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欧洲在能源和气候安全领域的相互依存性

来源 :世界经济与政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rryto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和欧盟(EU)在能源和气候安全领域存在着诸多共同利益以及开展互利合作的战略机会。欧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市场,中国作为全球发展最为迅猛的经济体,二者经济力量的联合将创造前所未有的良机,由此产生的规模效益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降低气候友好型产品与服务的成本。中国与欧盟之间的相互依存性为今后双方在能源和气候安全方面深化合作奠定了基础。通过携手合作,中国和欧盟可以成为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原动力。文章还就中国和欧盟在能源与气候安全领域的相互依存关系以及双方在电力、建筑、交通、贸易投资等领域的合作机遇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与分析,为中国和欧盟决策者勾勒出了携手迈向低碳经济的发展蓝图,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现有专职教师10人,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5名、讲师1名,7名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兼职教授3人,分别是俞可平、林华生(日本)和王德育(美国);客座教授4人,分别是星野昭吉(日本)、村田忠禧(日本)、斋藤道彦(日本)和郑贞铭(中国台湾)。
“中国七省市高校学生安全观调查”结果显示,高校学生对个人安全有了明确认知。学生认为经济贫困、生态环境恶化、社会治安问题是威胁中国个人安全的“三大障碍”,其中社会治安是现阶段个人安全的最大挑战;不同经济阶层的人群安全感基本相同,但面临与关注的个人安全问题有着较大差异。学生群体关注人身、就业和健康三大安全领域,认为政府是解决个人安全问题的主体。
作者以“言语行动”理论作为认识出发点,对(不)安全文化的来源进行重新思考,指出话语本身可成为一种(不)安全实践活动。把语言作为安全政治分析的主要单位,旨在超越长期以来仅把外界物质要素作为(不)安全文化来源的看法,看似“客观”、“自然”的安全政治问题,往往是国家之间彼此话语诠释和建构的产物,这类话语实践反过来可以成为制造国家之间深刻敌意和冲突的来源。作者以布什政府“邪恶轴心”论为例,说明不适当地使用语言与制造冲突紧张之间存在着一定因果关系。于是,制定良好的语言政策/战略,乃是确保国际关系稳定与和谐的重要因素
“中国七省市高校学生安全观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学生来源地、学校所在地、学生专业和学历的不同对学生安全观没有重大影响。在一致率比较高的问题上,上述四个因素并没有导致学生对安全看法的明显差异;但在一些具体问题上,还是可以发现由上述四个因素所导致的不同看法。在某些问题上,存在比较突出的差异和例外。
“中国七省市高校学生安全观调查”显示:一方面,中国高校学生对安全的认知和理解是建立在对中国国家安全利益的考虑之上,也受到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和价值取向的影响,台湾问题被认为是首要的国家安全问题,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国家强盛则被视为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中国高校学生的安全观又超越了以国家安全为核心的传统安全概念,个人安全意识上升,全球安全进入其视野,非传统安全问题受到极大关注,对国际组织和国际制度持积极态度。上述两个特征构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高校学生安全观。
对“中国七省市高校学生安全观调查”结果的社会性别分析显示,中国高校学生普遍承认在安全问题上存在性别差异;就业升迁和升学求职中的性别歧视是中国妇女、高校女生面临的最大安全问题。分析表明,中国高校男女学生对传统安全、非传统安全问题的看法具有高度一致性,在整体取向上几乎没有差异;在一些具体选项上,两性生选择存在一定差异。调查结果为了解中国高校学生对性别问题的所思所想提供了依据。
当前的国际金融体系实际上是全球美元本位。然而,这种美元本位并非完美无缺,美元本位为国际金融体系稳定性带来的巨大风险。作者着重分析作为国际金融框架支撑之一的美元本位,概述当前在全球范围特别是亚洲地区存在的美元本位,分析美元本位给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带来巨大的风险,提出通过包括加强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区域货币基金以及建立区域联动汇率安排等东亚区域货币合作方式,减少东亚地区对美元的过度依赖。
2007年10月16日,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国际政治研究中心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世界经济与政治》编辑部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名家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国防大学、解放军外围语学院、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和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的13位军、地专家参加了会议。
2007年10月16日,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国际政治研究中心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世界经济与政治》编辑部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名家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国防大学、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和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的13位军、地专家参加了会议。
利益协调、制度建设和规范内化这三个基本变量初步对气候变化软能力理论内核做出了解释。国际制度对气候变化软能力的影响体现在以下联系中:一是国际谈判和外交的自主性,其衡量指标主要是国际气候变化制度带来的利益和规范因素在参与气候变化谈判中外交人员的权重。二是国际气候谈判和战略共识,其衡量指标包括部门间的信息交流、相互学习和沟通、信任程度、最终共识等。三是国际气候谈判和协调机制建设,其衡量指标包括协调机制化程度、对口单位的作用等。通过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作者认为,气候变化国际制度影响了相关外交决策的运作环境,并推动