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W-ECR PE-UMS等离子体特性及对Zr-N薄膜结构性能的影响

来源 :物理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om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静电探针技术对微波电子回旋共振(MW-ECR)等离子体进行了诊断,利用等离子体增强非平衡磁控溅射(PE-UMS)法在常温下制备了Zr-N薄膜,通过EPMA,XRD,显微硬度对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随氮气流量增加,总的等离子体密度从8.07×109cm-3增加到8.31×109cm-3然后逐渐减小为7.52×109 cm-3;而N2+密度则从3.12×108 cm-3线性递增到3.35×109cm-3;电子温度变化不大.对薄膜而言,随N2+密度增大,样品中氮含量增加,而晶粒逐渐变小,当样品中N/Zr原子比达到1.4时,薄膜中出现亚稳态的Zr3N4相以及非晶相,在更高氮流量下,整个薄膜转变为非晶态.与此相应,薄膜硬度由最初的22.5GPa增大到26.78GPa然后逐渐减小到19.82GPa.
其他文献
利用半经典理论,建立了激光感生色散光学滤波的理论模型.通过求解密度矩阵方程,得到感生极化率.并利用该理论计算出钾694 nm激光感生色散光学滤波器的透射谱,与发表的实验结
讨论了相对论Birkhoff系统的三种对称性之间的关系,并利用Liapunov方法得到系统稳定性的若干判据.随后,应用能量-Casimir函数法将系统稳定性与守恒量联系在了一起,并给出了算
基于线性可逆变换方法,提出一种有效提高延迟反馈法控制混沌的方案.通过将系统的部分状态变量在相应的子空间作变换,实现用单路反馈控制信号替代变换前多路信号对原系统的控
以笼形多面体硅氧烷(POSS)封端的聚烷基芴PFO(poss)为主体,掺杂电子传输的噁二唑衍生物PDB,以新型磷光化合物6CPt作为客体得到了高效红光聚合物发光二极管,不仅获得高效率发
为了节省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的计算时间,提出了许多将FDTD的时域结果转换到频域的方法.文中介绍了一种基于Baker算法的Pade近似,并展示了其在光子晶体模拟中的应用.对频率
通过引进包含tune调制的传输矩阵,模拟计算了由四极铁电源纹波所引起的tune调制对HIR-FL-CSRm动力学孔径的影响。模拟计算中,对HIRFL-CSRm实际(lattice)跟踪1.0×106圈。从结
间歇性是湍流的重要特征,多年来一直是湍流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考虑大气湍流中的光传播问题,一般回避其间歇性,假设大气介电起伏满足Gauss统计.考虑大气湍流(内)间歇性对光波
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SDS-PAGE和酶活检测法)未检测到所克隆的aprE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产物(碱性蛋白酶),而微量热法检测结果发现:重组菌株的生长代谢产热曲线之间存在明显
在MP2/6-311++G**和G3水平下, 对2,4-二氟戊烷异构体的构象进行几何优化和能量计算. 氟的强电负效应使构型发生偏转, 同时导致了相隔超过3个键的原子间的电子相互作用.
为了实现小型化、高功率、高效率连续2 μm激光输出,采用中心波长792 nm激光二极管(LD)抽运双掺杂Tm,Ho:YLF晶体,将晶体封装在装有350 mL液氮的杜瓦装置中,使其工作在77 K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