”组织党员和业主的思想状况看,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已是众望所盼。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两新”组织的广大党员参与热情很高,业主普遍很支持。重庆市在教育活动中,新找到“两新”组织党员8504人,新建立了399个“两新”组织党组织,新发展了746名党员,新确定了2776名入党积极分子,业主为教育活动提供经费近1000万元,有291位业主提出了入党申请,很多“两新”组织还制定了优先录用、重用党员的规定。这说明“两新”组织的绝大多数党员、业主、员工是满腔热情支持“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相信和依靠“两新”组织的广大党员、广大业主和员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大胆探索,不断研究总结规律性,就能够迎难而上搞好“两新”组织党建工作。
突破实践中的关键性问题,推动“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大踏步前进
“找党员难、建组织难、筹经费难、开展活动难,管理关系不顺”,是当前“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也是制约“两新”组织党建工作顺利推进的关键所在。只有攻克这“四难一不顺”,才能开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要借鉴先进性教育活动“双找”经验破解“找党员难”。“两新”组织的员工处于流动状态,党员身份难以掌握。只有在确切掌握党员底数的情况下,才能把每个党员凝聚到组织之中。这是开展“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把“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的方法加以固定,成为“两新”组织人员进出的必经手续和程序,就能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要借鉴先进性教育活动“三建”经验破解“建组织难”。“两新”组织内部能够独立建党组织的就独立建,不能独立建的就几个相关相邻的“两新”组织联合建,联合建也不行的就在“两新”组织体外建。这“三建”的经验是当前解决“两新”组织建党组织难的有效办法,应该坚持和推广。
要借鉴先进性教育活动“四出”经验破解“筹经费难”。各级党费出一点、各级财政出一点、引导业主出一点、党员自己出一点,是解决活动经费的普遍方法。在没有寻求到法制化等更好办法的情况下,这“四出”是个好办法。但要注意,对业主只能是引导,不能强迫。
要借鉴先进性教育活动“亮旗帜”经验破解“开展活动难”。“亮旗帜”就是开展党内主题实践活动,重庆市的做法是广泛开展“展示身份、展示形象、展示作用,服务员工、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三展示三服务”主题活动,每个单位围绕这个大主题,亮出切合自身实际的主题旗帜开展活动,效果明显。今后,应该根据党在不同时期的中心任务,紧扣“两新”组织生产经营和工作的关键问题,紧贴员工和社会所盼所急的实际问题,及时更新主题活动的旗帜,这样才能增强党组织活动的凝聚力,扩大党组织的影响力。
要借鉴先进性教育活动“大格局”经验破解“管理关系不顺”。把“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纳入整个党建工作的大格局中来考虑和谋划,是这次教育活动的又一条重要的成功经验。“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既不应该落伍掉队,也不能孤军深入,只有在大格局中才能理顺管理关系。重庆市从教育活动一开始就在研究构建全市“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管理新体制的问题,拟建立统揽全市“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专门委员会,各区县相应建立“两新”组织党工委或社会工委,同时依托联系紧密的行业建立“两新”组织行业党委,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理顺管理关系,实现“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力量的整合。
坚持与时俱进的思维方式,引导“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走向制度化、法制化
转变思维方式是搞好“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根本要求。固守以往的老办法,套搬其他领域的老经验,是搞不好“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
要调整思维方式。一是在指导思想上必须确立以“融入、服务”为宗旨的理念,通过把党的工作实实在在地融入“两新”组织的生产经营和工作之中去,通过真心实意为党员、员工、业主服务去赢得尊重和支持。二是在具体方法上必须确立“针对性、实效性”的工作原则,要用改革创新的精神去做“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无论是组织的设置还是领导的选配,无论是活动的内容还是活动的方法等等,都要据实出发,大胆革新。三是在长远谋划上必须确立“制度化、法制化”的战略定位,这既是党依法执政的客观要求,也是搞好“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根本途径。通过系统工作,在时机成熟的时候,要将在一定规模的“两新”组织中建立党的组织、提供活动场所和时间,在“两新”组织缴纳税金中提取一定比例党的活动经费等重大问题,以党外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要将上级党组织在“两新”组织中开展党的工作情况的考核奖惩、党员亮身份缴党费参加活动情况的督查褒贬等基本问题,用党内法规的形式明确下来。无论党内党外,责任主体明确,奖惩兑现方便,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被动局面,使“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跟上整个党建工作的时代步伐,为“两新”组织的健康顺利发展提供保障,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夯实党的执政基础作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