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居笔记:冯骥才微型小说的另一种形态

来源 :金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hzzfd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我到宁波市区月湖畔贺秘监祠的《文学港》杂志当主编助理。贺秘监祠是为了纪念唐代诗人贺知章而建。记得开窗可见没入湖水的墙基旁游动的红鲤鱼。过了十年,我才获知,贺秘监祠与冯骥才先生有缘。
  1992年3月,冯骥才先生回老家宁波举办画展,当时,政府打算将贺秘监祠改造好后移交文联。有话:如果你整个修缮了,这房子就给你。《文学港》由文联主办。修缮费用大约20万元。当时,冯骥才出售画展中的五幅画。我不知由冯先生出资修缮过了。
  我只有以读者和同乡的身份,追踪阅读其微型小说,表达对他的敬意。《俗世奇人》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我以微型小说作者和同乡的身份,暗自自豪。《俗世奇人》,36篇,其实是跨越十多年之集合,之一之二,各18篇。
  2020年第一期《收获》,冯骥才新作,头条推出两个系列:《俗世奇人之三》;《书房一世界》,副标题《心居笔记》。
  《俗世奇人之三》,仍延续了前面两个系列的方法。我引用冯骥才的微型小说理论(成熟的作家都会用自己的小说理论创作自己的小说):“巧合和意外是它最常用的手段……结尾常常是小小说的眼。小小说完全可以成为大作品;珍珠虽小,亦是珍宝。”
  巧合、意外、结尾,生成“俗世奇人”之奇。冯骥才尤其重视结尾:“小小说对于作者有一种挑战。小小说不小,要找到特别绝的结尾”,“小小说对我来讲是非常独特的思维,是先发现结尾,倒过来写。小小说需要细节,黄金般的细节,在成功的小小说的结构中,往往把金子般的情节放在结尾部分,好像相声抖包袱。”
  《俗世奇人》系列微型小说之一、二、三,可见识到冯骥才的微型小说理论与作品的相互一致,相互印证。
  冯骥才新作《俗世奇人之三》,计18篇,《心居笔记》计78篇。我把《心居笔记》当成微型小说读。
  我曾将冯骥才的微型小说和汪曾祺的微型小说对比阅读。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胡杨树,同一棵树长出两种形态的叶子,杨树的叶,柳树的叶,以此比喻两位作家的笔记体小说,两种形态。冯骥才强化“俗世”中之传奇,传奇性,而汪曾祺注重“俗世”中之平常,平常性,减弱传奇色彩。笔记体小说这棵树,长成了两种形态的叶子。
  冯骥才新作《俗世奇人之三》和《心居笔记》。假如,视为笔记体微型小说的话,不是可以领略冯骥才先生的另一套路子了吗?《心居笔记》弱化了传奇性。我想,冯先生活到这个年龄,已用平常的视角看待传奇的物事了,见多识广,见怪不怪了。《心居笔记》78篇,蕴含着他饱满而又平常的性情。
  显然,冯骥才写《心居笔记》,其初衷,并非把它当微型小说写,下意识中,可能有笔记体小说的投影(我称此为谱系),可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竟然成就了其笔记体微型小说别样的形态。我当编辑期间,在阅读时,常常把一些散文、随笔视为微型小说——微型小说的可能性。
  《心居笔记》78篇(我更偏爱副标题),我认定有27篇微型小说。以什么标准认定?两个重要的元素:人物和细节。此系列为关于小物件的笔记,心居是斋号,笔记为表达方式。心里还“居”着什么?小物件与心灵密切相关,从而传达出人物的性情和情怀,敬畏和悲悯。人物与物件的关系,又与时代和命运结合在一起,这就是微型小说的以小见大,以小示大。有大气象,大情怀。
  1990年至2013年,冯骥才“行万里路”,做全国民间文化和古村落保护的事情。功夫在微型小说之外,却发现一些民间的小物件入了他的“心居”,还担任了与人物“平起平坐”的角色。同时,我发现,他以文化的视角切入,那些作为细节的物件有了“灵性”。当然,“物本无情,情在人心”(《异木》)。冯骥才曾办过《口袋小说》杂志(微型小说有多种叫法,一袋烟小说、掌上小说、小小说等),他提倡把生活中一些非常有灵性的东西写成小说。《心居笔记》里物件的灵性,他从平常里写,这与《俗世奇人》运用物件的方法不同。其实是运用细节的方式不同。这种差异,是表达形态的差异。
  这种差异,就《俗世奇人》而言,用冯骥才的话说:“文本、语言都是专门设计的。”设计即构思。套用《石虎》中的话,石虎包浆十分厚润,“全身最初刀斧之痕”,以石虎喻微型小说,有明显“刀斧之痕”,那是做小说的痕迹。突出的是“意外的结尾”。贯彻着作家的理论。也是看待和表达素材的方法。每篇微型小说,铺垫、渲染,都是一心一意为那个“抖包袱”的结尾服务(或设计)。
  《心居笔记》也有巧合、意外,包括对物件的细节的珍视,然而,思维和视角起了变化:平等且平常地安放、处理细节,剥离了传奇色彩,传而不奇,意而不外。正如《关公》中写关公的神像,“没有半点人为的刻意……一任天然”。《三老道喜图》中,丁聪给冯骥才画像,说:“你甭像照相那样,自管随便谈笑”,丁聪还笑道:“像不像就不好说了。”
  好一个“像不像”。读《心居笔记》,可看出,冯骥才不是在写微型小说,或说,写出的已不像微型小说(汪曾祺曾感叹:现在的小说太像小说了)。他“自管随便”(有作者曾问汪曾祺:小说怎么写?汪答:随便)。就这么“随便”,冯骥才成就了自己微型小说的可能性。《潜在的阅读中》,他说此生只能去做“一个随性的文人”,终于达到了“随性”的境界。《桌下足痕》,他遷居,发现“书桌下边我踏足的地方,竟有两块清晰的足痕……分明是双脚挫擦的痕迹”,是无意之间心力的成果。《心居笔记》里,有许多不是“设计”而是“随性”的细节自然呈现,彰显了细节的力度。表现出微型小说运用细节的独特性。
  《心居笔记》系列,也频繁出现巧合,不过,与《俗世奇人》的巧合不一样。我联想到美国作家保罗·奥斯特的《红色笔记本》(微型小说构成的短篇),以巧合的视角,表达童年的记忆,与冯骥才的巧合有异曲同工之妙。共同点在于开掘并发现人生、人性的微妙,而非追求情节之巧。这两位作家的两个系列,为何有亲和力?在于作家“在场”。《俗世奇人》是刻意写别人的事,写得很满,而《心居笔记》是随性写自己的事儿,多有留白,省略得有底气。有兴趣的读者,不妨在阅读《心居笔记》时,从中顺便提取你认定的小小说。那么,可能性就出现了——小小说还能够那样写?!
其他文献
我們的冒险精神到哪去了
65岁的王大爷退休后一直坚持运动,每天都要在附近的公园慢跑两圈。可是近半月来王大爷跑了一半就上气不接下气,感觉全身一点儿力气都没了,即使放慢速度跑也不行。最近一次竟然在慢跑时晕倒在公园里,一起晨练的伙伴们赶紧把他送到医院急诊室检查抢救,诊断结论是“贫血”引发的运动晕厥。  王大爷的贫血晕厥,震惊了小区的老人们,他们纷纷到医院去查血。结果在50多位老人中,发现2人患重度贫血,6人中度贫血,而轻度贫血
2012年9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出席省部级领导干部推进城镇化建设研讨班学员座谈会时,非常形象地描述了城镇化过程中应注意的路径选择。  “上世纪30年代,我国有一位地理学家胡焕庸,他画了一条线,一直被国内外人口学者和地理学者所引用,称为‘胡焕庸线’。这条线从黑龙江的黑河到云南的腾冲,大致是条45度的倾斜线。当时,这条线东南方占36%的国土居住着全国96%的人口,所以他断定
30年前刚走上社会,那时社交类书籍流行。曾看过一本书,书上说一生假如能有5个知心朋友,你的社交就算非常成功了。  当时觉得门槛太低,5个?随便想想,都能想起10个。然而截至今年过年前,我使劲想,竟然只剩一个知心朋友了,那就是老葵。  正月初五是拜神求财的日子,那天下午,我却糖尿病并发症发作,住进了医院。老葵恰好就住医院斜对面,我想他很快就会来看我。然而一天天过去了,原本很清闲的老葵却天天在加班,直
杨正大,iTutorGroup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1996年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获博士学位。曾在东京大学任教,1998年辞职后创办iTutorGroup并将其发展为全球领先的在线教育集团。获奖理由  他是中国在线教育的开拓者,也是教育科技的变革者。当名校化学博士投身教育事业,严谨的思维与教育的热情碰撞出迷人的火花。他带领公司构建出全新的在线教学系统,成为中国在线教育领域的独角兽。
2016年9月,位于四川的一处机房内,550台比特币矿机昼夜运转。图/视觉中国  在今年4月站上历史最高点后,比特币的价格一路跳水,5月中下旬中国监管政策加码无疑是诱因之一。  从5月18日开始,中国密集释放对于加密货币的监管政策:5月18日内蒙古发改委设立虚拟货币“挖矿”企业举报平台;同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关于防范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公告”;5月21日
4月26日晚9点,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高桥镇,天气微凉,清风拂面。包括爱康国宾的刘医生和中国建设银行的王经理在内的一行人在经历完4天内1区3县629位贫困群众的体检工作后,坐在椅子上休息了一会。回想起这次活动,刘医生感慨颇深……人生的第一次体检  4月23日, 53岁的李军(化名)来体检区体检,他说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体检,以前生病了都是“小病拖,大病挨,重病才往医院抬”,更别说是体检了。接到镇上通
10月12日,位于英国威尔士的卡迪夫大学,学生们正在自我隔离。图/人民视觉  世卫组织的数据显示,10月的第二周,欧洲上报的新冠疫情病例数量比3月第一个疫情高峰时高出近三倍。  当地时间10月31日,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从11月5日起英国英格兰地区开始实施第二次全面封锁,法国宣布从10月30日起再度全国“封城”,至少持续至12月1日。德国将从11月2日起关闭餐馆、酒吧、影剧院
2018年亚运会闭幕式,易烊千玺将现身表演现场。观众排队进场时,暴雨突至,所有人都被淋湿了。摄影师刘关关身旁站了三个小姑娘,聊了一会儿,他问:“你们是粉丝吧?”  身份被识破,小姑娘们既惊讶又气愤:“我们脸上写着粉丝吗?”  长期接触,刘关关练就了一双能够迅速甄别粉丝群体的火眼金睛。“我们一想到要湿着鞋子干活,就很烦躁,只有她们依然满脸都是憧憬。”在刘关关眼中,粉丝的世界就像一个自成一体的王国,对
冲着武侠片的名头来的人可能要失望了。即便《师父》拿到了金马奖的最佳动作设计,但它也不是一部大多数普通观众心中想象的那种武侠片。它的打斗部分其实很少,动作很小,缺乏表演性,闷,冷,都是冷兵刃的铿锵,没有任何花哨的动作。而更多的人对于武侠片的欣赏是来自于那种具有排演性的武打动作,交织错落的躲避与攻击,飞天入地。其实,那些不是武打而是舞蹈。那些武侠片其实是一种硬朗和热血的歌舞片的变型。  所以,从这个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