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提高造林质量

来源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hy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若要提高造林质量,造林整地是基础,苗木要保鲜,栽植要精细,浇水是关键,幼林抚育要跟上,责任制度作保障。
  关键词: 造林质量;整地;苗木;方法
  1 合理整地
  1.1整地时间 整地时间一般伏秋整地为宜,既能灭除杂草,又可蓄水保墒:荒山荒沟一般多在造林前一年伏秋,即“挂锄”时节进行整地。农田防护林、护树林、护路林在不影响农作物生长的情况下秋季整地;沙化严重的土地造林地块一般现造林现整地,防止破坏植被,加重土地沙化。
  1.2整地方法
  1.2.1全面整地 水土流失和沙化较轻的地块一般采用全面整地,即翻平耙细起垄。整地深度一般17 cm,一般“三林”造林、用泛白材林以及迹地更新造林多采用全面整地。水田林网多采用全面整地,然后筑台20~30 cm,以防水浸。全面整地的优点是改善土壤理化性能,灭草保墒有利于幼苗成活,缺点是整地成本高费工费力。
  1.2.2局部整地 局部整地一般是因全面整地比较困难或为防止破坏地表植被而采取的一种整地方法。局部整地的方法有:
  a.鱼鳞坑整地 适于陡坡荒山造林整地(25 ℃以上);
  b.带状整地 适于缓坡地(15 ℃~25 ℃)即水平沟整地,沿等高线拉沟整地,沙荒地也可采用带状整地,留一带状灌草、防风固沙,有利幼苗成活;
  c.直接挖坑整地 适于荒山造林,一般“品”字排列,有利于水土保持。局部整地的优点是省工省力,保持原有灌草植被不致完全破坏,缺点是抚育困难,容易草荒和不利于林木防火。
  1.2.3整地标准 整地标准要依据树种、苗龄等综合因素确定,一般树坑直径要大于苗树辐10~15 cm,树坑深一般较苗木根深10~20 cm,树坑要深一些为宜,一般在栽植时坑底部先垫10~20 cm表土,以利于幼苗扎根。同时也不提倡树坑过深,一些阳性树种因地温过低,迟迟不能放叶影响成活。以二根二干杨大苗为例,树坑标准一般50 cm×50 cm为宜,一根一千杨苗树坑一般40 cm×40 cm为宜,杨母根造林树坑一般30 cm×30 cm为宜。荒山造林树坑可适当深一些,除了回填表土外,埋土时与地面留5~8 cm的积水坑,增加幼苗抗旱能力。整地标准必须按照设计要求的株行距(水平距离),树坑排布和树坑规格。一般在植苗造林前必须先检查整地标准,合格后再植苗造林,防止整地挖坑质量跑粗而影响造林质量。
  2 苗木品质检验
  2.1苗木品种 首先选用抗寒、抗旱、抗病虫、耐瘠薄、耐盐碱、生长较快的品种造林。杨树、柳树要使用乡土树种即小Χ黑、早柳、半垂柳等。不经试种的品种绝不能用于工程造林。
  2.2苗木质量 一是检验是否带有检疫性病虫害,带有病虫害的苗木不能用于造林;二是检验苗木的生长点是否有冻害或机械损伤;三是检验苗木根系大小,侧根数量是否够标准,劈根、裂根苗木应剔除;四是检验苗木根基部是否有过火、水浸等不正常现象,影响造林成活率,因此应特别注意;五是苗木在起苗、分级、假植运输等各环节要尽量缩短时间,最大限度减少苗木体内水分散失;尤其针叶树幼苗,必须随起随假植,长时间的风吹日晒会大幅度降低成活率。针叶苗木远距离苗木运输必须根系包泥浆,草袋打包浇足水,用苫布盖好,中途环应适时浇水。苗木运到后应立即假植,不可上垛堆放,防止苗木伤热。针叶树容器袋苗和冻坨苗必须注意土坨完整,装车卸车要轻拿轻放。
  3 造林时间
  3.1春季造林 一般土壤解冻至25~30 cm即可,时间在5月10日左右。春季造林都提倡“顶浆”造林,即将苗木栽在土壤水分返浆之前,有利补充苗木水分。造林时间次序是先小苗后大苗,先针叶后阔叶,先山地后洼地,先阳坡后阴坡,春季造林时间应不能晚于苗木树液流动之前,特别是针叶树种应适时早栽,杨柳可适当晚一些。
  3.2雨季(夏季)造林 雨季造林一般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抓住连雨时间,连雨5~7 d为好,掌握天气形势,避免高温天气造林。雨季造林都使用2~3年生容器袋苗,或当年杨树容器袋苗补植。雨季直播造林效果也比较好,比如,胡枝子、柠条等灌木利用雨量充沛的时机将种子处理好直播,能保证苗齐苗壮。
  3.3秋季造林 秋季造林对干旱地区来讲效果不理想。秋季造林的关键是浇透水,然后逐棵踏实2~3遍,第二年开春后要及时补水。秋季造林必须先整地确保墒情。秋季插柳效果比春季成活高,特别是侵蚀沟插柳造林很实用。
  3.4冬季造林 冬季造林大多是“四旁”大苗造林,移植常绿针叶树种。方法是入冬前先挖好树坑,树坑要较树坨大10~20 cm,树坨应在土壤结冻前按起苗根系规格将四周土闪开,树坨冻实后再起苗,这样较直接刨冻坨省工省力,又不易散坨。冬季造林后应用土将树坑填平,边填土边浇水,防止出现裂纹失水,第二年开春后及时补浇缓苗水。
  4 幼林抚育
  幼林抚育是指从造林到成林这段时间的幼林抚育管理。幼林抚育指造林后的遇旱补水除草、摘芽定干、病虫害防治、幼林看护及防火等幼林管理措施。幼林抚育对造林质量有直接关系,不仅降低造林成活率,而且影响保存率和生长率。因此,幼林抚育也是造林生产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荒山造林、侵蚀沟治理造林的抚育除草方法多采用扩穴除草,而用材林、“三林”等林粮间种的幼林多采用铲趟抚育。幼林抚育的年限一般是针叶树5年,阔叶树3年,造林后第一年抚育3次,第二年2次,以后每年1次。幼林抚育的内容还应包括护林沟、围栏和防火线等管护基础设施建设,大面积造林必须打烧防火线,否则对幼林防火十分不利。
其他文献
本文就造成玉米秃尖的原因及防止途径做简单论述。
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顺利实施和多项生态建设工程的稳步推进,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生态效益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营林管护过程中,如何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治结合综合减灾措施
本文通过紫花苜蓿种植与利用技术的介绍,提出扩大苜蓿草的种植是物业发展的可靠保证。
本文介绍在实际生产经营中实施的技术,如何制作网箱、卵团孵化、蝌蚪养殖等技术,展示了网箱孵化养殖技术的优点。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农田杂草安全有效防除技术。  关键词:农田;杂草;防除  农田杂草与作物争夺养料、水分、阳光和空间,妨碍田间通风透光,有些是病虫中间寄主,促进病虫害发生,寄生性杂草直接从作物体内吸收养分,从而降低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甚至颗粒无收,所以有效防除田间杂草,保证作物安全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1 加强植物检疫  植物检疫是一种预防性措施,即对国际和国内各地区间所调运的作物种子和苗木等进
摘 要:本文就如何有效加强木材运输管理的工作做一较为详尽的论述,供参考。  关键词:木材运输管理;问题;对策  木材运输管理是森林资源管理的主要环节和重要手段,是对森林采伐限额制度执行情况监督的必要措施。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形势下,加强木材运输管理工作显得更加重要。  1 市场经济与木材运输管理的矛盾分析  1.1市场经济与木材运输管理的含义  市场经济是指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它同指令性计划经济
大豆要获得高产,主要解决好四个字,即“种”、“水”、“肥”、“光”。大豆大垄密栽培技术就是依据这一理论形成的一种综合技术配套的栽培模式。
要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就要针对仔猪的生长发育和生理特点,加强各个方面的管理措施。
摘 要:本文针对农机设备的使用环境及特点,在人机界面设计过程中,提出建立统一认知平台的方法;如何协调产品细节设计与整体的关系、产品方案与实际比例关系具体的技巧。  关键词:农机设备;人机界面设计;质量控制  随着市场竞争的国际化,以及人们生活品位的提高,对产品与环境、产品操作的安全性与舒适性、产品的美观性等人性化问题的关注,农机产品人机界面设计质量逐步受到重视,如何控制农机产品人机界面设计的质量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